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喝彩:打破技術壟斷!中國自主研發碳化硅晶片已實現國產替代

2022年07月06日15:25:44 科學 1671

碳化硅晶片,是目前全球最先進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它具有製造高溫、高頻、大功率半導體器件的理想襯底,其研究和應用極具戰略意義。除了我們日常接觸的電動汽車、5G通信、軌道交通外,在國防、航空航天等重點領域,碳化硅晶片都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由於不可替代的優勢,被視作國家新一代信息技術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支撐。從開始涉足該項領域潛心研究到今日成果領先世界,楊建和他的團隊用了17年。

為你喝彩:打破技術壟斷!中國自主研發碳化硅晶片已實現國產替代 - 天天要聞

由北京市委組織部指導並策劃,北京廣播電視台承製的全國首檔聚焦人才的紀實節目《為你喝彩》,本期將帶您走近北京天科合達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兼總經理——楊建。

攜手奮鬥17年,打造國產半導體產業的明天

一片直徑15厘米、厚度只有0.35毫米的碳化硅晶片,上面能刻畫出龐大的信息。然而碳化硅晶片的製作工藝極其複雜,需要把碳化硅原料加熱到2300℃並變成氣態後,再通過控制包括溫度、壓力在內的各種技術參數,最後結晶形成硅錠。這項技術難度高、且占器件成本一半的襯底材料,被視作碳化硅產業鏈關鍵環節,業內也有着「得襯底者得天下」的說法。打個比方, 5G速度快就在於它有一顆非常強大的心臟,而這個心臟依賴的就是這一片薄如紙的碳化硅晶片。

為你喝彩:打破技術壟斷!中國自主研發碳化硅晶片已實現國產替代 - 天天要聞

過去這種晶片主要產能集中在歐美,由於其他國家拒絕分享核心技術,我國碳化硅晶片的研究進展一直十分緩慢。而就在最近十年,在楊建和搭檔陳小龍的努力下,情況已經發生了巨大轉變。2014年,天科合達終於成功將6英寸的晶片研發成功,並於2016年量產推向市場。

從開始接觸碳化硅晶片技術到量產推向市場,楊建和搭檔陳小龍整整奮鬥了十七年。

為你喝彩:打破技術壟斷!中國自主研發碳化硅晶片已實現國產替代 - 天天要聞

獨立培養人才、不斷創新,將核心競爭力握在手中

作為高新技術企業的帶頭人,楊建對技術人才有着迫切的需求。與其挖掘人才,不如自己培養人才。在楊建看來,北京有着濃厚學術環境和得天獨厚的科研優勢,用培養的方式獲取人才,才能給自己製造更多的機會。北京市組織部、大興區組織部對此也是大力支持,為公司5名成熟人才、15名應屆碩士解決了北京戶口,15人解決公租房。此外,公司5人還獲得「大興區新國門領軍人才」稱號、6人獲得「大興區優秀青年」稱號。這是人才對北京的情愫,更是北京對人才的溫度。

為你喝彩:打破技術壟斷!中國自主研發碳化硅晶片已實現國產替代 - 天天要聞

與此同時,北京市大興區政府在國家(市級)項目匹配資金、重大科技成果轉化、促進高精尖產業發展、人才培養等方面,全方位、多維度給予了企業資金和政策支持。在2020年,天科合達向北京市大興區申請土地為工廠擴建做準備。雖然工程進展受到疫情影響,但在政府各方努力協調下,新工廠的建設已經進入尾聲,預計今年七月底就能進駐投產。

目前,天科合達在導電型碳化硅晶片方面佔據了將近90%以上的國內市場。這也意味着,天科合達完全有能力替代國外產品,去適應中國自己的碳化硅晶片需求。如今,天科合達在碳化硅單晶行業世界排名位於第四位,國內排名居前列。功夫不負有心人,從跟隨到齊跑,再到趕超,楊建終於帶領團隊在這條創業之路上實現了換道超車。

為你喝彩:打破技術壟斷!中國自主研發碳化硅晶片已實現國產替代 - 天天要聞

在科研之路上,唯有不斷創新,才能將核心競爭力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有勇氣面對一切外來挑戰。楊建的創業歷程是一代人奮鬥歷程的縮影,他的腳踏實地、穩步前行,或許就是一直能夠篤行致遠的秘密武器。

今晚(07月06日)21:52,北京衛視《為你喝彩》帶你走近本期將帶您走近北京天科合達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的創始人兼總經理——楊建。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一機械人,突然衝下樓「自殺」 - 天天要聞

一機械人,突然衝下樓「自殺」

韓國慶尚北道龜尾市政廳6月26日表示,該市首台從事行政工作的機械人從樓梯上衝下後停工。當地媒體稱,這是韓國首例機械人「自殺」事件,並懷疑是否「過勞了」。 龜尾市政廳官員稱,事發時這台機械人....
逐夢空天、深耕海洋 這兩艘船超乎你的想像 - 天天要聞

逐夢空天、深耕海洋 這兩艘船超乎你的想像

「沿着黃河遇見海」,是山東人對齊魯大地的浪漫描述。山東是名副其實的海洋大省,海岸線長達3500多公里,約佔全國大陸海岸線的1/6。向海圖強,深耕「藍色國土」,2018年山東海洋戰略再次升級,將海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下面我們一起去探訪兩艘船,它們都不是普通的船哦!一個逐夢空天,一個深耕海洋,而且都有着「第一」...
消息傳來!順利出生! - 天天要聞

消息傳來!順利出生!

說起白鯨大家可能都不陌生外貌可愛素有海洋「微笑天使」之稱25日開館的廣州海洋館內,白鯨和遊客互動。白鯨對生存環境要求嚴苛,它的繁育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白鯨列入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就在昨天上午,廣州迎來可愛
世界上第一艘氫混合動力研究船的排放量減少了75% - 天天要聞

世界上第一艘氫混合動力研究船的排放量減少了75%

世界上第一艘氫混合動力研究船可能很快就會下水。加州海岸研究船(CCRV)的初步設計已經獲得美國船級局(ABS)的批准。海軍建築和海洋工程公司Glosten設計了這艘船。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將運營CCRV,其特點是推進系統使用氫燃料電池實現零
張朝陽現身知乎,科普「廣義相對論的時空觀」 - 天天要聞

張朝陽現身知乎,科普「廣義相對論的時空觀」

6月29日,搜狐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物理學博士張朝陽出席知乎鹽Club新知青年大會,圍繞「廣義相對論的時空觀」展開物理演講,與聽眾一起探索廣義相對論的奧秘。  時間可以單獨流淌嗎?時間與空間是否可以獨立存在?張朝陽率先拋出疑問,引導聽眾打破對時間的固有認知。他表示,時間和空間不是完全獨立的,之...
田英傑、唐靜靜:機器學習與最優化 - 天天要聞

田英傑、唐靜靜:機器學習與最優化

機器學習是一門多領域交叉學科。特別地,機器學習和最優化緊密交織在一起。優化問題是大多數機器學習方法的核心,許多機器學習問題都會轉化成優化問題求解。《機器學習與最優化》(田英傑,唐靜靜著. 北京: 科學出版社,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