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那科學家拿正眼看我一眼,他就輸了。
新冠以來,我們堅持「清零政策」,網上許多人反對,各種比較、各種賣慘;現在放開了,不再執行嚴格的「清零政策」,又是很多人反對,還是各種賣慘。
「不放開」是錯,「放開」也是錯,那麼到底怎麼辦呢?大V司馬南先生另闢蹊徑,不討論具體政策,專門攻擊一個叫張文宏的抗疫醫生。
司馬南攻擊張文宏的文章,說實話,寫得顛三倒四,有觀點、沒論據;而那些所謂的觀點都是似是而非的東西,司馬南試圖力證張文宏在傳染病預防控制上非常不專業。
司馬南原名於力,畢業於哈爾濱商業學院的,不知道是大專還是本科,現在是所謂的「獨立學者、社會評論家」。曾經揭露偽科學、偽氣功,他的表現的確讓人敬佩。
司馬南在美國有房產,一開始他不承認,後來又承認了,說是投資;據說,他在美國還出過事故:腦袋被什麼東西夾過。總之,他是個複雜且有經歷的人。
張文宏畢業於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博士學歷,現在是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博士生導師。
張文宏對網絡上的攻擊一直沒有回應,對司馬南在疫情防控問題上的十三點攻擊,也沒有回應。說實話,司馬南在疫情問題上攻擊張文宏,是非常不明智的。
就像郭德綱說的:我和火箭科學家說,你那火箭不行,燃料不好,我認為得燒柴,最好是煤,煤還得選精煤,水洗煤不好。如果那科學家,要是拿正眼看我一眼,那他就輸了。
張文宏是個「網紅」不假,但他並不是主動要當網紅的,從他普及新冠知識來看,他是專業的、有操守的醫生。
張文宏是傳染科醫生,這個專業的醫生最辛苦,最默默無聞。我的同學老朱就是傳染科醫生,還是主任醫生;他總是與世無爭,默默無聞。
可以預見,當新冠沒有的時候,張文宏就不當網紅了,畢竟他還要帶博士生,忙得很。
甚至張文宏成為「網紅」,也不是他願意的,而是一種工作安排,社會需要他這樣的人出面講清楚,給大眾以信心。
就大V批評「網紅醫生」這件事,他錯了,錯大了。
在放開的初期,社會最需要萬眾一心的氛圍,最需要醫生忘我奉獻的時候,大V為什麼要挑起是非,是要搏流量,還是有什麼額外的好處?不得而知。
在大V批評聯想的時候,他為什麼要批,也很讓人費解。如果想要收益,從他公開的內容看,聯想都想給他了。
如果說為了所謂的「公平正義」,也是胡扯,這裏面只有社會不同發展時期的矛盾,只有因為分配不平衡帶來的社會怨氣,與「公平正義」沒有一點關係。
相反,由於大批大斗,受到損失的,是社會制度,是國家的營商環境。
這一次,大V猛批張文宏,讓醫學專家陶斯亮先生坐不住了,她專門寫文章,要大V留點口德。
在專業上,陶先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她是「海軍軍醫大學」畢業的,這所大學也在上海,在海軍非常有影響;學校里院士一大把、科學家特別多。
陶先生的家庭也很有名,他父親寫的文章《松樹的風格》,是我們初中語文的課文;她母親更有不得了的經歷。
一般人,陶先生可能都不願意批評;也是這個大V的影響實在太大了,才讓陶先生寫文章批評。而陶先生的身份,註定了這篇文章不是隨便寫寫的,甚至不一定是她本人寫的。
萬事抬不過一個「理」字,不是說誰位置高、粉絲多,誰就有道理、有特權。就大V批評「網紅醫生」這件事,個人認為:他錯了,錯大了。
在那些精英橫行的日子裏。
精英分子自古有之,他們要麼以祖上軍功當官,要麼仰仗家裡有錢而胡來,要麼追名逐利假清高,要麼語不驚人死不休地瞎說。
最典型的古代精英就是所謂的「竹林七賢」,他們總覺得自己有天大的本事,天天罵國家這個不是、那個不是,但他們明明有機會出仕,卻又不出來改變國家,大概他們也知道,自己沒這個本事。
而在生活中,這些人不知民間疾苦,不理人倫友情,要麼喝醉了耍酒瘋,要麼放蕩形骸,而後世文人居然說他們「賢」,也不知道「賢」在哪裡。
對社會、國家不滿,這是可以的,但你要說出解決的辦法,才能擔得起一個「賢」字;如果提不出辦法,但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也可以,但不能胡亂打擊正在幹事的人。
我們提倡「百家爭鳴」,但「百家爭鳴」不是「百家亂吵」。
真正的精英是那些發現問題,也有解決問題的人。比如孔子,雖然自己四處流浪,但他提出「仁」;其他的,還有老子的「無為」、墨子的「非攻」、韓非子的「法治」。
突然想到了兩個有名的古人:曹劌和西門豹。
曾幾何時,我們的社會輿論被許多的精英、公知把持,他們成為「意見領袖」,批這個、罵那個。
國家發展得慢,他們罵,要國家前面學習西方,不然就會「被開除球籍」;國家發展得快了,經濟變好了,他們也罵,「等一等你的人民」是他們的話語。
由於這些精英公知用力過猛且自相矛盾,把名聲搞得很臭,大家都不信他們了,公知精英的變種就出來了。他們搖身一變,成為微博、頭條的部分意見「大V」。
司馬南先生就是頭條上的大V,一千多萬粉絲;這種粉絲量,是我們這些玩頭條的人望塵莫及的。
在批聯想的那段時間,我關注了他,看了一些視頻以後,覺得沒意思,因為就是那點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破事,有啥好說的?於是就取關了。
最近,他專門攻擊一個抗疫的「網紅醫生」,看着他在視頻里侃侃而談的樣子,我突然想到了兩個有名的古人:曹劌和西門豹。
曹劌和西門豹是什麼人?
曹劌是「左傳」里的人物,「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句名言,就是曹劌說的,「一鼓作氣」這個成語由此而來。
曹劌是戰國時期魯國的平民百姓,但有能力、有勇氣。因為齊國攻打魯國,他主動站出來給魯庄公出謀劃策。
和他同村的人不理解,說:這都是「肉食者」乾的事,你巴巴地跑去搞什麼?
曹劌說:肉食者鄙,未能遠謀。意思是:那些吃肉的人其實只會夸夸其談,沒什麼本事。
而西門豹是西漢時的人物,官職是鄴令,大約就是個縣令。由於當地的官紳和巫婆勾結,利用老百姓的迷信思想,以給「河伯」娶媳婦為由,禍害貧苦百姓家的女兒、搜刮老百姓的錢財。
西門豹一當上鄴令,為了破除這種陋習,把老百姓和巫婆神漢召集到一起,說也要給「河伯」娶媳婦。
但西門豹又不滿意巫婆挑選的女子,就讓手下把巫婆的徒弟一個個扔下河,讓他們給「河伯」送信,說挑選的媳婦不理想,西門縣令要仔細再選好的。
這些巫婆的徒弟一個個扔到河裡見「河伯」去了,沒有一個回來;西門豹就一個個扔,直到把大巫婆給扔下去。
西門豹讓老百姓認清了現實,最後團結一致治理河道,既防止了洪水災害,又灌溉了農田,「至今皆得水利,民人以給足富」。
實際上,現在網絡上有些「大V」,就是利用信息不對稱的漏洞,用似是而非的話術,攪動風雲;他們自己則賺取了流量,獲得收益。
錢賺得多了,大V不但成為肉食者,還可以在國外買房子。由於網民基本都是樸素的老百姓,對在國外買房子的人很反感,所以,在國外置產的大V都會瞞着這些事情。
我們身邊就缺少曹劌、西門豹這樣的人,讓大家認清這些「吃肉的大V」非常卑鄙的一面;讓如巫婆神漢一樣的傢伙自食其果。
其實,誰批評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樣亂批,引起社會對立和輿論混亂,危害巨大。
有時候不得不想:美國人的滲透都這麼強了?連我們的社會輿論都可以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