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生命體:佔地近9平方公里,現在依舊在瘋狂生長

2022年07月14日11:20:02 科學 1039

大家都知道,人類雖然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但是我們的體型卻沒什麼優勢,因為自然界當中的龐然大物實在是太多了。

而要問起誰才是世界上最大的生命體,許多人都會回答藍鯨,但實際上,第一名「另有其人」

世界上最大的生命體:佔地近9平方公里,現在依舊在瘋狂生長 - 天天要聞

人類的體型沒優勢

那麼,世界上最大的生命體到底是什麼呢?這個佔地近9平方公里,現在仍在瘋狂生長的傢伙,真的是「動物」嗎?

世界上最大的生命體「奧氏蜜環菌

如果單以動物來說的話,那麼藍鯨確實是名副其實的巨無霸。但是要是以生命體為標準,位於美國的奧氏蜜環菌才是真正的冠軍。

世界上最大的生命體:佔地近9平方公里,現在依舊在瘋狂生長 - 天天要聞

藍鯨

從名字就能看出,這傢伙真的算不上是動物,它是一種真菌。這種真菌在美國十分常見,其顏色大多為棕色,其菌柄和菌環都很大,看起來就和其他的菌類不一樣。

世界上最大的生命體:佔地近9平方公里,現在依舊在瘋狂生長 - 天天要聞

奧氏蜜環菌

這個巨大的奧氏蜜環菌位於美國俄勒岡州馬盧爾國家森林當中,是美國林業局的科學家在1998年時發現的,其佔地面積大約為9.65平方公里,這相當於1000多個標準足球場了。

更重要的是,它的總質量可能高達605噸,這已經將藍鯨遠遠甩在身後了。

世界上最大的生命體:佔地近9平方公里,現在依舊在瘋狂生長 - 天天要聞

奧氏蜜環菌所處的位置

這時有人可能已經開始想像了,這顆蘑菇得有多大。但實際上,這個奧氏蜜環菌並不是大家想像中的那種以獨立蘑菇存在,就長成這麼大的,而是通過自己的菌絲不斷地佔領土地。

因此,它並沒有足球場那麼大的「菌蓋」,自然也沒有多少人環抱都抱不住的菌柄,從視覺上很難滿足我們對世界最大生命體的期待。

那麼,這一株小小的菌類,是怎麼長成那麼大的呢?

世界上最大的生命體:佔地近9平方公里,現在依舊在瘋狂生長 - 天天要聞

想像中的奧氏蜜環菌

奧氏蜜環菌是如何長成這麼大的?

原來,蜜環菌孢子進入土壤之後,只要環境適宜,那麼它就可以萌發,並且讓自己的菌絲和菌索向著四周不斷延伸。

在這種情況下,你從表面上會覺得它不過是一株普通的菌類,但是如果你深入地下,就會發現它的根系原來已經遍布腳下的土地。

打個比方,如果說奧氏蜜環菌的地下菌絲真的異常堅韌的話,那麼你想把它拔出來基本是沒戲的,因為其根系不但擴散得特別大,紮根還特別的深。

世界上最大的生命體:佔地近9平方公里,現在依舊在瘋狂生長 - 天天要聞

黑色的菌絲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不斷生長的過程中,這個巨大的生命體還製造了不少子實體。這些子實體就是咱們在地面上看到的菌類,其菌柄的高度也就10厘米左右,而菌蓋也和普通的蘑菇所差無幾。

世界上最大的生命體:佔地近9平方公里,現在依舊在瘋狂生長 - 天天要聞

奧氏蜜環菌的子實體

所以人們將其定位世界上最大的生命體,其實是以其地下不斷生長的菌絲為依據的。

如果說要比子實體的個頭,那麼它是不可能榜上有名的。此外,科學家表示,想長到近乎9平方公里的規模,不僅要依靠它菌絲特殊的生長特性,還與其生長的年限有關係。

科學家表示按照生長速率估計,這個巨型蘑菇的年齡大概為2400歲,但也有人猜測,它的實際年齡可能有8650歲。

世界上最大的生命體:佔地近9平方公里,現在依舊在瘋狂生長 - 天天要聞

菌類生長

從這一點來說,甭管這個奧氏蜜環菌的子實體個頭有多大,論資歷,它確實是「老江湖」了。不過這幾千年以來,它一直安安靜靜地在森林中擴張自己的領土,確實也很難被人們關注到。

需要注意的是,奧氏蜜環菌雖然憑藉著自己多年在美洲大陸上的蟄伏,一舉拿下了世界最大生命體的桂冠,但是生活在它附近的樹木,日子就不是那麼好過了,因為這傢伙具有「致病性」

奧氏蜜環菌具有致病性

實際上,從上文中介紹奧氏蜜環菌在地下霸道的發育就能看出,這傢伙會將自己的菌絲伸向所有可以延伸的地方。而在這個過程中,它會和樹木的根系產生爭鬥。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樹木基本上都落敗了。

世界上最大的生命體:佔地近9平方公里,現在依舊在瘋狂生長 - 天天要聞

菌類的結構

奧氏蜜環菌對花旗松冷杉等樹木都有致病性,而且專挑年齡小的樹下手。根據統計數據來看,年齡在10歲以下的針葉樹更容易感染死亡。並且這傢伙表面上不顯山不露水,其地下的菌絲行事卻異常霸道。

它的菌絲在延伸的途中,如果遇見了樹木,那麼就會不斷地攻擊樹木的邊材。而這個邊材其實就是樹皮和心材之間的位置,這種攻擊會導致樹木直接從根部腐爛。

更重要的是,奧氏蜜環菌不會在成功之後就立即收手,它的黑色根狀菌索會在樹皮下面一直延伸,不斷深入內部。

世界上最大的生命體:佔地近9平方公里,現在依舊在瘋狂生長 - 天天要聞

在樹根上瘋狂生長

可見,這大概就是「菌不可貌相」吧。其實科學家發現這個巨大的奧氏蜜環菌,也與它禍害周圍樹木有關係。因為當樹木出現大面積死亡,並且其樹皮之下有着大量的菌絲時,基本就能夠「確診」了。而人們正是在尋找樹木病因的過程中,發現了這個延伸面積巨大的生命體。

世界上最大的生命體:佔地近9平方公里,現在依舊在瘋狂生長 - 天天要聞

菌絲

值得一提的是,奧氏蜜環菌還是一種很難消滅的東西,因為它非常能夠適應環境,即使樹木大量死亡,它也能夠在樹榦底下過着自己的腐生生活」。人們曾經嘗試使用化學藥物消滅它們,但是效果都不好。

世界上最大的生命體:佔地近9平方公里,現在依舊在瘋狂生長 - 天天要聞

化學藥物不起作用

因為只要它的菌絲在地下依舊存在,那麼在化學藥物失效之後,它依舊會邁着堅定的步伐捲土重來。所以當某些地區發現奧氏蜜環菌感染樹木之後,就會選擇栽種對它有抵抗力的樹種

說到這兒,有些人可能又想起了雲南的菌類。這些看起來沒什麼危害的菌類,卻每年都能奪走一些人的生命,所以每到食菌的季節,當地政府就會再三提醒群眾,不要隨意食用,以免中毒。

世界上最大的生命體:佔地近9平方公里,現在依舊在瘋狂生長 - 天天要聞

各種菌類

這樣來看,菌類似乎只會對人類和環境內的其他生物帶來威脅,那麼,我們是否應該將它們都消滅呢?

真菌是我們的朋友

我們站在既得利益的視角,去判斷真菌的價值,確實很容易就能得出這玩意兒沒什麼用的結論。但是人類應該學會「像山一樣思考」,放下固有視角下產生的成見,客觀地去看待生物存在的意義。

世界上最大的生命體:佔地近9平方公里,現在依舊在瘋狂生長 - 天天要聞

奧氏蜜環菌

真菌的誕生遠比人類要早,並且它們一直都是食物鏈中重要的分解者。表面上,它是將自己的根系瘋狂蔓延,但實際上它會分泌特殊的酶,然後分解有機物,最終再將其釋放進土壤當中。

真菌學家保羅·斯蒂芬說,「喜歡着床於木屑中的微小真菌,將在醫藥、環保材料、綠色燃料、污染控制等領域,改變整個世界的遊戲規則。真菌是我們的盟友,沒有它們,地球就不會工作。」

從真菌發展的漫長曆程來看,它們確實異常的堅強。因為其體內有着特殊的抗菌素,以此能夠抵禦許多的病原體,防止自己被感染。曾經有科學家發現,部分的真菌竟然還有防禦天花的能力,讓人震驚。

世界上最大的生命體:佔地近9平方公里,現在依舊在瘋狂生長 - 天天要聞

真菌是分解者

以真菌獨特的生存方式來說,它對於地球生態系統而言,有着無法取代的地位。在科學家的實驗當中,真菌甚至具備快速修復生態的功能。

在這種情況下,人類非但不能嫌棄它,還應該從它的身上找出生態平衡的密碼。

再者真菌中的各種成分,也為人類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比如從上世紀四十年代開始,真菌就被用來製造抗生素、生物農藥等等。甚至在我們眼中蔓延如此大範圍卻沒什麼用的菌絲,也是一種神奇的材料。所以從某種角度上來說,真菌其實渾身都是寶,重點要看人類到底會不會利用它。

世界上最大的生命體:佔地近9平方公里,現在依舊在瘋狂生長 - 天天要聞

真菌曾用來製作抗生素

自然界總是能創造出許多神奇的生物,不論是咱們今天說的奧氏蜜環菌,還是其他有着「地球之最」的生物,它們都證明了,不同的生物,都有着自己獨特的生存優勢。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相比AI,我們更期待人類的回復;生活方式工業化與炎症性衰老相關?埃及祖先的新線索 | 一周論文新鮮讀 - 天天要聞

相比AI,我們更期待人類的回復;生活方式工業化與炎症性衰老相關?埃及祖先的新線索 | 一周論文新鮮讀

關注+星標,好搭檔不錯過7.7本周值得讀來自《自然》旗下期刊的新近發表,我們為您精選呈現。1. 將AI回復標記為人類回復能增強同理心2. 並非所有人群的衰老都與慢性炎症相關3. 古DNA揭示埃及祖先4. 擬態是否成功取決於觀察者的視角心理學 | 將AI回復標記為人類回復能增強同理心Comparing the value of perceived human
全新影響因子!科研人必備《期刊手冊》 - 天天要聞

全新影響因子!科研人必備《期刊手冊》

開放科學(Open Science)是透明、值得信賴、且可供所有人使用、重複使用並借鑒的科學,它能帶來更快、更可持續的科學發展以及更為廣泛的益處,而開放獲取(Open Access)是這一切的基礎。以OA形式發表研究,也能為研究人員和作者帶來影響力和可見度等諸多益處: 金色OA具有更大程度的引用優勢,更多的使用量和更廣的影響范...
深度科普:光飛行一光年需要一年嗎?光:我只需要一瞬間! - 天天要聞

深度科普:光飛行一光年需要一年嗎?光:我只需要一瞬間!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對速度的理解往往基於牛頓力學體系下的相對速度概念。比如,當我們坐在一輛行駛的汽車上,觀察到車外的物體在以一定的速度向後移動,這個速度是相對於汽車這個參考系而言的。然而,光的速度卻截然不同,無論在何種參考系中測量,光在真空中
超導量子計算機關鍵核心設備之一:本源量子批量出口稀釋制冷機 - 天天要聞

超導量子計算機關鍵核心設備之一:本源量子批量出口稀釋制冷機

IT之家 7 月 7 日消息,本源量子今日宣布自主稀釋制冷機獲國際訂單,將批量出口「一帶一路」國家,標誌着我國自主量子計算核心裝備在國際化進程中邁出關鍵一步。▼ 本源 SL400 稀釋制冷機稀釋制冷機是超導量子計算機的關鍵核心設備之一,能夠為量子計算機提供接近絕對零度(IT之家註:-273.15℃)的極低溫運行環境,除量子...
自然之美:布氏葦鶯 - 天天要聞

自然之美:布氏葦鶯

布氏葦鶯:雀形目、鶯科、葦鶯屬鳥類,屬小型鳥類。體長12-15厘米,體重10-12克。其中國內主要分佈於新疆以及香港,主要棲息於湖泊、河流、水庫、水塘、溪流、沼澤等不同水域附近的灌木叢、蘆葦叢以及草叢中。
超絕!夏日的瀋陽!今天4時5分正式進入…… - 天天要聞

超絕!夏日的瀋陽!今天4時5分正式進入……

今日4時5分 我們迎來「小暑」節氣小暑,暑氣漸盛雖還未到最酷熱之時卻已奏響了盛夏的序曲年方過半 季夏正始小暑,又稱「小熱」暑氣蒸騰、熱浪翻湧雖未到三伏極盛之時但此時的沈城已浸滿了夏日的濃烈氣息此時節氣溫飆升最高可達35℃雷雨也時常突襲悶熱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