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黃花魚越來越少了,甚至在很多原生海域都徹底消失了!
我們來談談黃花魚。 你還記得嗎?
在南方,對於很多在農村長大的70後、80後來說,兒時最常見的娛樂場所就是溪流、溝渠,他們光着身子在水裡玩耍,捉背包里的小魚。
那時的溪水非常清澈,水質特別好。 溪中最常見的小魚有黃花魚、馬口魚、溪石斑魚、闊鰭鯿魚、沙塘黑魚、麥耳魚、黃椒、牛尾魚等。
然而,隨着時間的流逝,我們長大了,但當我們回望曾經的溪流時,卻發現它真的變了。
溪流變窄了,水變渾了,和我們一起長大的溪魚幾乎消失了。
苦花魚恰恰是其中最小的,甚至在很多本土水域都很難找到它的蹤跡。
消失的黃魚,消失的「溪流女王」!
庫花魚,學名白鱗甲魚,又名庫奴、七頭、七頭尾。 其中一個少數民族泰雅族原住民稱其為提萊納。 鱷魚魚主要以硅藻、蜉蝣幼蟲或石蠶蠅為食。
苦花魚的特點:魚體銀白色,背部淡黑色。 幼魚的各鰭呈淺紅色,雄魚的鰭呈金黃色,雌魚的鰭呈深紅色。 吻部稍向前突出,口下部呈橫裂狀。 有一對不顯眼的短鬍鬚。 下頜骨前緣薄而直,有一層如鑿子。 像角質鞘一樣。
鱷魚魚的特點:鱷魚魚嘴小,身體長。 多生活在海拔300米至1000米的水域。 小魚一年只能長到三四英寸,之後的日子就越來越慢。 魚需要5年時間才能長到30厘米左右。 迄今為止最長的記錄不超過60厘米。
花魚之所以能被稱為「溪中皇后」,還因為它在清澈的溪水中遊動時,銀白色的鱗片在陽光的照射下會閃閃發光,顯得格外優雅美麗。
其實黃花魚的消失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是溪流中稀有的珍貴魚類。 另外,它對水質的要求也非常高。 任何污染都會對其造成危害,影響其繁殖和孵化。
消失20年,苦花魚又回來了!
該魚主要分佈於我國嘉陵江、漢江水系中上游、淮河上游、渭河水系、伊河上游滹沱、洛河、海河河流,以及山東泰山的溪流。
在浙江麗水,它曾經是極其珍貴的溪魚。 但由於種種原因,它消失了近20年。
2021年,消失20年的黃花魚又回來了。 據浙江遂昌當地一位翁大爺介紹。 他還在他家附近的山澗里偶然發現了它們。
翁叔表示,再次見到苦花魚,他真的很驚訝。 因為距離我上次見到它已經過去了20多年。 翁叔說,小時候,這條魚就是他非常想捉的溪流精靈。 而且,由於黃花魚對水質的要求較高,所以黃花魚是溪流中不可多得的優質食物。
翁先生表示,消失20年的黃花魚的回歸,確實預示着當今環保的成效。 得益於「綠水青山」行動,我國環境保護力度加大。 近年來,效果確實顯着。 山變得越來越綠,水變得越來越清澈。 所以,就連這種消失了20年的溪魚,如今也徹底回歸了。
雖然它回來了,但是你不能隨便吃它,因為它現在不能吃!
苦花魚又回來了,卻成了名副其實的「十年魚」。 現在苦花魚已經成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了!
由於其特殊性,鱷魚魚和許多特有魚類一樣,生存空間相對有限。 因此,它的存在也會受到限制。
苦花魚作為南方的特色魚類,因數量稀少而受到保護。 也許很多人因為不重視而沒有注意到。 但目前我們還需要多學習、多關注科普知識。
不,有這麼一個人,因為不明白而吃了大虧。
2023年11月,知情人發現重慶城口縣一家水產店內有野生黃花魚出售,遂向當地派出所報案。 接到報案後,民警立即前往涉案店鋪。 待售魚被當場查獲,而在隨後的深入調查中,警方還發現,肇事者的家中還飼養着69條活魚,以及多種珍稀品種。
因非法捕撈、販賣、傷害保護動物,涉案人員陳某也被警方抓獲。 不過,對於如此公然販賣野生保護動物的行為,他也將受到法律的嚴懲。
或許對於陳來說,他的行為對自己來說是無辜的。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就是盲目的代價。 近年來,國家大力宣傳和打擊非法捕撈行為。 這種情況下,如果還聲稱不知情,顯然是無法逃脫法律制裁的。
保護動物之所以受到保護,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它們稀有、珍貴。 因此,無論是釣魚還是抓魚,如果在空曠的地方遇到了受保護物種,記得保留放生場景的視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至於如何識別動物是否受到保護,其實我們可以用最直接的方法:如果認不出來,就放生吧。 畢竟,看起來越奇怪,判斷就越快。
好吧,你覺得苦花魚怎麼樣? 請在評論區留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