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國逼走的天才科學家來到中國,入職小米時說:我不要高薪!

2022年12月23日21:16:05 科學 1692

2019年11月,語音識別開源工具Kaldi之父丹尼爾·波維入駐小米語音識別團隊,一時間,國際一片嘩然,更多的人是無法理解,好好的美國不呆,為何要投入中國的懷抱?


他是誰?很厲害嗎?


被美國逼走的天才科學家來到中國,入職小米時說:我不要高薪! - 天天要聞


他的名字你可能不太熟悉,但你知道蘋果的Siri、阿里的天貓精靈、小米的小愛同學嗎?


這幾款語音應用都是用了丹尼爾開發的工具!他不僅是公認的專家,更是各個品牌爭搶的大佬。


有着如此技術的丹尼爾為何會鍾情於中國呢?


丹尼爾出生於英國倫敦,從本科到博士畢業都是在劍橋大學完成的,2003年時拿到了語音識別博士學位。


對知識的渴望讓他越發確定了自己的人生夢想,那就是開發人工智能,與機器對話。


畢業後,他入職IBM研究院,主要的工作方向就是主攻語音識別。


由於和他的夢想很吻合,他工作很有激情,短短一年的時間就成為了IBM高級研究組成員。


2008年時,微軟公司向他拋出了橄欖枝,為了追求更高的目標,他順勢入職了微軟,開發出了著名的Kaldi語音識別系統。


被美國逼走的天才科學家來到中國,入職小米時說:我不要高薪! - 天天要聞


這款系統的開發可以說是為微軟賺足了鈔票和目光,他本人也拿到了不少的薪水,名氣更是蹭蹭上漲。


但公司內部有着各種利益糾纏,讓他沒辦法安心的搞研究。


於是,他毅然決然的辭去了微軟的工作。去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書,因為他想着大學裏的氛圍適合搞研究。


他就一邊教書,一邊搞研究,到2019年時,他的論文就被引用過2萬多次,實力可見一斑。


但現實總不是那麼讓人滿意。


2019年,弗洛伊德事件引爆了美國黑人運動,遊行示威,肆意打砸店鋪,燒搶事件也是頻繁,很快這場運動也波及到了校園。


被美國逼走的天才科學家來到中國,入職小米時說:我不要高薪! - 天天要聞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多次發生惡性傷人事件。


無奈之下,學校設立了臨時警局,但這非但沒有制止惡性事件,更激起了部分學生的激烈反對,他們認為這是種族歧視。


更是和學校杠上了,抗議學生佔領了學校的行政樓,而巧就巧在,丹尼爾負責維護的CLSP(語音語言處理中心)機房也在這幢樓里。


丹尼爾擔心他的服務器受到損害,就向校方反映情況,但校方很冷淡。


無法,他只好舉牌呼籲學生冷靜,但瘋狂的學生們哪管這些,依然我行我素。


丹尼爾實在不忍自己的服務器遭到破壞,就帶領自己的學生硬闖機房,企圖奪回服務器。


當這就與抗議學生不可避免的發生了肢體衝突,而且還遭到學生辱罵和控告,說他是種族主義者。


被控告的丹尼爾就這樣被學校解聘了,理由就是「危害學生安全」。


對於校方的做法,丹尼爾是徹底寒了心,在政治面前,一切都是瞎扯。


各大企業聽到丹尼爾被解僱,都紛紛動了心思,想要聘請丹尼爾。


當時,在眾多的企業當中,就包括了大名鼎鼎的Facebook。


但當他們了解了丹尼爾被解僱的原因後,頓時對丹尼爾沒了熱情。


回復的郵件充滿輕視不說,還表示要先試用6個星期,才決定是否錄用。


如此傲慢的態度徹底激怒了丹尼爾,他公開表示,我不稀罕Facebook。


多次的求職經歷讓他徹底對美國公司沒了指望。


當小米的雷軍到美國邀請他入駐小米,並表示要什麼條件都答應時,丹尼爾毫不猶豫的答應了,並說,我不需要很高的年薪。


2021年8月31日,丹尼爾以小米集團首席語音科學家的身份正式推出新一代Kaldi時,更是給小米贏得了市場競爭的先機。


被美國逼走的天才科學家來到中國,入職小米時說:我不要高薪! - 天天要聞

有人問丹尼爾為何選擇小米時,他說:「我認同中國的工作環境,欣賞小米對自主研發的重視」。


不單是丹尼爾,中國越來越開放的環境和越來越完善的人才制度,更是吸引更多的外國人才來到中國。


比如日本科學家「光催化之父」藤島昭帶着自己整個團隊入駐上海理工大學


2018年,理論計算機最高獎哥德爾獎得主、美國計算機專家馬里奧·塞格德加入中國阿里巴巴達摩院。


我們相信,隨着中國越來越快的發展,不僅出國人才紛紛回歸,他國頂級科學家,也開始不斷湧入中國,包容開放的中國會是人才越來越好的選擇。


你說對嗎?


歡迎評論區留言!#頭條創作挑戰賽#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數學家發現了一種解決代數最古老的難題的新方法 - 天天要聞

數學家發現了一種解決代數最古老的難題的新方法

新南威爾士大學悉尼分校的一位數學家發現了一種解決代數最古老的挑戰的新方法——求解高等多項式方程。多項式是涉及一個變量的冪方程,例如二次多項式:1+ 4x -- 3x2= 0 的這些方程式是數學和科學的基礎,它們在數學和科學中具有廣泛的應用,
科學家也有辦公室政治,本想攜手創業,沒想到屢屢被騙……丨葉檀回信 - 天天要聞

科學家也有辦公室政治,本想攜手創業,沒想到屢屢被騙……丨葉檀回信

長期徵集日子很難,生活不容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有苦說不出的感覺,受苦的人最懂。和吃苦相比,有苦難言,無人問津,可能比苦本身還難受。重生之後,葉檀老師變了很多,變得能吃苦,吃自己的苦,吃別人的苦。她說,有苦我們一起分擔。每周六,葉檀老師都會親自回復,並在公眾號上發出,有苦難言的朋友,如果你也想和葉...
空氣炸鍋里的紙,真的勸你別亂買! - 天天要聞

空氣炸鍋里的紙,真的勸你別亂買!

硅油紙是空氣炸鍋的「神仙搭子」,更是懶人的超級福音,用完直接一扔,刷碗都省了。那麼,硅油紙到底是什麼紙?我們買的硅油紙,真的安全嗎?硅油紙到底是什麼紙?硅油紙是一種由原生紙漿、淋膜層和食品級硅油層構成的食品接觸用紙。
洪緯讀《製造三文魚》 | 毒素纏身的水生雞 - 天天要聞

洪緯讀《製造三文魚》 | 毒素纏身的水生雞

《製造三文魚:海洋生態危機與經濟不平等》,[挪]西蒙·塞特爾 、[挪]謝蒂爾·厄斯特利著,梁友平、李菁菁譯,中國工人出版社2025年2月出版,420頁,88.00元三文魚因鮮嫩的紅色肉質和富含優質的Omega-3脂肪酸,備受食客喜愛,被譽為高顏值的健康食材。不過,我不確信的是,讀完《製造三文魚》之後,還有多少讀者能毫無顧慮...
美國人抽血做成的救命葯,中國現在靠大米就能生產? - 天天要聞

美國人抽血做成的救命葯,中國現在靠大米就能生產?

繼去年的空氣造澱粉之後,這段時間我在網上就看見個更逆天的:武漢有一家公司實現了從稻米里生產人血......「稻米」,「生產」,「人血」,每個字都能看懂,連起來一讀差評君我是真納悶了,這還是中文嗎?再一看,好好好,這居然還是人民日報發佈的......由於這些關鍵詞太過魔幻,差評君我這不得不連夜查資料調查一番,看看...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 天天要聞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磁體饋線採購包項目迎來關鍵節點,其最後一套校正場線圈內饋線部件在合肥竣工,並交付起運位於法國的ITER現場。這標誌着ITER磁體饋線系統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製順利完成。ITER磁體饋線系統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製,被稱為ITER磁體系...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 天天要聞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4月13日,副省長、市委書記張振豐在溫州學研究聯合會調研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立足溫州、研究溫州、服務溫州」,深化時間維度、放大空間維度,貫通歷史研究溫州、跳出溫州研究溫州,努力打造溫州建設高水平文化強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地方學術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