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伸強度超越天然蛛絲70%!中國科學家團隊開發出人造「超級蠶絲」

2022年10月08日21:46:22 科學 1765
拉伸強度超越天然蛛絲70%!中國科學家團隊開發出人造「超級蠶絲」 - 天天要聞

蠶絲是熟蠶結繭時所分泌絲液凝固而成的蛋白質纖維,也稱天然絲。蠶絲是古代中國的文明產物之一。幾千年來,它一直被用作皇室和達官貴人奢華服飾用品的材料來源。如今,除了用作紡織面料外,蠶絲因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等特性已在生物醫學領域中被廣泛應用,如作為外科縫線和補片的材料。此外,它還被用於組織再生實驗。然而,由於蠶絲太過柔軟,缺乏拉伸強度。因此,最大的優點也成了它最大的缺點。

近年來,研究人員通過比較發現,蠶絲的強度明顯低於所有種類的蜘蛛絲,但由於蜘蛛太過好鬥的習性導致無法人工飼養。科學家們於是就想到了退而求其次的辦法:將蜘蛛的DNA植入家蠶體內,但這是一個昂貴且難以規模化的過程。

北京時間10月7日,發表在《Matter》上的一項最新研究中,來天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林志教授和袁文蘇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簡單策略,使蠶絲的強度能比天然蜘蛛絲高出70%。該方法顛覆了以前的觀點,即蠶絲在機械性能上無法與蜘蛛絲相媲美,並為大規模生產高性能且高成本效益的絲基材料打開了一扇大門。

拉伸強度超越天然蛛絲70%!中國科學家團隊開發出人造「超級蠶絲」 - 天天要聞

絲素蛋白(RSF)是從蠶絲中提取的天然高分子纖維蛋白,含量約佔蠶絲的70%-80%。家蠶在蛻變為飛蛾形態的過程中,會使用富含絲素蛋白的柔軟蠶絲來構建棉球狀的繭。

在這項新研究中,該團隊受到蜘蛛絲卵袋絲結構的人工紡絲啟發,開發了一種使用再生絲素蛋白在金屬離子凝固浴中紡制超強蠶絲纖維的簡易策略。

天然蠶絲纖維由蠶絲膠包裹的纖維芯組成,但蠶絲膠通常會干擾商業用途纖維的紡絲。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首先,研究人員通過脫膠和溶解過程再生絲素蛋白。先前的研究表明,脫膠過程很容易導致肽和分子間二硫鍵的斷裂,導致纖維中的鏈末端更多。因此,由降解的絲素蛋白紡成的人造纖維不能具有較高的拉伸強度。為此,研究人員通過使用特定化學試劑蛋白水解酶適當控制脫膠溫度和時間,實現了具有最小降解的最佳脫膠比率。

拉伸強度超越天然蛛絲70%!中國科學家團隊開發出人造「超級蠶絲」 - 天天要聞

然後,為了增強用於紡絲的絲質,研究人員在金屬離子凝固浴中使用再生蠶絲纖維紡制超強的絲纖維。測試結果顯示,這種人造絲的拉伸強度達到了約2.0GPa,比蜘蛛絲的平均韌性高70%以上。它還表現出平均楊氏模量(固體材料抵抗形變能力的物理量)約43GPa,明顯高於所有已知的天然蜘蛛絲。

通過顯微鏡下觀察,研究人員將其描述為「光滑且堅固」的材料,表明這種人造絲可以承受外力。

結構分析表明,人造絲的超常強度可能歸因於人工纖維中形成的高結晶度和小納米晶體。在紡絲和紡絲後的拉絲過程中,Zn2+離子融入到纖維中,也可能有助於其優異的機械性能。

總之,該團隊報告了一種使用低成本未降解的絲素蛋白和金屬離子凝固浴紡制超強度人造絲的簡單策略。這種人造絲的拉伸強度可以顯著超過目前已知最強的蜘蛛絲。因此,這個新方法為大規模生產具有成本效益的高性能絲基材料打開了一扇充滿希望的大門。

論文鏈接:

https://doi.org/10.1016/j.matt.2022.08.028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科學家使用 AI 模型發現 44 個可能存在類地行星的恆星系 - 天天要聞

科學家使用 AI 模型發現 44 個可能存在類地行星的恆星系

IT之家 5 月 7 日消息,瑞士伯爾尼大學的科學家在宜居星球探索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通過使用新開發的具有 99% 準確率的 AI 模型,科學家成功鎖定 44 個可能存在類地行星的恆星系統。伯爾尼大學與瑞士國家行星研究能力中心(NCCR PlanetS)的聯合研究團隊於 2025 年 4 月 9 日宣布,他們開發出一款機器學習模型,能夠識別可能...
祈福英校《低風速啟動垂直風力發電裝置》問鼎世界發明金獎 - 天天要聞

祈福英校《低風速啟動垂直風力發電裝置》問鼎世界發明金獎

南都訊 記者梁艷燕 通訊員林亭 近日,第50屆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圓滿收官。祈福英語實驗學校參展的發明《低風速啟動垂直風力發電裝置》,在眾多發明項目中脫穎而出,斬獲國際發明展金獎,同時還獲得了沙特阿拉伯國王大學頒發的傑出創新金獎。作為世界上舉辦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發明展之一,這場全球矚目的發明盛會匯聚了...
湖南新寧發現一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黃胸鵐 - 天天要聞

湖南新寧發現一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黃胸鵐

近日,湖南邵陽新寧縣發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黃胸鵐。5月5日,新寧縣林業局、舜皇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進行野生鳥類監測,在長湖河邊的一處油菜田中,發現黃胸鵐種群,種群中有黃胸鵐雄鳥和雌鳥,它們在田間自由地飛翔、覓食,與近處油菜花田,遠處綠水青山相互依存,構成了一幅生態和諧的美麗畫卷...
中央氣象台:沙塵天氣過程趨於結束 - 天天要聞

中央氣象台:沙塵天氣過程趨於結束

沙塵天氣過程趨於結束7日,沙塵天氣過程趨於結束,但內蒙古西北部、甘肅西部、新疆南部和東部、陝西中部、湖北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區仍有揚沙或浮塵天氣。具體預報如下:京津冀及周邊區域未來一周,區域大部地區大氣擴散條件較好,無明顯霾天氣。7日,區域南部部分地區有浮塵天氣。長三角區域未來一周,區域大部地區大氣擴散條...
植物竟有一套「智能門禁」,識別友軍阻擋敵人兩不誤 - 天天要聞

植物竟有一套「智能門禁」,識別友軍阻擋敵人兩不誤

豆科植物既能「熱情招待」根瘤菌來獲取氮肥,也能堅決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是什麼讓它能如此「有禮有節」地對待不同微生物?這個謎團的關鍵部分被上海科學家解開。昨天深夜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了這一成果。
遼寧省野生動物保護和疫源疫病中心開展2025年度春季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主動預警採樣 - 天天要聞

遼寧省野生動物保護和疫源疫病中心開展2025年度春季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主動預警採樣

【來源:本溪市統計局_林業新聞】鴨綠江口濕地處於東亞—澳大利西亞鳥類遷徙通道之上,是東亞水禽遷徙的重要停歇地,尤其是鴴鷸類在本地區通過的種類多、數量大,因此做好鴨綠江口濕地的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對我省疫源疫病防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