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小暑至,盛夏始,養生要過六關

2022年07月07日07:08:02 科學 1543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7月7日,我們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一個節氣——小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小暑為小熱,雖然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節,但緊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伴隨着持續來襲的高溫天氣,將迎來愈加頻繁的雷電、降雨天氣,盛夏已然啟幕,酷暑近在眼前。

「小暑」小暑至,盛夏始,養生要過六關 - 天天要聞

小暑過後,開始進入伏天,所謂「熱在三伏」,三伏天通常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時段,我國多地高溫潮濕多雨。小暑這個時節雖然陽光猛烈、高溫潮濕多雨,但對於農作物來講,雨熱同期有利於成長。

SUM

「小暑」小暑至,盛夏始,養生要過六關 - 天天要聞

MER小暑 ·天氣

「小暑」小暑至,盛夏始,養生要過六關 - 天天要聞

三伏天「高溫、高濕」是我國南方地區的氣候特點,北方地區則是「高溫、乾燥」。

「小暑」小暑至,盛夏始,養生要過六關 - 天天要聞

小暑節氣後,大地少有涼風,而且吹的風還會帶着熱浪。中國南方各地也進入雷暴最多的時節,常伴隨着大風、暴雨。熱帶氣旋活動頻繁,登陸我國的熱帶氣旋開始增多。而我國北方地區,此時尚未進入雨季,天氣乾燥。

SUM

「小暑」小暑至,盛夏始,養生要過六關 - 天天要聞

MER小暑 ·三候

「小暑」小暑至,盛夏始,養生要過六關 - 天天要聞

「小暑」小暑至,盛夏始,養生要過六關 - 天天要聞

一候溫風至

小暑時節,天空如燒熾,大地上不易尋得一絲涼風,所有的風中都帶着熱浪。

二候蟋蟀居壁

由於炎熱,蟋蟀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牆角下以避暑熱。「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八月即古夏曆小暑節氣,蟋蟀到庭院中以避暑熱。

三候鷹始鷙

老鷹因地面氣溫太高,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始習於擊,迎殺氣也。」

SUM

「小暑」小暑至,盛夏始,養生要過六關 - 天天要聞

MER小暑 ·習俗

「小暑」小暑至,盛夏始,養生要過六關 - 天天要聞

鬥蟋蟀

「小暑」小暑至,盛夏始,養生要過六關 - 天天要聞

《周書》上說:「小暑之日溫風至,後五日蟋蟀居壁,後五日鷹乃學習。」溫風其實是蒸騰的暑氣,它絲毫吹不動樹上的枝葉。「促織甚微細,哀音何動人。」蟋蟀古稱「促織」,人們在聽到蟋蟀的鳴叫後,常常會為辛勞的織女感傷。

曬伏

小暑適逢「天貺節」,「貺」即「賜」,即天賜之節。由於宋代皇帝在伏天向臣屬賜「冰麨」和「炒麵」的緣故,故稱天貺節。

「小暑」小暑至,盛夏始,養生要過六關 - 天天要聞

民間還有:曬書畫、衣物等習俗,把長期放置在屋內的衣服、書畫等,晾曬在陽光下,使其去潮去濕,防霉防蛀。故有:「六月六,曬紅綠」的說法。

「食新」

在古代,民間講究小暑「食新」迎豐收,即小暑過後家家戶戶吃新米、新面、嘗新酒。

「小暑」小暑至,盛夏始,養生要過六關 - 天天要聞

南方地區農民會將新割的稻穀碾成米,做成香噴噴的米飯後,供祀五穀大神和祖先,以此來感謝自然饋贈,慶祝穀物豐收。

「小暑」小暑至,盛夏始,養生要過六關 - 天天要聞

北方地區有頭伏吃餃子的傳統,伏日人們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且餃子的外形像元寶,有「元寶藏福」的意思,吃餃子象徵著福氣滿滿。

此外,民間素有小暑吃藕的習俗,而「黃鱔、蓮藕、綠豆芽」則有小暑「三寶」之稱,都是清涼消暑之食。

SUM

「小暑」小暑至,盛夏始,養生要過六關 - 天天要聞

MER小暑 ·養生

「小暑」小暑至,盛夏始,養生要過六關 - 天天要聞

第一關:養陽關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副院長、教授周端表示,暑天容易傷氣,這將導致體力、元氣不足,機體功能下降。例如,出汗過多、水分得不到及時補充的情況下,人就容易傷津脫液;免疫機能一旦下降,感冒、腸胃疾病往往乘虛而入;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夏季心臟功能容易混亂。簡而言之,夏天人的陽氣從旺盛的頂點慢慢下降,所以夏令養生尤其要注意「養氣」,以防到了冬天陽氣不足

「小暑」小暑至,盛夏始,養生要過六關 - 天天要聞

對策:調節好體溫和室溫間的差別,且房間內外溫差不能太大。室溫保持在27℃,不宜太低。總之,夏季要在一個涼爽、乾燥、舒適的環境中生活,切忌因貪涼而引發各種疾病。

第二關:情緒關

小暑養生重點突出「心靜」。專家介紹:「小暑之季,氣候炎熱,人易感心煩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養護和鍛煉時,我們應按五臟主時,夏季為心所主而顧護心陽,平心靜氣,確保心臟機能的旺盛。」這就是中醫強調「春夏養陽」的緣由。

「小暑」小暑至,盛夏始,養生要過六關 - 天天要聞

「喜怒不節則傷臟」,這是因為人體的情志活動與內臟有密切關係,有其一定規律。尤其是夏季,炎熱的天氣容易讓人心煩意亂,情緒容易波動激動,導致血壓上升,加重心臟負擔,心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疾病容易發作。此外,中風在夏天的發病率也相當高,需引起重視。值得一提的是,情緒波動過大還會導致腸胃功能的紊亂,呼吸系統疾病如哮喘等也與情緒有很大的關聯。

對策:有意識地調節情緒。原本就有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的患者在夏天一定要注意控制情緒,保持平和的心情,以降低疾病發作的風險。

第三關:濕熱關

夏天多暑多濕,人往往感到頭重腦疼,則容易抑鬱、倦怠、胸悶、胃口不好。對於呼吸系統疾病患者而言,夏季要多注意保養,以防咳嗽、氣管疾病的反覆發作。而對於體質濕熱者來說,手心腳心常有發熱感,且在濕氣和熱氣交相作用下,容易便秘,大便顯得黃而臭。

「小暑」小暑至,盛夏始,養生要過六關 - 天天要聞

對策:飲食要清淡,便於消化。要多食用消熱利濕的食物,比如綠豆粥、荷葉粥紅小豆粥等,用冬瓜與蓮葉薏米燒湯喝,也是以清濕熱的清涼飲料。同時,還要注意調節好房間中的濕度,多開窗通風。

第四關:睡眠關

夏季的特點是日照時間長,天亮得早、黑得晚,因此,人們的起居和作息時間應隨之作一些相應的調整,適當地減緩生活節奏,平靜地、有計劃地進行工作,有利於減少焦慮的情緒。

「小暑」小暑至,盛夏始,養生要過六關 - 天天要聞

專家表示,夏季起居作息要有規律,一般是晚上10點至11點就寢,早上5點半至6點半起床,一旦養成了定時就寢的習慣,比較容易排除氣候對睡眠的干擾,上床不久即可入睡,並很快轉入深睡,早晨也容易自然醒。此外,三餐及鍛煉、用腦、休閑的時間均應明確。這種「定時」在夏季,尤其是盛夏時節尤其重要。如果休息不好,會加大心血管疾病的發作風險,如高血壓患者易血壓升高,心絞痛患者發作頻率提高。

對策:保證足夠的睡眠。這才能維持身體各項機能正常運轉,建議成年人每天保證7小時的高質的睡眠。

第五關:飲食關

中醫防病治病的寶書《黃帝內經》中關於飲食有這樣精闢的論述:「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就是說飲食過量,就要損傷腸胃。中醫學認為「脾胃乃後天之本」,人體後天的生長,發育,健康與否,皆受脾胃影響和支配。因此,夏季,尤其是進入小暑後,更不應多食、過食、大食、嗜食、暴食,通常吃到七、八分飽就可以了,但一定要注意全面、均衡的營養搭配,不可挑食、偏食。有些人受天氣影響,食欲不振,則可以吃得稍微清淡些。周教授建議,夏季應多食用低糖、低鹽、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的食物,盡量少吃辛辣、油炸的食品。

「小暑」小暑至,盛夏始,養生要過六關 - 天天要聞

對策:適宜夏季食用的蔬菜比如冬瓜、白蘿蔔、番茄等這類化濕通淤、有助於改善腸胃功能的食物;夏季宜多食用淡水魚,少食紅肉。可飲決明子茶大麥茶菊花茶苦丁茶、綠豆湯等飲料。

第六關:健身關

不少人存在這樣一個誤區:由於夏天出汗多就懶於運動了。其實夏日仍需維持適量的運動,但要注意不應在陽光下運動。同時,由於夏天運動出汗量更大,對排毒有好處,但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防止出汗過多導致血粘度升高。

「小暑」小暑至,盛夏始,養生要過六關 - 天天要聞

對策:提倡飯後一小時進行運動,且運動不宜太激烈,不要流過多汗。散步、慢跑、游泳等運動就很適合夏季進行。同時,夏季一定要多飲水,及時補充水分,排除毒素,減輕心臟負擔。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大熊貓「鑫寶」和「雲川」啟程了 - 天天要聞

大熊貓「鑫寶」和「雲川」啟程了

今年2月,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與美國聖迭戈動物園野生動植物聯盟簽署了新一輪大熊貓國際保護合作研究協議。中美雙方經過充分準備,今天,來自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兩隻大熊貓「鑫寶」「雲川」啟程前往聖迭戈動物園,開啟為期10年的旅居生活,延續雙方
托底騰飛、5米墜落!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極限挑戰 - 天天要聞

托底騰飛、5米墜落!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極限挑戰

快科技6月27日消息,據領克汽車官方發佈,近日,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托底後高空墜落挑戰。據悉,此次領克07EM-P攜手中汽信科,根據真實場景設置超高難度挑戰,先托底,後騰飛,再墜落,挑戰時速50km/h正面應對托底測試、挑戰行業首次托底+翻滾雙重測試。托底:車速50km/h剮蹭底盤通過直徑為150mm的剛性半球形壁障,領克...
【生物多樣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縣記錄到幼年金雕捕食畫面 - 天天要聞

【生物多樣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縣記錄到幼年金雕捕食畫面

近日,四川長沙貢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和西華師範大學生物多樣性與生態適應研究團隊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縣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時,拍攝到一隻金雕亞成體的捕食活動畫面。畫面中,一隻金雕在旱獺、鼠兔的洞口耐心等候,一動不動地觀察着獵物的活動,一旦有身體肥碩滾圓、肉質細嫩的獵物從洞口跑出來,就會立刻出擊...
瞰「飛碟」 - 天天要聞

瞰「飛碟」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濱青島嶗山區張村河沿岸的科苑經六路以東、新宏路以北、科苑緯四路以南合圍區域,一座巨型的「太空飛碟」虛擬現實創享中心正向竣工衝刺。6月25日,虛擬現實創享中心的兩個穹頂已安裝到位,記者用無人機在高空俯拍,畫面十分壯觀。目前,項目建設處於收尾階段。據了解,青島虛擬現實創享中心整體設計以「平...
上海企業「數智碳」實踐 | 從第一顆種子開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 天天要聞

上海企業「數智碳」實踐 | 從第一顆種子開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東禾九穀開心農場的全自動插秧機。今年的水稻插秧時節,在崇明區豎新鎮的東禾九穀開心農場,一台新引進的無人駕駛插秧機成為稻田裡的「明星」。工作人員為插秧機裝好秧盤後,只需進行簡單設置和遙控啟動,插秧機就能自動作業,將裝載的秧苗持續插入稻田。臨近稻田盡頭,插秧機會自動掉頭,在返程中繼續插秧。幾趟來回後,工...
楊冪論文爭議:查重率異常低,AI痕迹明顯,字數不足引質疑 - 天天要聞

楊冪論文爭議:查重率異常低,AI痕迹明顯,字數不足引質疑

近日,關於楊冪論文的爭議在學術界和網絡上引發了廣泛討論。據報道,楊冪所提交的論文查重率異常低,僅為0.9%,且字數遠遠達不到發刊標準,這不禁讓人對其論文的質量和原創性產生質疑。更為引人關注的是,論文中疑似存在AI生成的痕迹,這一發現更是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