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膝菊,被人戲稱為一種入侵「失敗」的物種

2022年10月09日20:56:11 科學 1592

一、概況

牛膝菊Galinsoga parviflora Cav.)又名銅錘草珍珠草向陽花辣子草菊科牛膝菊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喜歡潮濕、日照長的環境。由於株高大多數在10~80厘米之間,一般只能到達牛的膝蓋,因此而得名牛膝菊。莖纖細,葉對生,有絨毛,葉片卵形或長橢圓狀卵形。

牛膝菊,被人戲稱為一種入侵「失敗」的物種 - 天天要聞

頭狀花序半球形,有長花梗,總苞半球形或寬鍾狀,內層卵形或卵圓形,花小巧淡雅,金黃色的管狀花被4~5朵白色的舌狀花圍繞着,舌片前端三裂,遠看像五把白色塑料叉子插在芒果布丁上,每年的7~10月開花結果。廣泛生長在林下、河谷地、荒野、河邊、田間、溪邊或市郊路旁。

二、快速擴張之旅

牛膝菊原產自南美洲。1796年,歐洲人到訪秘魯,第一次看到了牛膝菊,被它的清秀別緻所吸引,隨之就把它帶回了歐洲。

後來牛膝菊被作為「雛菊樣品」送到了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之後藉助於風力等媒介將種子瘋狂擴散,在排水溝、牆邊的縫隙等地方都可以見到,逐漸遍布英國和歐洲其他國家。

牛膝菊,被人戲稱為一種入侵「失敗」的物種 - 天天要聞

我國有文獻記載的,最早在1915年的雲南和四川採集到了牛膝菊的標本,之後迅速擴散到貴州、西藏、江蘇、甘肅、遼寧、內蒙古等省區。

三、獨特的生長特性

(一)作為一年生草本植物,牛膝菊的適應力極強,單株可生產種子7000~14000顆,種子為黑褐色且生有冠毛、小而輕,能夠隨風而散、落地生根,植株生長迅速,尤其是每年的6~7月份的生長旺季,很容易形成雜草群。成為入侵物種。

牛膝菊,被人戲稱為一種入侵「失敗」的物種 - 天天要聞

(二)除了有性繁殖,牛膝菊在植株和分枝上還會長出不定根,當這些不定根進入到土壤後,便會長出新的植株,達到快速擴張的目的。

(三)牛膝菊種子最多在土壤8厘米以下仍可以發芽生長,有實驗研究表明,它的種子在0~8厘米不同深度的土壤中隨着增加,發芽的時間被拉長,在2.5~12天不等;發芽率也不斷降低,在68.3~39.2%不等。但總體來看,即使被埋藏於地下,依然有部分種子可以萌發生長,完成繁殖的使命。

牛膝菊,被人戲稱為一種入侵「失敗」的物種 - 天天要聞

(四)牛膝菊在弱光的條件下,能夠很好的利用光能進行光合作用,儘可能多的固定碳來生長發育,因此在遮光陰涼的綠化帶區域經常會有它們成片的存在。

(五)與其他入侵生物一樣,牛膝菊也具有化感作用,分泌一些能抑制其他植物生長的化學物質,通過根系留在土壤中,久而久之其他植物被打壓,只剩下這一種植物了。

四、廣泛的用途

儘管牛膝菊被打上「雜草」的標籤和「外來入侵植物」的惡名,但並非一無是處。相反,它在許多領域內都有着一定的用途和價值。

(一)食用。牛膝菊莖葉含有的特殊香味,在南美洲經常被作為香料植物,用來拌沙拉、煮湯、烹調等。在非洲的一些地區,人們將它當作一種綠葉蔬菜,摘取食用它嫩的莖葉,在我國西南的一些省市,人們還開發出了牛膝菊火鍋、涼拌和做湯等各種吃法

牛膝菊,被人戲稱為一種入侵「失敗」的物種 - 天天要聞

(二)藥用

1.牛膝菊全草可藥用,植株中含有天然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有助於治療心臟病和高血壓

2.具有止血消炎的功效,對治療扁桃體炎、咽喉炎、急性黃膽型肝炎以及外傷出血有一定的療效,可以很好地緩解炎症,殺菌止血;

3.具有治療濕疹的功效,而且使用方法很簡單,先將牛膝菊的莖葉洗乾淨後搗碎,將滲出的汁液塗抹在濕疹的地方即可,每日可多次使用,輕微濕疹2~3天便可基本痊癒。

(三)飼料。牛膝菊散發的淡淡清香氣味,對動物具有吸引力,經常被用來當作豬和雞的飼料,有些牛也會啃食。

牛膝菊,被人戲稱為一種入侵「失敗」的物種 - 天天要聞

由於牛膝菊本身是入侵物種,又具有這些實用的價值,因此,有人也戲稱它是一種入侵「失敗」的物種。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標本「飛天」報告提速!深圳龍崗無人機醫療運輸網月底全覆蓋 - 天天要聞

標本「飛天」報告提速!深圳龍崗無人機醫療運輸網月底全覆蓋

5月8日,寶龍灣區未來科技園正式開園,標誌着深圳在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領域又邁出了堅實一步。由龍崗中心醫院與亞輝龍攜手打造的 「低空物流 + 集團檢驗中心」 創新成果在開園儀式上驚艷亮相,成為全場焦點。據悉,5月下旬,「無人機運輸社康標本」項目還將陸續開通7條航線,完成龍崗中心醫院下屬29個社康全覆蓋。今年 3 月,...
李 庚|忽如一夜春風至 中國硬核創奇蹟 - 天天要聞

李 庚|忽如一夜春風至 中國硬核創奇蹟

忽如一夜春風至中國硬核創奇蹟作者 李 庚當人形機械人與馬拉松運動員並肩奔跑在北京亦庄的賽道上,當2025年央視春晚舞台上機械人整齊劃一地扭起大秧歌,這些曾經只存在於科幻電影中的場景,正以令人驚嘆的速度走進現實。
共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 第五屆中國·壽仙谷靈芝文化節在杭啟幕 - 天天要聞

共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 第五屆中國·壽仙谷靈芝文化節在杭啟幕

4月30日,第五屆中國·壽仙谷靈芝文化節在杭州南宋德壽宮啟幕。本屆靈芝文化節以文化市集、啟幕盛典、宋韻雅宴三大篇章展開,來自中醫藥、科研、體育、電商等各界嘉賓齊聚一堂,展現了靈芝產業「承古法、立新章」的蓬勃氣象。圖為第五屆中國·壽仙谷靈芝文化節啟幕現場(受訪單位供圖)本屆壽仙谷靈芝文化節巧妙融合了傳統...
海邊遇到水母別碰有毒!醫生:被蜇傷要用海水沖洗 - 天天要聞

海邊遇到水母別碰有毒!醫生:被蜇傷要用海水沖洗

隨着夏季來臨,水上活動增多。近期,有遊客在廣東珠海橫石基沙灘、木頭沖沙灘等地發現了一些像塑料袋一樣的物體,很多人還會用手觸摸。其實這些「不速之客」是水母。醫生也提醒:水母有毒,千萬別碰!據統計,我國沿海有30多種水母會蜇人。這些水母的觸鬚上
貴州大學助力中國真菌研究在「一帶一路」上開花結果 - 天天要聞

貴州大學助力中國真菌研究在「一帶一路」上開花結果

走進貴州大學農學院實驗室,空氣中瀰漫著新鮮菌菇特有的泥土芬芳。來自印度、泰國和巴基斯坦的留學生們端坐於操作台前,在無菌氣流環境下小心翼翼地分離純化菌種,為後續研究做準備。 地處中國西南的貴州省氣候濕熱、雨量充沛,為菌類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當地「靠山吃山」的飲食傳統中蘊藏着豐富的野生菌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