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早上,瀋陽蘇家屯天空中出現了一根巨型光柱,耀眼的亮光從天空中照射下來,引來不少目擊者駐足觀看和拍照,就連氣象專家都不免感嘆這種現象的罕見。那麼,這個巨型光柱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呢?
看到這次的巨型光柱,很容易就讓人想起2021年的巨型光柱事件,也是出現在瀋陽。當時的光柱上面,還能看到類似台階的結構,有些人甚至稱之為「天梯」。時隔一年,瀋陽先後出現了兩次光柱,它們之間是否存在什麼聯繫呢?
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太陽光,還是人造光,我們是看不到光的「形狀」。但如果空氣中有灰塵或者霧氣時,光穿過這樣的空氣,就會產生一條明亮的光路,這種現象被稱為丁達爾效應。
光在真空中都是沿直線傳播的,到了空氣中,光也是會沿着直線傳播。但如果空氣中懸浮着很多特殊的溶膠粒子,它們的直徑小於可見光波長,但又小得不多,光在這樣的空氣中穿行時,就會被這些膠體粒子朝着四面八方強烈散射,所以我們就會看到光柱現象。
如果空氣非常乾淨,沒有各種懸浮粒子雜質,就只有氣體分子,光從其中穿過時,就不會形成光柱。如果宇航員在太空中把一束激光照射到遠方,無論從哪個方向看去,宇航員都看不到光柱。
丁達爾效應在生活中還是比較常見的,空氣中的灰塵、液滴都能成為散射光線的膠體粒子。那麼,這兩次光柱現象是否與這種現象有關呢?
對於這兩次光柱的成因,先要弄清楚光源來自哪裡。事發時正值早晨,而且又懸浮在天空中,光源極有可能就是太陽。那麼,在這光柱最亮的區域,是否就是太陽本身呢?
上一次出現光柱現象時,光柱所在的方位為西面,而當時是早上,太陽出現在東面,所以光柱那裡並不是太陽。至於此次光柱出現的方位,網絡上流傳的視頻並沒有給出。
雖然上一次的光柱並不是太陽,但其實是太陽的反光。事實上,那次光柱所在的地方是一棟大廈,其外表覆蓋著玻璃幕牆。位於東側的太陽光照射過來,被玻璃強烈發射,形成了耀眼的光芒。
再加上那天的霧氣比較大,整棟大廈籠罩在霧氣中,若隱若現。於是,在太陽光的照射下,產生了丁達爾效應,所以出現了奇特的光柱。當霧氣大部分消散,我們就能看出究竟是怎麼回事:
可以看到,大廈已經完整露出真容,頂部反射出耀眼的太陽光。而大廈外表面一層一層的結構,在霧氣和光影的作用下,看起來就像天梯那樣。
當時,瀋陽氣象專家認為,這只是真實的自然現象,光柱上方是太陽,正好那裡的雲層較薄,太陽光可以從雲層上方投射下來。再加上水汽的作用,從中穿過的太陽光就形成了巨型光柱。雖然專家的解釋並不完全正確,光柱上方並不是太陽,而是大廈反射的太陽,但這確實只是一種真實的天象。
而這一次蘇家屯出現的巨型光柱,產生原理也是類似的。雖然一開始看不清光柱是什麼,但隨後出現的畫面顯示,那應該也是一棟大樓,也是玻璃反射的效果,再加上當天空氣中的水汽作用,所以形成的巨型光柱:
至於光柱是不是海市蜃樓現象,就目前來看,應該不是。在大型的海市蜃樓中,往往會出現建築物或者山丘,此次能辨認出來的只有光,附近也沒有對應的原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