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必須有自己的ChatGPT,現在特別像『兩彈一星』的時候」

2023年03月31日20:00:18 科學 7898

【文/觀察者網 王慧】「在今天這個節點,中國必須擁有自己的chatgpt。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個節點特別像『兩彈一星』的時候。」31日, 平安銀行行長特別助理蔡新發在博鰲亞洲論壇「人工智能賦能美好生活」分論壇上強調。

在openai推出chatgpt之後,3月中旬,百度正式發佈了大語言模型、生成式ai產品「文心一言」。百度ceo李彥宏在日前表示,文心一言確實不如現在最好的chatgpt版本,但差距也不是很大,可能就是一兩個月的差別。

小i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袁輝認為:「從整個產業變革和升級的角度來講,gpt是一個顛覆性創新,接下來基本上所有的行業全部都會被刷新,很多行業甚至會被重塑。它對行業大幅度的降本增效已經毋庸置疑,而且加速鍵已經被按了下去。」

「人工智能未來會給我們提供更多的機會,」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在博鰲亞洲論壇期間回答觀察者網提問時舉例說,「我們過去一直擔心人口老齡化對經濟有較大影響,日本就是前車之鑒。人口老齡化社會,生產力不那麼強,經濟發展就會缺乏動力。但是有研究發現,如果人工智能和機械人利用的好,發展的好,可以幫助部分或者全部化解人口老齡化導致的勞動力減少。」

儘管如此,在人工技能技術的衝擊下,越來越多的人產生了職業危機。人工智能會讓更多人失業嗎?

蔡新發認為,未來,比較大眾化的服務一定會被替代掉。但是對於中高端的客戶服務或者一些困難問題,還是需要人機結合。

「中國必須有自己的ChatGPT,現在特別像『兩彈一星』的時候」 - 天天要聞

蔡新發 圖源:博鰲亞洲論壇

「在過往的歷史長河中,科技的發展始終在人類可控的範圍之內在演進,但是人工智能是人類所期待的一個具備自我意識的新的物種。」蔡新發說。

「過去七年我參加博鰲,每次談人工智能,最後的結論都是人工智能賦能美好生活,因為所有的科技手段一定會在第一階段推動人類的生活變得更美好。但是今天在博鰲,我要警告全人類,未來我們會面對來自人工智能的終極挑戰和威脅。人工智能已經覺醒,而人類還沒有。」

在人工智能技術「爆炸式」發展的當下,華為雲人工智能領域首席科學家田奇提醒,ai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應該被重視:

第一,國家應出台相關政策,防止一些ai產品被濫用。第二,技術研究上要確保ai產品可控可靠,比如以文生圖、問答等都會出現一些倫理的東西。總體來講,還是要注意數據的隱私安全,提高模型的可解釋性。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月球蓋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 天天要聞

月球蓋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在月球蓋房子,要從地球上運建材嗎?長期留駐月球,飲用水也要地球「發貨」、飛船「快遞」嗎?「不用!」活力中國調研行採訪團走進位於安徽合肥的地球深空探測實驗室時,記者從科研人員口中聽到了令人振奮的消息。月壤3D打印系統設備。
活力中國調研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 - 天天要聞

活力中國調研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

新華社合肥7月1日電 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新華社記者郭晨、班娟娟、姚遠在安徽省合肥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有一條孕育了數十家量子科技企業的「量子大街」。過去的10多年裡,方圓幾公里內,一個擁有中電信量子、本源量子、國儀量子等代表性企業的量子產業集群在此崛起,成為全國乃至全球領先的量子科...
中國人民大學-西湖大學未來人類聯合研究院成立 - 天天要聞

中國人民大學-西湖大學未來人類聯合研究院成立

7月1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中國人民大學獲悉,中國人民大學與西湖大學攜手成立「中國人民大學-西湖大學未來人類聯合研究院」,並面向全球發佈「未來人類十大議題」,聚焦人類文明演進的重大挑戰與突破方向,以中....
巨子生物承認檢測方法有局限,華熙生物發文暗指其「偽科學」 - 天天要聞

巨子生物承認檢測方法有局限,華熙生物發文暗指其「偽科學」

6月30日,華熙生物在微信公眾號上發佈文章《推動行業進入以檢測結果為宣傳依據的時代》,意有所指地表示,主張免受科學檢驗的必定屬於偽科學。文章直指,在重組膠原蛋白的測量問題中,聲稱沒有統一的檢測方法就無法準確測量,就是一種典型的「免受檢驗策略」,試圖讓自己的主張免受科學檢驗和公共監管。巧合的是,在此之前...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團隊:通過機器學習鑒定糖代謝紊亂的新型生物標誌物 - 天天要聞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團隊:通過機器學習鑒定糖代謝紊亂的新型生物標誌物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2型糖尿病是我國主要慢性代謝性疾病之一,其主要臨床特徵包括高血糖、胰島素抵抗和肝糖輸出增加等。因此,迫切需要進一步鑒定與糖代謝穩態調節密切相關的新型生物標誌物,從而為建立疾病預警體系和個體化診療方案提供新的理論依據。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內分泌代謝科周健團隊、代...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海榮:腦機接口突破性進展將在醫療康復領域 - 天天要聞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海榮:腦機接口突破性進展將在醫療康復領域

6月30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副校長鄭海榮,在深圳創新發展研究院等主辦的科技創新院士報告廳上,圍繞AI時代的生物智能前沿——「腦機接口與生物智能」做了分享,他認為腦機接口將引領醫療新變革,是解決未來重大醫療需求的關鍵路徑,腦機接口的突破性進展將出現在醫療康復領域。鄭海榮以科幻電影《阿凡達》中通過意...
機場的大敵,可能不是飛鳥,國家該管管了! - 天天要聞

機場的大敵,可能不是飛鳥,國家該管管了!

如今,無人機的身影隨處可見,不管是用於拍攝壯麗風景,還是助力農業噴洒農藥,它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 可誰能想到,這小小的無人機,一旦不受控制地亂飛,就會成為機場安全的巨大威脅。 ....
【職引未來】青春無悔 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 - 天天要聞

【職引未來】青春無悔 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

【職引未來】 當前,不少高校畢業生選擇到基層去、到西部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到這些地方就業,青年學子將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又將收穫怎樣的人生體驗? 日前,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張新穎在接受光明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奮鬥,青年學子收穫的不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