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時代的來臨使人類的精神生活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它極大地擴充了人類作為一個整體的群體潛意識、集體無意識。當然,前提是「群體潛意識」、「集體無意識」這樣的概念存在的話,而不僅只是一種假說。
群體潛意識、集體無意識的意義在於每個人不再是一個單獨的個體,即使一個人常年累月地呆在單獨的房間里,他也會直接或者間接地與整個世界有所關聯,起着作用。
比如,筆者在某某頭條上就能看到諸多的網絡大神對於宇宙、外星、未知、神秘等的探討,有的已經到了精深的地步,成果令人可驚可嘆。
但是關於意識,探討卻少之又少,許多大神僅僅是貫之以這裡的論述「人類只要解決了意識的起源問題,就有很大的可能,能夠了解宇宙的真相」。對意識的研究似乎比對外星人的研究、對深海與木衛二、土衛四的探索、對量子力學的研究、對神學的研究、對科學的研究等等都進退維谷。
在這篇文章里,我盡量用通俗的語言,和大家好好探尋一番,我會想到哪裡寫到哪裡,這樣一種意識流的方式相信能夠打動大家,我們希望對意識的探索有所起步,我們希望有一個好的開始,即便是成果甚微,我們也會逐漸地、無限地接近於真相。
意識是什麼?每個人都會想問題,進行思考,會產生各種思索、思維、心理、意念,這些是意識嗎?我在這兒不把意識分為所謂廣義的和狹義的,那樣一來,就可能會得出那樣這樣的結論:」只要人一出生,一開始思考,『從廣義來說,就有意識了』「。那樣的話,假如所有的人每時每刻都會有意識,這篇文章就沒法進展下去了,我們的探討就止步於此了。
我在這兒偏偏要打擊那些自以為是的世人,我在這兒想說:意識是一個高深、精深、神奇、神聖、神秘的字眼,你一生的大部分思考、思索、思維、心理、意念,可能都與意識無關。
下一次,當一個人走到我跟前,跟我說,他要調動起來潛意識,發掘自身無窮無盡的能量,然後發家致富。
我會直接無情地用語言潑他一盆冷水,我說,如果你抱持着發家致富的念頭,你如此貪嗔痴,如此在修為上不抱精進,就連那神聖的意識之光也很少會光顧你,談何潛意識?
是的,所有的人,可悲、可恥到在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沒有或者少有意識。
我是如何判斷的呢?
因為,大部分人都生存悲苦,追求着不切實際的欲求,並在無窮的欲求中不斷地失掉心性。
比如,你已經是開着二十萬的車了,卻想着同事、朋友開着五六十萬的車,就想着哪天達到或者超過他,你的這種思維屬於意識嗎?
並不屬於,只有是你們家要生三胎,原來的五座車不夠方便,你想掙錢換一個七座車,你的這種想法才叫意識。因為你的目標與願景來自於自己改變了物質走向——你將一個可貴的新生命帶到了世界。
比如你已經當了局級幹部,自己的政績一般,卻想着通過裙帶關係上位——當一個處級幹部,你的這種動機也不叫意識。只有當你的政績斐然,你自己隱隱約約有着上位的心理需求,而上級也想着晉陞你為處級幹部為單位做出更大的貢獻,這時,你的思維才叫意識,因為你的上位也會改變你所在範圍的物質、精神、氣場走向。反觀之,政績一般、能力一般卻上位的人,會危害到所有範圍的物質、精神、氣場,他為上位而上位的做法不能稱之為意識。
比如,你喜歡上了一個人,為此茶飯不思,你認為你的愛情來了,你的喜歡只是想單獨地佔有他(或她)——與他成為男女朋友或者結婚了事,你的這種欲求與想法不是意識。
你喜歡一個人,為此茶飯不思,你的這種愛情的感覺提升了自己的精神,你希望對方的精神面目、生活品質也同步升華,你希望與對方相處,相處本身促進了雙方的共同進步,你的這種想法才叫意識。
上面所說的是三個簡單的案例,可以這麼說,我們都是生活中的人,這樣的案例、無處不有、無時不有。你好好品味一番看看。
有動機、願望沒有錯,錯在你自己道德水平的高下。
這兒引進了老生常談的「道德」的概念,為什麼要提升人的「道德」?在以往教育學生的論述中,只說到有道德會成為一個高尚的人、成為一個合格的人才,但高尚的人與合格的人才會給人自身帶來什麼?再沒有探求下去,那麼多卑鄙無恥的,與高尚、人才南轅北轍的人都功成名就了,這樣的說教早就在學生心目中站不住腳了。
我在這兒想說,提升道德,提升修為,那麼你的想法就會成為意識,道德高深的人中龍鳳,比如君子、聖賢、學者乃至於《莊子》筆下的至人、神人,他們的所有意念、思想、心理,可能大部分都會成其為意識。
未來的社會應該這樣評判人才,意念、思想、心理有100%成為意識的人,是第一等人,在社會中佔據顯要的地位,意念、思想、心理90%成為意識的人,是第二等人,在社會中佔據次顯要的地位,以此類推,意念、思想、心理10%以下成為意識的人,將不僅是下層人等,社區的關注與幫扶自然少不了,那種丟人與受人白眼他們自己能受得了就好了。
前面說到的「那麼多卑鄙無恥的人都功成名就了」,這些人就屬於意念、思想、心理僅有10%成為意識的人,這類人,在未來的社會是不可能功成名就的,這隻能說明現在的社會尚需在各個層面完善。
本文中,我們探討什麼是意識?通過以上的論述,我們可以將自己代進去,將你認識的周圍的人代進去,你審視一下,他們的意識情況怎麼樣?他們究竟有多少意識?然後你就釋然了,你將逐漸拋棄有虛榮心、愛憎心、上位心、佔有心、貪婪心……因為你不想成為一個每天表面上在思考各種問題,實則很少有意識的人,有比這更為丟人的事情嗎?有比這更為令你覺得自己行屍走肉的事情嗎?你的精神附着於軀體上,本來應該源源不斷地產生各種各樣的意識,以便創造更多的實相,可是,在你的身上,卻少有意識地發生,整個天地都會因此黯淡無光。
說到這裡,我們大概能夠推導出這樣的結論,意識是什麼?意識是一個有道德的人的意念、思想、心理、願景、心愿(類似的詞語與詞彙還有很多)。而一個有道德的人又應該是什麼標準?這是一個龐大的概念,聖賢君子、英雄豪傑、至人、神人等等,這些指代一個人精神的所能夠達到程度的詞彙,已經離我們太過遙遠了,現在談起來,簡直是痴人說夢與荒誕不經。當今世界,能夠指代一個人精神的詞彙就只有學者、大師等少數字眼了,而學者、大師這樣的字眼又是那般模稜兩可。
篇幅所限,今天先探討意識是什麼的問題,關於意識探討的還有許許多多,比如,有道德的人會比普通人產生更多的意識,會帶來什麼?有道德的人所產生的意識來自於哪裡?有道德的人產生了意識會對宇宙、眾生、物質有什麼影響?為什麼說生而為人少有意識是一個罪惡?
總之,解決了意識的問題,我們有可能通過它解密這個世界。因為物質世界就是因為量子力學裏雙縫干涉實驗的意識產生的。
聲明:本文原創,歡迎轉載讓更多的人看到加入探討的行列,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涉及版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