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美國首位飛向太空的女航天員,人們卻只記得她是一位同性戀者

2022年07月08日09:46:16 科學 1308

她是美國首位飛向太空的女航天員,人們卻只記得她是一位同性戀者 - 天天要聞

萊德(左)Tam(右)

當萊德死去時,人們才發現萊德是一位女同性戀者,她的愛人Tam也正式進入公眾的視野。這樣一位美國遠航史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女性,給人們帶來了更多的思潮衝擊。

如今,世界上已經有72位女性踏入了太空,她們來自中國,美國,俄羅斯,日本等國家。其中美國宇航局的女性有50多位。

在萊德進入美國宇航局後,美國宇航局向國際空間站發送宇航員的比例近乎5:1。而萊德則是美國宇航局中第一位被發射到外太空的女宇航員,也是世界上第三位去往太空的女宇航員。

她是美國首位飛向太空的女航天員,人們卻只記得她是一位同性戀者 - 天天要聞

奧巴馬這樣評價她:薩莉·賴德的一生表明了,沒有什麼是我們做不到的。」

美國宇航局女副局長洛里·加弗說:「萊德對我和世界上成千上萬的女性來說,是一個個人和專業上的榜樣,她的精神和決心將繼續鼓舞每個一地方的女性。」

迄今為止,還有不少的人拿萊德的性別說事,人們面對她偉岸的身軀和輝煌的成就,仍然感嘆着她是女人這件事,在她逝世後人們也因為她是同性戀而感到震驚。

她是美國首位飛向太空的女航天員,人們卻只記得她是一位同性戀者 - 天天要聞

但是她一直以來的態度都是「我只是一個宇航員,做好手中的工作,這就足夠了。」在離開美國宇航局後,她鼓勵女孩子們奮發圖強,去堅持愛好和追隨夢想。她的出現激勵了一批又一批的女性工作者,也在那個女權話題火熱的美國,讓男人們放下了一些對女性的偏見。

她是美國首位飛向太空的女航天員,人們卻只記得她是一位同性戀者 - 天天要聞

天賦異稟的萊德在童年時就不輸男孩

萊德生於1951年5月26日。第一次婦女運動於19世紀中葉在美國開始,萊德出生在這時的洛杉磯。

萊德的父母的職業是老師,所授學科為政治學,這為她與眾不同的人生埋下了伏筆。在如此保守的美國環境下,她的父母擁有開闊的眼界,他們始終鼓勵孩子興趣至上,薩利家族中的老人也希望萊德能不順從當時的文化大環境,希望她能和其他的女孩不同,去追逐夢想。

小萊德和她的妹妹都擁有活潑開朗的性格,她在10歲時就開始練習打網球,她的人生充滿着活力和熱情,如老人所願活成了自己喜歡的樣子。

她是美國首位飛向太空的女航天員,人們卻只記得她是一位同性戀者 - 天天要聞

萊德在童年時期就表現出了卓越的運動天賦,在打球時男孩子們都申請和她組隊,只因為她的技術了得。街坊鄰居都知道這一家有一位運動細胞發達的姐姐,萊德從小就在稱讚聲長大。

每逢學校的體測,萊德總能取得優異的體育成績,一些體能指標不輸男生。但是閑言碎語也伴隨着成長的旅途,許多男孩子稱萊德為「男人婆」和「假女孩」。但是萊德沒有放在心上,家庭成員給予了萊德非常大的支持。

她是美國首位飛向太空的女航天員,人們卻只記得她是一位同性戀者 - 天天要聞

在萊德十二歲時,母親察覺到了萊德的運動天賦,建議萊德往體育方向發展。在眾多運動中,萊德的網球展現出了極高的水平。

學校的網球場上,她是耀眼的新星,體育老師們總會說「看,網球萊德來了。」在高中時期,萊德參加了許多運動比賽並且獲得了大大小小的獎項。後來萊德開始了她的網球隊員訓練,在家族的斟酌下,她最終選擇升學,後就讀於斯坦福大學

她是美國首位飛向太空的女航天員,人們卻只記得她是一位同性戀者 - 天天要聞

攻克物理學,後參加宇航員招募

在大學生活中,萊德表現出了超乎常人的理科頭腦和科研水平。在大學裏她刻苦學習,在學校男女比例失調的情況下,萊德不僅成為了女生們中的佼佼者,也在整個學校都是成績優異的那批學生。

萊德沒有因為自己是女生而學習物理學而感到不好意思,在課堂上活躍的萊德已經被好幾位老師記住。

她是美國首位飛向太空的女航天員,人們卻只記得她是一位同性戀者 - 天天要聞

根據同學們回憶,班上總有一位下課追着老師的學生很勤奮,她的名字叫萊德。在大學中,萊德也沒有放棄自己熱愛的體育運動,最終經過她刻苦地學習,在畢業時萊德獲得了物理和英語碩士學位以及天體物理學博士學位。

她是美國首位飛向太空的女航天員,人們卻只記得她是一位同性戀者 - 天天要聞

1977年,萊德第一次那麼近地接觸天體學和宇航局。1972年的美國修正了1964年頒佈的民權法案,至此後政府招聘不允許在膚色,種族,宗教,性別等方面抱有歧視。

美國宇航局nasa在1977年的招聘內容規定,女士也可以參加應聘。還是學生的薩利在報紙上看到消息,激動的心情難以平復。「我真的可以嗎?」萊德的內心發出了這樣的聲音。

她是美國首位飛向太空的女航天員,人們卻只記得她是一位同性戀者 - 天天要聞

應聘者感慨道萊德的簡歷非常漂亮,無論是理論知識還是身體素質,萊德都有絕對的競爭力。令人震驚的是,應聘成功的人中男女比例很低,萊德則是那為數不多的幾位女性之一。

她是美國首位飛向太空的女航天員,人們卻只記得她是一位同性戀者 - 天天要聞

萊德的航天生涯

萊德在宇航局回想起網球隊的練習生涯,感嘆到兩處的訓練強度相差甚多。萊德不斷地訓練跳傘,水中救生,失重等項目。

除此之外,無線電通信和導航這些科研內容,也需要萊德熟練掌握,她還參加了開發穿梭機機械臂,宇航局高層對她給予極高的肯定。雖然很辛苦,但是我很喜歡。

在宇航局工作對於女性來說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高度的體能訓練,枯燥繁雜的數據處理,這些都是常規女孩們不願涉足的領域。

她是美國首位飛向太空的女航天員,人們卻只記得她是一位同性戀者 - 天天要聞

萊德在宇航局的女士們口中被稱為「先鋒者」,萊德的出現讓整個宇航局的氛圍都變得積極向上。男士們說:「她太優秀了,優秀到大家甚至沒有勇氣去追求她。」

在第一次進行飛行模擬訓練時,萊德激動的心情溢於言表。她的探險精神在宇航局得到了發揮,此時她已經迫不及待能夠真正搭載穿梭機進入太空了。

她是美國首位飛向太空的女航天員,人們卻只記得她是一位同性戀者 - 天天要聞

即使是在宇航局,萊德也在散發著屬於她獨特的光芒,美國媒體很快就捕捉到了這位特殊的航天工作者。萊德設計了挑戰者號完成任務需要的穿梭機機械臂,在設計隊伍中她的地位赫然,這些信息也被媒體盡收眼底。

她是美國首位飛向太空的女航天員,人們卻只記得她是一位同性戀者 - 天天要聞

宇航局顯然不希望這些輿論影響到萊德的工作,但萊德似乎並不關心外界的眼光,她的眼裡只有這次飛行任務和手中的圖紙。一同執行任務的男同事說道:「我很難想像沒有萊德會怎麼辦。」宇航局的很多女性工作者也給予了萊德極高的肯定,她們認為薩利酷斃了。

1979年8月,萊德完成為期1年的訓練和考評後,取得了任務專家資格。1983年,萊德執行「挑戰者」號穿梭機STS-7飛行任務並圓滿成功。

她是美國首位飛向太空的女航天員,人們卻只記得她是一位同性戀者 - 天天要聞

不止是萊德,整個美國宇航局都知道外界對萊德充滿了好奇和各種問題。那些充滿着歧視的輿論讓整個宇航局變得有些尷尬。在NASA參加媒體活動時,聚光燈們總是聚向萊德。

她是美國首位飛向太空的女航天員,人們卻只記得她是一位同性戀者 - 天天要聞

萊德面對這些刻意製造話題的記者,能做的只有保持端莊,不為自己和女性丟失顏面。在場的男同事都不忍繼續聽到記者們尖酸刻薄地提問,但萊德仍然從容地回答着那些充滿着偏見和歧視的問題。

萊德知道,只有順利完成挑戰者飛行任務,才能真正證明女性在宇航領域的作用和地位。

她是美國首位飛向太空的女航天員,人們卻只記得她是一位同性戀者 - 天天要聞

萊德執行任務當天是無比的激動,她對宇航員的熱愛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的主要任務是與另一位男同事共同操縱一個50英尺長的機械手,然後將準備好的科學儀器箱從穿梭機的貨艙中取出並拋向外太空,並於9小時後再次回收入貨艙。

除此之外,她還負責執行穿梭機發生緊急情況時的飛機糾正

她是美國首位飛向太空的女航天員,人們卻只記得她是一位同性戀者 - 天天要聞

她心中一直銘記着一名記者提出的問題:「請問此次任務加入你,是美國宇航局為了平衡男女比例,防止有人認為宇航局應聘女性只是紙上談兵嗎?」很顯然,答案是否,萊德用實力打破了偏見,在此次任務中的角色可以說是不可或缺的。

她是美國首位飛向太空的女航天員,人們卻只記得她是一位同性戀者 - 天天要聞

1983年6月18日,穿梭機正式升空進入太空旅途。萊德的名字響徹大江南北,世界記住了這樣的一位女宇航員,她是美國第一位,世界上第三位女性宇航員。

隨着挑戰者號順利地在肯尼迪航天中心降落,她懸着的心也終於落下,任務圓滿成功!這時萊德年僅32歲。一年後,萊德再次執行了載人航天飛行任務。

她是美國首位飛向太空的女航天員,人們卻只記得她是一位同性戀者 - 天天要聞

此時,萊德的專業能力已經不容置疑,但因為挑戰者失事,萊德準備好的第三次載人航天任務被延期,此後她再也沒有執行過太空任務。同時,她加入了調查這次事故的委員會,試圖一起證明挑戰者號本身存在問題,正是這些問題導致了事故的發生。

她是美國首位飛向太空的女航天員,人們卻只記得她是一位同性戀者 - 天天要聞

離開NASA之後的生活

1987年,萊德在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擔任老師,在宇航局遭受的質疑讓她感受到帶領婦女和女孩們學習成長是非常有必要的。她向NASA提出了有關EarthKAM項目的想法,她將國際空間站的相機所拍攝的地球的照片提供給學生們研究學習。

此前,她已經為美國宇航局工作了十年有餘,後來她將自己獻身於教育行業,在任教時期,她明白讓女孩們擺脫歧視的最好辦法就是讓她們成長,她從不給自己貼上女權主義者的標籤,她更喜歡被稱為教育者。

她是美國首位飛向太空的女航天員,人們卻只記得她是一位同性戀者 - 天天要聞

此外,薩利還以自己的名字創立了Sally Ride Science,以鼓勵女孩們學習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在職業生涯中,因為性別遭受的偏見她難以忘懷,在任教期間她重點關注着女孩子們。

她是美國首位飛向太空的女航天員,人們卻只記得她是一位同性戀者 - 天天要聞

2003年,紐約時報刊登了關於萊德的人物特寫。在其中寫道,萊德在兩次太空飛行後成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女性之一。

她的名字已經具有相當的商業價值,身邊人推薦她嘗試着進行出版和代言,她撰寫或與人合作出版了6本以科學為主題的兒童書目,即使如此她的目的也不是充裕自己的錢包。後來,她拍攝廣告所得的費用也大多捐給了一些氣候項目。

她是美國首位飛向太空的女航天員,人們卻只記得她是一位同性戀者 - 天天要聞

萊德的一生都在為人類進程而奮鬥,她的榮譽和獎項不勝其數。

她已經獲得了全國婦女名人堂,在名人堂宇航員大廳,並已獲得公共服務,馮布勞恩獎,林德伯格雄鷹等,還兩次被評為美國宇航局太空飛行獎章。

她是美國首位飛向太空的女航天員,人們卻只記得她是一位同性戀者 - 天天要聞

低調的萊德於2012年7月23日去世,年僅61歲。根據她本人名下的科技公司報道,她已經與胰腺癌抗爭長達十七個月,然而直到死亡人們才知道。那天61歲的女宇航員平靜地在加州的家中離世,那天一顆新星划過天空隕落。2019年芭比娃娃公司定製了以萊德為原型的娃娃。

她是美國首位飛向太空的女航天員,人們卻只記得她是一位同性戀者 - 天天要聞

「薩莉·賴德打破了專業障礙,改變了美國太空項目的面貌,她的去世使國家失去了一位最好的領導者、老師和探險家之一。」 ——美國宇航局局長查爾斯·博爾登

萊德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位公開自己同性戀身份的宇航員,她的戀人是科學作家的譚姆·奧肖內西(Tam O』shaughnness)。

她是美國首位飛向太空的女航天員,人們卻只記得她是一位同性戀者 - 天天要聞

萊德的一生有很多標籤,同性戀人,女人,宇航員,但是當她工作時,一切決定着成績是否優異的只是她的個體。

浩瀚的宇宙里有很多顆星星,他們發著耀眼的光芒,似乎只有無畏地劃破天空一往無前,將流言蜚語和偏見歧視拋諸腦後,才能燃燒出最美的火焰。

參考文獻:

誰是莎莉·萊德? Nasa網

美國首位進入太空女宇航員去世,享年61歲 中國新聞網

關於莎莉·萊德的事實 明日科學網

美國首飛女航天員——薩莉·賴德 中國載人航天網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美國科學家是否會參與研究嫦娥六號月球樣品?中方回應 - 天天要聞

美國科學家是否會參與研究嫦娥六號月球樣品?中方回應

據中國網,6月27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佈會,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卞志剛等介紹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法新社記者:美國法律禁止美國和中國開展太空領域合作,首先您對此有什麼評論和看法?第二,美國科學家是否會參與研究嫦娥六號採回的月球樣本? 卞志剛:謝謝您的提問。在同美方開展航天領域合作交流上,...
嫦娥六號「回家」這一天還有特殊意義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回家」這一天還有特殊意義

2024年6月25日14時07分,嫦娥六號返回器準確着陸於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工作正常,標誌着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6月4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屏幕上拍攝的等待點火起飛的嫦娥六號着陸器和上升器(動畫模擬畫面)。畫面中,五星紅旗在月球背面展開。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探索米索前列醇新用途:肛門給葯 - 天天要聞

探索米索前列醇新用途:肛門給葯

在住院醫囑審核中,我發現了幾例米索前列醇片超說明書用藥的情況。例如,一位產婦在剖宮產後,儘管接受了縮宮素注射,子宮收縮仍然不佳,隨後使用了0.4mg米索前列醇片肛門給葯預防產後出血。這引發了我的思考:肛門給葯米索前列醇片在預防產後出血中是否合理有效?米索前列醇,其為天然前列腺素E1的類似物,能夠抑制胃酸的...
消防實驗:車窗被炸飛10米遠,降溫噴霧使用不當會爆炸 - 天天要聞

消防實驗:車窗被炸飛10米遠,降溫噴霧使用不當會爆炸

炎炎夏日,暑氣逼人。「搖一搖、噴一噴,一秒降溫、迅速製冷」的降溫噴霧又開始流行,但6月28日大興消防的一場實驗揭示,降溫噴霧在車內密閉空間使用時,如果遇到明火,會引發爆炸和起火。消防部門提醒,謹防「降溫神器」變「傷人利器」!6月28日,北京最高氣溫36攝氏度,下午2點多,迎來一天中最熱的時間。在北京市天交報...
鳥中「大熊貓」現身淮河蒙窪蓄洪庫 - 天天要聞

鳥中「大熊貓」現身淮河蒙窪蓄洪庫

大皖新聞訊6月27日早上6時許,阜南縣攝影愛好者在淮河蒙窪蓄洪庫,再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青頭潛鴨,並且出現了青頭潛鴨與二級保護動物水雉同框的精彩畫面。
喜訊!馬鋼參與項目,獲國家級獎項! - 天天要聞

喜訊!馬鋼參與項目,獲國家級獎項!

6月24日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北京揭曉馬鋼礦業羅河礦參與合作研究的「地下金屬礦智能開採關鍵技術與裝備」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據了解,羅河鐵礦電機車無人駕駛系統研究作為該獲獎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融合了高帶寬無線通信、電機車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