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發現神秘的洞,把科學家難住了,網友:或與亞特蘭蒂斯有關

2022年10月14日01:14:03 科學 1526

在今年7月份的時候,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在網上發佈一則求助信息,原因是他們在大西洋8000多英尺(約2500米)的海底。

大西洋發現神秘的洞,把科學家難住了,網友:或與亞特蘭蒂斯有關 - 天天要聞


發現一些呈現出完美排列的孔洞,這些孔洞不像常見的圓形,而是方形的結構,並且這些孔洞連成一排,每個孔洞之間的間距也都差不多。

對於這些孔洞形成的原因,卻把科學家們都難住了,因為這些孔洞很像是人為造成的,像是用什麼工具進行挖掘一樣,周圍堆積的沉積物,也證明這些孔洞是挖掘出來,而不是由海底的氣體泄露而形成。

之所以把海底孔洞的消息發佈出來,NOAA是想通過集思廣益,破解這些神秘孔洞形成的原因,尋找出真相。

大西洋發現神秘的洞,把科學家難住了,網友:或與亞特蘭蒂斯有關 - 天天要聞


但是這條消息被發佈到網上後,全球的網友們,也是不負所望,踴躍發言以貢獻自己的智慧,破解這排神秘洞穴形成的原因。

有些網友認為,這一排洞可能是某種海洋生物,在捕獵時候用來隱蔽的洞穴,當獵物出現的時候他們會迅速從這些洞穴中衝出來,以捕食獵物。

但是這種觀點,很快就被眾網友推翻,因為這些海底生物大多是靠隱蔽色,也就是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大多數不會挖這麼深的洞穴,挖出來的洞穴也不會呈現出這種方形的結構,並且也不會連着挖這麼一條線。

還有些網友認為是海底的氣體外泄,例如硫化氫甲烷等造成,在海底這種情況很常見,但是氣體外泄呈現的是圓形的,或者不規則的結構,不會出現這種方形,連成一片的情況。

大西洋發現神秘的洞,把科學家難住了,網友:或與亞特蘭蒂斯有關 - 天天要聞


而在這其中,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邁克·維奇奧尼提出兩個假設,可能靠譜一些,但是他自己也認為,這種假設也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撐。

1、他認為可能是某種海洋生物在海底挖洞,當挖到一定距離的時候,就會往上開一個洞,以獲取新鮮含氧的海水進行通風。這個過程就像陸地動物打洞的時候,會準備幾個出氣口一樣。

2、某種海洋生物從海底中埋藏,或者獲取某種食物,在海灘中,經常可以看到有些海鳥,沿着海岸的沙灘行走,它們每隔一段距離,就會把嘴巴伸進沙灘中,以獲取裏面的食物。

邁克的這種猜測,雖然符合一些海洋生物的習性,但是無法解釋為何是方形的孔洞,要知道這種完美排列,並且方形的結構,目前除了人類,在自然界還真沒有發現什麼動物有這個本事挖掘,所以連邁克自己也說證據不足,只是作為一種假設。

大西洋發現神秘的洞,把科學家難住了,網友:或與亞特蘭蒂斯有關 - 天天要聞


既然認為動物無法挖出這種完美的孔洞,那麼可能就是人類弄的了,一些網友也隨着這個思路提出自己的設想。

有些網友認為,這可能是假設海底光纜的時候,由於某種原因造成的,也就是說這是人類在施工的時候,形成的孔洞,如果周圍有證據這點,那麼這些完美排列的孔洞,也就沒有神秘的了。

但是這次潛水工作的海底機械人,所拍攝的畫面是被很多人共享的,在附近並未看到海底電纜或者光纜等設施,也就排除了這種可能性。

大西洋發現神秘的洞,把科學家難住了,網友:或與亞特蘭蒂斯有關 - 天天要聞


既然是人類造成的,聯繫到大西洋,有些網友就順着這條思路往下縷了,因為在大西洋上一直流傳這麼一個傳說,曾經的大西洋上有這麼一片大陸——亞特蘭蒂斯,他們某些科學技術水平甚至連現代人都無法企及。

有關亞特蘭蒂斯的傳說,最早記錄在公元350年前,由著名的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記錄在《對話錄》中,由於對話錄的內容在古希臘廣為流傳,所以有關亞特蘭蒂斯的故事,也在當時的西方廣為流傳,在對話錄中,柏拉圖第一次像世人揭開了亞特蘭蒂斯的神秘面紗。

傳說中他們可以吸收並且儲存太陽的光線,並且轉化成為能源(這點直到最近幾十年,才利用太陽能板,吸收和轉化太陽的能量,但是轉化效率,還是達不到亞特蘭蒂斯的水平),並且亞特蘭蒂斯人掌握了生命的奧義,可以使用斷體再生(目前人類也勉強達到),還有返老返童的能力。

大西洋發現神秘的洞,把科學家難住了,網友:或與亞特蘭蒂斯有關 - 天天要聞


最重要的是亞特蘭蒂斯人,不知道是不是大腦安裝了芯片,擁有心靈感應的能力,可以快速、並且準確無誤、知道對方的想法。這樣在傳播知識的時候,不僅速度快,準確率高,一些深奧難以理解,以及一些只能意會無法言傳的知識,就可以瞬間被對方接收了,如果人類到達這個科學技術水平,那麼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地球上就不會只有幾個人吃透了。

那些弄懂相對論的幾個人,通過心靈感應,意識交流,就可以把所有的知識點複製給你,量子力學,老師通過心靈感應,也瞬間把所有的知識點都傳送給你,我想到那個時候,人類的科學技術水平,將會爆炸型的指數上升。心靈感應什麼都好,唯一不好的一點,那就是私房錢沒法藏了。

但是讓人遺憾的是,科學技術如此發達的亞特蘭蒂斯,在一夜之間就從地球上消失了,有人認為由於地質運動沉入海底,有人認為亞特蘭蒂斯整個族群遷移到外星球(我國曾經有部非常著名的科學啟蒙動畫片,其中有關亞特蘭蒂斯最終的去向,就是飛到宇宙深處了)。

大西洋發現神秘的洞,把科學家難住了,網友:或與亞特蘭蒂斯有關 - 天天要聞


有些人猜測,這些亞特蘭蒂斯人根本就不是地球原住民,他們實際上是地外文明,在他們的幫助下,人類才完成從原始社會,往農耕文明的轉變,在人類意識覺醒後,他們就飛走了。

但是在西方,很多學者認為,一直對亞特蘭蒂斯的存在深信不疑,同時他們認為亞特蘭蒂斯很可能是一場大地震,造成巨大的地質運動,亞特蘭蒂斯與大西洲一起,沉入海底,這些年他們也一直在海底追尋亞特蘭蒂斯的蹤跡。

大西洋發現神秘的洞,把科學家難住了,網友:或與亞特蘭蒂斯有關 - 天天要聞


有一派認為,沉入海底的亞特蘭蒂斯人,並未滅絕,他們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水平,完成了進化,已經可以適應海底的生活,只是由於某種原因,躲避陸地上的人類,海底中進程碰到的USO,就是由亞特蘭蒂斯人創造的。

大西洋發現神秘的洞,把科學家難住了,網友:或與亞特蘭蒂斯有關 - 天天要聞


所以,有關這次海底完美洞穴,有人就懷疑是完成進化的亞特蘭蒂斯人留下的,目的是他們在海底進行某種作業遺留下來的。

後語:

這些排列完美的海底孔洞,也是真實存在的,至於什麼原因形成的,科學家也在研究中。

至於是不是亞特蘭蒂斯人所留,這個就完全沒有道理了,連亞特蘭蒂斯都不知道是否存在過,即便存在,被埋入海底後,也早就全部滅亡了,地球生物的進化都是以百萬年,千萬年為單位的,亞特蘭蒂斯人不可能數千年,就從一個物種進化到另外一個物種,也也非常不科學。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有毒!有毒!有毒!柳州街頭綠化帶常見→ - 天天要聞

有毒!有毒!有毒!柳州街頭綠化帶常見→

漫步龍城街頭,道路兩側綠化帶綠意蔥蘢、繁花似錦。市區幹道旁,藍花楹、三角梅、紫薇等植物錯落有致,既美化環境,又調節氣候、凈化空氣。不過,部分看似尋常的綠化植物實則含毒,隨意採摘或觸碰可能危及健康。
雲南昭通市巧家縣發生3.4級地震 - 天天要聞

雲南昭通市巧家縣發生3.4級地震

【來源:中國地震台網】速報參數 速報參數:據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5月21日0時29分在雲南昭通市巧家縣發生3.4級地震,震源深度17公里,震中位於北緯27.14度,東經102.96度。基礎背景 震中地形:震中5公里範圍內平均海拔約1867
夜晚的天空是漆黑色嗎? - 天天要聞

夜晚的天空是漆黑色嗎?

夜晚的天空,雖然沒有太陽當空照耀,但也是有一些光亮的,這種光來自散射的陽光,有時來自月光,至於星星,則因為太過微弱而不足以發出令人可以看清的光線。有時候抬頭望向天空,是可以看到一些星星的,城市可能不常見,但是鄉村是可以看到星星的。
陳振華:從阡陌少年到科研先鋒,他用34年回應「振華」之名 - 天天要聞

陳振華:從阡陌少年到科研先鋒,他用34年回應「振華」之名

陳振華:從阡陌少年到科研先鋒,他用34年回應「振華」之名■中國軍網記者 劉桂萍在某科研設施制安現場,一個清瘦的身影在科研一線忙碌穿梭。冬天,廠房如冰窖般寒冷異常;夏天,空間里溫度高達40多攝氏度,檢查一圈下來衣衫盡濕。從百噸部件再到細小焊縫
43度地表70度以上,為何今年熱得這麼快?分析:三大原因促成極端高溫 - 天天要聞

43度地表70度以上,為何今年熱得這麼快?分析:三大原因促成極端高溫

一、北方極端熱浪再擴展,局部氣溫衝上43度5月20日,北方多地繼續被強烈高溫籠罩,高溫範圍在華北和西北地區東部進一步擴大,熱浪甚至延伸到渤海南岸以及京津冀中南部地區。監測數據顯示,截至當日下午14時,河南林州氣溫已經飆升至41.6℃,繼續穩居全國高溫榜首位。而在河北、山東、湖北、陝西、山西等地,最高氣溫也普遍...
HER2 ADC競爭格局悄然重塑 - 天天要聞

HER2 ADC競爭格局悄然重塑

創新葯的「內卷」,已有目共睹,即便是有着較高准入門檻的抗體偶聯藥物(ADC)賽道同樣如此,其中HER2靶點因在多瘤種中高表達且與腫瘤的預後緊密相關,而受到廣泛關注,在國內靶點布局中位居首位,競爭最為激烈。
珍稀「雪山精靈」首現蜂桶寨 生態家園再添靈動畫卷 - 天天要聞

珍稀「雪山精靈」首現蜂桶寨 生態家園再添靈動畫卷

【來源:寶興縣融媒體中心】近日,大熊貓國家公園蜂桶寨片區工作人員在整理紅外相機資料時,發現在園草坡區域拍攝到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馬雞的活動畫面。這一發現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再添新證。視頻中,這隻白馬雞身姿優雅。雪白的羽毛在陽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澤
物理學領域的三大祖師爺,你認為是哪三位? - 天天要聞

物理學領域的三大祖師爺,你認為是哪三位?

物理學領域的三大祖師爺,是哪三位?在人類探索自然規律的漫長曆程中,有三位科學巨人的貢獻如同三座巍峨的高峰,奠定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框架。阿基米德、伽利略·伽利雷和艾薩克·牛頓,這三位跨越兩千年的思想者,分別以其革命性的科學觀念和開創性的理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