壯觀至極的超新星爆發,釋放驚人巨能量,成為宇宙演化的推手之一

2024年03月21日15:25:09 科學 1318

壯觀至極的超新星爆發,釋放驚人巨能量,成為宇宙演化的推手之一 - 天天要聞

|削桐作琴

編輯|削桐作琴

宇宙中有無數個恆星點點閃爍,它們是宇宙組成的基石,然而,當這些恆星走到生命盡頭時,往往會爆發出一場壯觀至極的超新星爆炸,釋放出巨量能量,成為整個宇宙演化的重要推手。

壯觀至極的超新星爆發,釋放驚人巨能量,成為宇宙演化的推手之一 - 天天要聞

在漫長的宇宙進化過程中,恆星及其核聚變過程中產生的新元素是生命誕生的先決條件,因此,了解恆星尤其是超新星爆發的奧秘,對揭示宇宙進化和生命起源具有重要意義。

超新星爆發是宇宙中令人驚嘆的天文現象,它是恆星生命末期進行的最壯觀、最激烈的活動。它們短暫而耀眼的光芒可以在短時間內超越整個星系的光亮。

壯觀至極的超新星爆發,釋放驚人巨能量,成為宇宙演化的推手之一 - 天天要聞

爆發通常發生在質量更大的恆星生命末期,當超新星的核心無法支撐自身重量時,會發生災難性的崩潰和爆炸。

發生超新星爆發的恆星,是由氫和氦等輕元素組成的天體,它們的核心一直在進行着核聚變反應,將氫融合成氦,這個過程釋放出大量能量,維持着恆星發光發熱。

整個恆星由內而外分為核心、輻射層和對流層等部分,其內部存在着極高的溫度和壓強。

壯觀至極的超新星爆發,釋放驚人巨能量,成為宇宙演化的推手之一 - 天天要聞

這些恆星通常形成於宇宙誕生初期,原始氣體雲中豐富的氫和氦元素在引力的作用下凝聚形成了第一批恆星。

其質量範圍廣泛,從微小的M級紅矮星到罕見的巨大O級藍星,光芒萬丈,展現出多樣的姿態。

超新爆發,會釋放出來巨大的能量,其類型可以分為兩類:核心坍縮型和白矮星型。

壯觀至極的超新星爆發,釋放驚人巨能量,成為宇宙演化的推手之一 - 天天要聞

核心坍縮型超新星崩潰時,恆星外層物質被高速拋射出去,而白矮星型超新星爆發則通常發生在兩顆白矮星合併或者一顆白矮星從其伴星那裡吸取物質,當白矮星的質量達到某個臨界值時,就會引發超新星爆發。

在超新星發生爆發之前,其核心會經歷一系列複雜的核反應,從氫聚變到氦,再到更重的元素如碳、氧、硅直至鐵。

當核心中硅元素聚變完畢,恆星不再產生足夠對抗引力的新能量,核心開始塌縮,外層物質被迅速推向外部空間,形成了超新星爆發的現象。

壯觀至極的超新星爆發,釋放驚人巨能量,成為宇宙演化的推手之一 - 天天要聞

超新星爆發會產生很多物質原子,人類賴以存在的物質原子大多來自於恆星內部的核聚變反應,氫原子以雙質子的形式逐步聚變為氦核,釋放出能量維持恆星的運轉。而較重元素如鋰到鈾則是後續恆星演化及超新星爆發中產生的。

實際上,超新星爆發和恆星質量有很大關係,其是決定恆星最終命運的關鍵因素。

通常情況下,當恆星質量超過8倍太陽質量時,其內部的核反應就會變得異常劇烈,產生的溫度和壓力也隨之升高。

這種情況下,恆星內部的核聚變反應將更容易發生。儘管核聚變能夠為恆星提供所需的能量,

壯觀至極的超新星爆發,釋放驚人巨能量,成為宇宙演化的推手之一 - 天天要聞

但恆星的燃料終將耗盡,對於質量較小的恆星,當核心燃料用盡後,恆星內部溫度和壓力將逐漸降低,最終塌縮成一個超高密度的白矮星,由簡併態的電子氣體提供壓強支撐。

而質量較大的恆星則會經歷一番完全不同的過程。

大質量恆星在燃燒完氫和氦後,會開始合成更重的元素,如碳、氧、硅、鐵等。核心逐步由輕元素轉變為重元素,密度越來越高,引力也隨之增強。

壯觀至極的超新星爆發,釋放驚人巨能量,成為宇宙演化的推手之一 - 天天要聞

雙星系統中的恆星也有可能最終走向超新星的命運。兩顆恆星之間的引力相互作用可能會導致其中一顆恆星的質量發生劇烈變化,進而將其推向超新星爆炸的臨界點。

而當其中一顆恆星發生超新星爆炸後所釋放出的大量物質,也可能被另一顆恆星吸收,進而使得後者在未來也經歷相同的命運。

超新星爆炸是一個複雜的過程,蘊含著宇宙演化的奧秘,即將發生超新星爆發的恆星內部會發生核聚變。

第一時間,內部的兩個質子會先融合形成雙質子,經過β+衰變生成氘核,接着與另一個氦原子結合產生氦-4核。

壯觀至極的超新星爆發,釋放驚人巨能量,成為宇宙演化的推手之一 - 天天要聞

雖然中子比質子重,但氦核是一種具有束縛態的原子核,其質量卻比四個遊離質子輕約0.7%,這部分質量差就轉化為能量通過E=mc²公式釋放出來,成為恆星燃燒的動力。

超新星爆發時,不僅會發生內部變化,恆星外層在內部發生這種劇烈變化時,首先會急劇膨脹,發出明亮的光芒,然後在內部能量的強大作用下,被一層層吹散,形成一場超新星大爆炸。

壯觀至極的超新星爆發,釋放驚人巨能量,成為宇宙演化的推手之一 - 天天要聞

這種大爆炸所釋放的能量,是平時太陽輻射能量的上百億倍以上,甚至還產生了大量的衍射波和高能粒子流。整個恆星的物質被高速噴射出去,形成了壯觀的超新星遺迹。

這種爆炸的殘骸甚至會轉變為中子星或黑洞等奇特的天體。成為了引力波和高能粒子的源頭,推動着人類對宇宙的進一步探索和認知。

壯觀至極的超新星爆發,釋放驚人巨能量,成為宇宙演化的推手之一 - 天天要聞

但並非所有超新星爆發都能留下明顯的遺迹,例如超新星SN1181的遺迹,在將近九個世紀的時間裏一直是個謎。

直到香港大學的科學家團隊發現了SN 1181的殘骸,並將其命名為「帕剋星」。人們才確認了距離地球約八千光年的地方曾發生過超新星爆發。

超新星大爆炸中還會產生諸如金、鉑等重元素,這些元素被拋撒到整個宇宙中,為新一代恆星和行星的形成提供了原料。

壯觀至極的超新星爆發,釋放驚人巨能量,成為宇宙演化的推手之一 - 天天要聞

雖然恆星爆炸看似是一種毀滅性的過程,但它卻是宇宙物質能量循環不可或缺的一環,是宇宙生命演化的重要推手。

沒有恆星的衰亡和爆炸,就沒有新的恆星和行星的誕生,沒有重元素的產生,生命也無從談起。因此,恆星爆炸不僅是宇宙大自然的奇觀,更是推動整個宇宙演進的重要動力。

壯觀至極的超新星爆發,釋放驚人巨能量,成為宇宙演化的推手之一 - 天天要聞

對超新星的研究有助於我們深入了解恆星的生命周期,揭示宇宙的化學演化過程,甚至利用超新星作為「標準燭光」來測量星系間的距離。

通過觀察和研究超新星,天體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不僅可以更好地理解超新星本身,還能藉此探究恆星如何形成、演化,以及宇宙不斷膨脹的原因。

壯觀至極的超新星爆發,釋放驚人巨能量,成為宇宙演化的推手之一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開放日來了!現場變身「科普狂歡現場」 - 天天要聞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開放日來了!現場變身「科普狂歡現場」

5月24日,全國科技活動周啟動,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2025公眾開放日來了,也是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新園區開放的第三年,超過1500位公眾深度參與這場科普嘉年華,創新歷史新高。科學家現場作報告本次活動設置2場科普報告,2大科技展館,3大科技主題展
青苔國際工業設計村:激活設計的「蘇州磁場」 - 天天要聞

青苔國際工業設計村:激活設計的「蘇州磁場」

2025年5月24日,以「青苔智上,萬物生長」為主題的2025青苔國際設計節在蘇州青苔國際工業設計村盛大啟幕。300多位行業領袖、設計大師與跨界先鋒齊聚於此,共同見證全國首個「青苔智能設計垂類集合大模型」發佈;多家產業進行產業合作簽約協議,中工設計科學實驗室正式亮相。這座佔地535畝的青苔國際工業設計村,正憑藉過去...
YYT 0681.18-2020 無菌醫療器械包裝測試儀 - 天天要聞

YYT 0681.18-2020 無菌醫療器械包裝測試儀

YY/T 0681.18-2020 規定的是用真空衰減法無損檢驗無菌醫療器械包裝泄漏的試驗方法,相關測試儀的信息如下:測試原理將測試儀主機連接到用於容納被測包裝的測試腔內,對測試腔抽真空,使包裝物內外形成壓力差。
對話科學大咖|江寧:未來「腦機接口」設備或將人手幾台,成都有明確的技術優勢 - 天天要聞

對話科學大咖|江寧:未來「腦機接口」設備或將人手幾台,成都有明確的技術優勢

人口老齡化加深,老年健康和老年疾病防治成為廣受關注的重大民生問題。為了加強老年性疾病的臨床研究,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特聘研究員、智能可穿戴老年健康系統研究室主任江寧加入了研究行列。他的團隊研發的腦機接口設備將對腦卒中、阿爾茨海默病、肌少症、腦膠質瘤等疾病的治療帶來利好。5月24日下午,「科學大講堂·我們的...
MIM工藝中使用氣霧化316L不鏽鋼粉末 - 天天要聞

MIM工藝中使用氣霧化316L不鏽鋼粉末

在金屬注射成型(MIM)領域,氣霧化與水霧化工藝製備的 316L 不鏽鋼粉末因製備原理差異,在粉末特性、工藝適配及終端產品性能上呈現顯著區別。結合工程實踐經驗,從材料特性到生產應用的技術優勢可系統性解析如下: 一、粉末物理特性的工程化差異
硬核!用「疼痛」敲響生命警鐘 | 全國應急科普場館巡禮 - 天天要聞

硬核!用「疼痛」敲響生命警鐘 | 全國應急科普場館巡禮

「安全規則不是寫在牆上的標語,而是用血淚換來的生存指南。」在保信安全體感實訓基地的觸電體驗區,記者手握模擬設備,一股刺痛感瞬間從指尖竄至全身——這是10毫安的安全電流,僅為日常觸電事故的百分之一,卻足以讓人終身難忘。近日,記者探訪了這座位於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新興產業園區的沉浸式安全體感實訓基地,親身體...
超3000株!雲南寧洱發現大規模珍稀植物桫欏群落 - 天天要聞

超3000株!雲南寧洱發現大規模珍稀植物桫欏群落

近日,一名科普博主在雲南省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意外發現了珍稀植物桫欏群落。經當地林草部門初步調查,該桫欏群落分佈面積達200餘畝,現存植株數量超過3000株。 桫欏,又稱樹蕨,是與恐....
科學家發現新矮行星 - 天天要聞

科學家發現新矮行星

#萬能生活指南#快速導讀科學家們最近發現了一顆位於太陽系邊緣的矮行星2017 OF201,其軌道獨特,繞太陽公轉約需25,000年。該發現由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小行星中心確認,並已在預印本服務器arXiv上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