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命運可能等待着我們的星球。現在,科學家們已經能夠親眼看到恆星膨脹後這顆行星會發生什麼。
變成一顆紅巨星,這顆恆星吸收了它附近的行星。那些倖存下來的可以被白矮星吞噬。
許多恆星在生命的盡頭成為超新星,但這遠非唯一的出路。當一顆恆星耗盡燃料並變得不穩定時,它會膨脹到巨大的尺寸,然後脫落外殼,同時它的核心坍縮成一顆小的超緻密白矮星。
當太陽變成這樣的紅巨星時,它將增加到火星的軌道,並可能破壞和摧毀足夠接近的行星。科學家們已經看到了擁有行星的白矮星 - 這意味着它們可以在這次崩潰中倖存下來。但越來越多的科學家發現,許多系外行星正在被白矮星吞噬。
一顆被恆星吞噬的行星
現在的天文學家發現這種現象已知最古老的例子:一顆系外行星被102億年前形成的白矮星吞噬。這顆白矮星距離地球約90光年,非常小而暗淡,帶有不尋常的紅色,比任何其他同類恆星都要亮。第二顆白矮星,一顆異常的藍矮星,形成於90億年前。研究小組發現,兩顆恆星都不斷受到下落的行星碎片的污染。
然而,雖然這顆被稱為WD J2147-4035的紅星是發現的最古老的受污染白矮星,但被稱為WD J1922 + 0233的藍星可能更有趣:在其大氣層中發現的元素表明,這顆恆星正在吞噬一顆與地球非常相似的行星。
在WD J2147-4035的案例中,天文學家確定其污染可能是由行星系統的殘餘物引起的,該系統在死亡前繞恆星運行,在恆星痛苦中倖存下來,現在慢慢地,數十億年,正在墜入恆星。由於這顆恆星在100多億年前演化成一顆白矮星,這使它成為銀河系中已知最古老的行星系統(儘管已經衰變和消失)。
同時,WD J1922 + 0233的碎片具有類似於地球大陸地殼的成分,這表明類地行星圍繞一顆類太陽恆星運行,該恆星在太陽系形成前數十億年生活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