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斤家養「野豬」發狂被擊斃,多地同意狩獵野豬,卻不準吃肉?

2022年09月28日19:08:45 科學 1468

9月23日,東方紅林區,一通特別報警電話打進了東林派出所:「不好啦.....我,我家養的野豬逃跑了!」野豬不是三有保護動物嗎,怎麼還有人飼養呢?

東林派出所沒敢耽擱,派出幾名民警,帶齊裝備直接出發。路上,大家得知了真相,這隻野豬其實不是純種的野豬,而是一頭「二代野豬」。

600斤家養「野豬」發狂被擊斃,多地同意狩獵野豬,卻不準吃肉? - 天天要聞

這二代野豬,其實是雌性家豬和雄性野豬的雜交品種,外表上類似於類似野豬,鼻子較長,同樣長有獠牙,按照國家規定,是可以飼養的。但是因為有着野豬的基因,它們也不像家豬那樣溫順。即使是沒成年的二代野豬也非常好鬥,圈養的密度太大還會爭搶食物和水,互相之間打得遍體鱗傷,甚至因此傷口感染死亡

600斤家養「野豬」發狂被擊斃,多地同意狩獵野豬,卻不準吃肉? - 天天要聞

二代野豬的野性,繼承了它的父親。雄性的野豬在成年以後基本除了吃就是準備戰鬥,它們是一夫多妻制的動物,雄性野豬會為了爭奪配偶相互戰鬥,有時還是一群公野豬進行混戰。

600斤家養「野豬」發狂被擊斃,多地同意狩獵野豬,卻不準吃肉? - 天天要聞

它們的平均體長一般接近2米,體重從200到400斤不等,而在中國東北南部地區以及俄羅斯部分地區生活的野豬體重甚至達到將近800斤。野豬一年能夠繁殖兩次,每次的發情期大約會持續一個月,也就是說每年它們都會進行兩回「配偶爭奪戰」。

600斤家養「野豬」發狂被擊斃,多地同意狩獵野豬,卻不準吃肉? - 天天要聞

其他的時間,雄性野豬都在努力吃東西提高自己的體重,以在戰鬥中取得優勢。可以說它們在成年以後不是在為戰鬥做準備,就是正在戰鬥。而家豬是由野豬馴化而來,雖然它們現在各方面的差別都很大,但從生物學上來說仍然是一個物種。

600斤家養「野豬」發狂被擊斃,多地同意狩獵野豬,卻不準吃肉? - 天天要聞

家豬

當村民們飼養的母豬到了發情期又找不到配偶,就有可能鑽進密林中,它們散發的氣味就會將雄性野豬吸引過來,二代野豬就這樣誕生了。因為二代野豬長得快,肉又比較精瘦,又不像野豬那麼粗糙,相當於結合了家豬和野豬的優點,因此一些村民們會飼養它們。不過,二代野豬繼承自父親的野性,還是讓意外常有發生。

600斤家養「野豬」發狂被擊斃,多地同意狩獵野豬,卻不準吃肉? - 天天要聞

這次逃脫的二代野豬,已經被養殖了三年半,體重有600多斤,因為一時疏忽從豬圈裡跑出來,出來以後狂性大發,根本控制不住,追着養殖戶跑了好幾圈,還試圖攻擊其他居民。

在逃脫之後,這隻野豬一頭扎進了稻田地里消失不見,主人不敢耽擱,馬上撥打了報警電話。警察趕到現場以後,通過無人機找到了稻田裡休息的野豬,因為豬主人之前被追了幾圈,害怕它又傷人,強烈要求民警將它擊斃。民警在請示後便用槍將這隻野豬當場擊斃。

單是二代野豬都這麼凶,更別提野豬了。

野豬將從「三有」名錄刪除?

2021年12月12日,一個特別的消息傳出,在2021年林業局發佈的徵求意見稿中,有人眼尖的發現,在「三有」保護動物名錄中存在了20多年的野豬,這次卻沒出現在文件中,也就是說,這份文件一旦落實,野豬可能將不再是「三有」保護動物。

600斤家養「野豬」發狂被擊斃,多地同意狩獵野豬,卻不準吃肉? - 天天要聞

野豬的危害可謂是有目共睹,泛濫的野豬經常跑進農田中破壞莊稼,讓農民一年的辛苦通通白費,人們都形容它是「春拱種、夏毀苗、秋啃果」對於農業的危害不言而喻,還時常有野豬傷人的新聞發生,即使在城市裡也躲不過去,就在9月13號上午,重慶一小區就發生了野豬闖入,撞傷晨跑業主的事件。25號,武漢又有野豬下山,在街道上狂奔,直接撞上了一輛小汽車的新聞,而這些都只是人豬衝突的縮影。

600斤家養「野豬」發狂被擊斃,多地同意狩獵野豬,卻不準吃肉? - 天天要聞

被毀壞的玉米地

可以說,「人豬衝突20年,群眾苦野豬久矣」野豬作為保護動物,農民們是不敢也不能打,生怕不小心觸犯法律。

野豬的數量泛濫,有專家說這是生態變好的表現,但實際上,這也是生態鏈失衡的表現。野豬是一種雜食動物,雖然它們也會吃鳥卵、老鼠、腐肉,但植物在它們的食譜中佔據了90%的數量,而且它們根本不挑食,只要是能入口的植物,它們基本都吃。也就是說,它們只要低頭就能找到食物,不太存在被餓死的風險。

600斤家養「野豬」發狂被擊斃,多地同意狩獵野豬,卻不準吃肉? - 天天要聞

失去豺狼虎豹等天敵的抑制,想要靠自然環境食物減少來遏制它們,恐怕會先對森林造成巨大打擊。而且野豬一年最多能生24隻幼崽,一年以後幼崽就能成年。這就導致它們在山林中數量過多,目前野豬的數量已經超過百萬頭,和人類產生了劇烈的衝突,野豬也就成了國內危害範圍最大、造成的經濟損失最嚴重的野生動物。

600斤家養「野豬」發狂被擊斃,多地同意狩獵野豬,卻不準吃肉? - 天天要聞

野豬從三有名錄移出,能夠改變現狀嗎?其實,各地也不是一味地保護野豬,早在林業局這份意見稿發佈之前,已經有14個省份在對野豬的危害進行防控,但效果卻不大理想。

10元一斤回收野豬,卻效果不佳?

9月3號,安徽金寨縣下發了一份通知,準備組織狩獵隊捕獵野豬,並開出了一斤10元的價格進行收購。其實,早在去年的11月初,金寨縣就下達過一次「野豬狩獵令」,當時組織了一隻20人的隊伍上山圍獵野豬。而當地得到批准的野豬狩獵限額是200頭。

600斤家養「野豬」發狂被擊斃,多地同意狩獵野豬,卻不準吃肉? - 天天要聞

按理說這是一件好事,但實際操作起來卻是困難重重。首先就是人選問題,野豬的戰鬥力不容小覷,與家豬不同,常年生活在野外的野豬皮糙肉厚,單是皮就有1到2厘米,還有在泥潭裡打滾和摩擦松樹的習慣,身上又有一層泥土或是松樹油脂形成的保護層,獵人用一般的弓箭都不一定射的穿。

600斤家養「野豬」發狂被擊斃,多地同意狩獵野豬,卻不準吃肉? - 天天要聞

而且它們的獠牙平均長6厘米,衝鋒速度能達到每小時56公里,比世界短跑冠軍博爾特還快,人不可能和它近身戰鬥,只能依靠獵犬周旋,狩獵隊中有一名隊員,訓練出過二十多隻獵犬,有六隻因為狩獵野豬死去。

600斤家養「野豬」發狂被擊斃,多地同意狩獵野豬,卻不準吃肉? - 天天要聞

而為了防止傷害到其他動物,陷阱和毒藥都是不能使用的,因此,只能使用槍械。我國對槍械的限制非常嚴格,這就無形地拉高了狩獵隊的門檻,除了狩獵證還需要持槍證,而且還需要經過層層審核。

600斤家養「野豬」發狂被擊斃,多地同意狩獵野豬,卻不準吃肉? - 天天要聞

其次就是資金問題,如果按照一頭野豬150斤來算,那麼200頭野豬就是30萬元,這還只是給予狩獵隊的補貼,後續的無害化處理還需要大約10萬元這裡的無害化可不是指把這些野豬處理以後賣出去,還能補貼一部分資金。而是說將野豬通過深埋、藥劑等物理和化學方法進行處理。

600斤家養「野豬」發狂被擊斃,多地同意狩獵野豬,卻不準吃肉? - 天天要聞

因為野豬什麼都吃,還喜歡在泥里打滾,它們非常容易患各種傳染病和寄生蟲病,雖然以前也有人吃野豬肉,但那是生活所迫,現在條件變好以後,安全就被放在了第一位,這些野豬的肉是不能流向市場的,只能就地進行處理。

600斤家養「野豬」發狂被擊斃,多地同意狩獵野豬,卻不準吃肉? - 天天要聞

無害化處理野豬

而野豬的捕獵數量也不是一拍腦門定下的,而是通過當地的野豬種群數量計算出來,200頭野豬,大概占當地種群的10%左右,對於繁殖能力很強的野豬來說,甚至有種殺的沒有生的快的感覺。

通過金寨縣的例子不難看出,想要靠狩獵來抑制野豬數量並不能算是一個好選擇。就算是林業局新一批三有保護名單落實,將野豬從保護動物中剔除,也不代表能肆無忌憚地獵殺野豬了。畢竟花了二十多年保護,如果因為一朝解禁又把野豬殺到瀕危,那不就是在開倒車了嗎?

600斤家養「野豬」發狂被擊斃,多地同意狩獵野豬,卻不準吃肉? - 天天要聞

野豬從三有名錄中剔除,只能說讓各地對野豬數量的調控更加靈活,不必被縛住手腳,緩解如今越來越激烈的人與野豬的矛盾。

參考資料

《封豕足跡——人類文明與豬的那些事》 何夫

《野豬,它們很「野」 卻不「傻」》 李斌強

《野豬「婚介所」》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也許你需要一個靠譜的實驗平台 - 天天要聞

也許你需要一個靠譜的實驗平台

隨着生命科學與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實驗室平台在科研過程中的作用日益凸顯。位於洛陽的粒成生物實驗室,近年來圍繞科研需求進行資源整合,逐步形成了涵蓋動物實驗、細胞功能研究、分子檢測、病理分析等多個方向的技術平台,覆蓋多類型實驗需求,為高校、醫院及科研單位提供實驗支持。動物實驗平台實驗室動物中心規模化飼養...
深海中建「空間站」?探秘於南沙啟動建設的這一大國重器 - 天天要聞

深海中建「空間站」?探秘於南沙啟動建設的這一大國重器

作為廣州「2+2+N」科創平台體系中的兩大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冷泉生態系統研究裝置(以下簡稱「冷泉裝置」)已於近日啟動建設。該設施由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牽頭申報並承擔建設,計劃用5年時間建成。為何國家願意花大力氣投入設計、建設冷泉
當AI開始搶飯碗:我們該如何守住人類的「不可替代性」? | 社會科學報 - 天天要聞

當AI開始搶飯碗:我們該如何守住人類的「不可替代性」? | 社會科學報

深圳市福田區首批70名政務輔助工具「AI數智員工」正式上崗,讓人們看到了人工智能嵌入社會治理所產生的高效率,也讓有些人擔憂人類崗位會被機器所替代。無論怎樣,通過制度設計、技術創新,讓人類員工在和數字生命的協同中變得更高效、更溫暖,創造更多價值,這應該是最終目的。原文 :《「AI數智員工」重構人機協同範式》...
摩天輪施工油漆飛濺周邊車輛 青島極地海洋公園將加強防護 - 天天要聞

摩天輪施工油漆飛濺周邊車輛 青島極地海洋公園將加強防護

極地海洋公園在建摩天輪。(來源:信網 谷正原 攝)信網4月10日訊 近日,青島極地海洋公園二期新建摩天輪在施工刷漆時,出現油漆飛濺情況,致使停放於摩天輪西側停車場內的遊客車輛受損。3月中旬,河北遊客常先生(化姓)的車輛被大量白色油漆點子濺染。常先生多次找專業洗車行進行清洗與拋光,但車身上仍殘留難以去除的印跡...
新一輪找礦行動「挖到寶」了 我國礦種+1 - 天天要聞

新一輪找礦行動「挖到寶」了 我國礦種+1

記者4月10日從自然資源部獲悉,《新發現礦種公告》近日發佈,其中確定了一個新礦種——高純石英礦。它的出現,將改變此前高度依賴進口的局面,助力相關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新華社權威快報|高純石英礦成為我國新礦種 - 天天要聞

新華社權威快報|高純石英礦成為我國新礦種

自然資源部4月10日發佈公告經國務院批准,高純石英礦成為我國第174號新礦種高純石英礦對半導體、光伏等高新產業不可或缺全球高純石英礦資源分佈不均我國高度依賴進口河南、新疆等地發現多處高純石英礦設立新礦種對推進高純石英礦相關產業資源本土化確保我國高新技術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十分重要 記者:王立彬設計:賈稀荃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