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人步態控制的兩種主要策略

2022年07月04日20:47:27 科學 1358

行走的人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調整步態以在路邊或台階上行走,有意或者無意,每個人都制定了控制策略來控制肌肉活動,以便應對外界發生的變化,從而保護他們免受絆倒和跌倒事故的影響。

拜羅伊特大學的研究人員現在已經使用計算機模擬分析了這些策略及其有效性。他們能夠證明,基於視覺感知的策略,在早期階段預知,並為肌肉的高度差異做好準備,比情境肌肉反射能更好地保護行走的姿態。他們的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報告》中。

機械人步態控制的兩種主要策略 - 天天要聞

在不平坦的地面上行走的神經肌肉模型。腿部肌肉的預期調整甚至可以在地面發生變化之前調整身體的重心 (CoM)

如果提前感知到路緣石、台階或其他地面高度差異,肌肉可以相應地進行調整。膝、踝關節更加彎曲,身體重心高度發生變化。這種預期的肌肉適應在研究中被稱為預期控制策略或「高級策略」。另一種要求不高的「低級策略」完全基於肌肉反射。這些反射只有在步行過程中從路邊或樓梯踏出一步時才會觸發,並且絆倒和跌倒的風險迫在眉睫。

「在我們的研究中,我們試圖發現這些不同策略對步態行為的影響以及它們對於安全克服身高差異的重要性。然而,問題出現了,我們永遠無法像人類一樣完全關閉這兩種控制策略中的任何一種。因此,很難確定單一策略對選定的測試對象的影響。但是,通過計算機模擬,這樣的分析是可能的,」該研究的負責人 PD Roy Müller 博士解釋說,他是運動科學主席的研究助理,並作為拜羅伊特大學和 Klinikum Bayreuth GmbH-Medizincampus Oberfranken 步態實驗室的負責人。

研究人員將他們的計算機模擬建立在一個神經肌肉模型上,其中肌肉只受到反射的刺激。使用此模型,可以單獨顯示低級策略的效果。事實證明,只有在高度差不超過 3 厘米的情況下,這種策略才能保證步行到突然降低的表面的有效、預防事故的適應。然而,路緣石通常有 5 到 12 厘米高。顯然,僅基於反射的控制策略不足以避免跌倒。

因此,作為研究的一部分,在該模型中添加了額外的預期策略。計算機模擬顯示出明顯的好處。高低相結合的策略保證了3到21厘米的高度差可以在沒有事故的情況下進行管理。「這一結果清楚地強調了預期適應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它證明,由於視力下降或神經元疾病而只能在有限程度上做出調整的人跌倒的風險要高得多,」穆勒說。

繼這項新研究之後,拜羅伊特研究小組希望進一步研究預期策略。這包括,例如,藥物或酒精的可能影響,這可能會削弱肌肉控制。進一步的調查將集中在通過培訓和學習計劃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加強和優化高層戰略的問題。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名單來了!成都15個科技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 - 天天要聞

名單來了!成都15個科技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

6月24日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正式揭曉一大批貢獻卓越的科學家和標誌性成果獲得國家科技獎勵2023年度授予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人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10人國家科學技術獎三大獎250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授獎項目49項國家技術發明獎授獎項目62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授獎項目139項在國家公布的獲獎名單中由在蓉科研團隊、科學家牽...
浙江30項成果獲獎!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頒佈 - 天天要聞

浙江30項成果獲獎!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頒佈

6月24日上午,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在北京舉行。會上,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正式揭曉,浙江共有30項科技成果獲獎。  其中,浙江主持完成的獲獎項目5項,參與完成的獲獎項目25項。
嫦娥六號探測器即將返回到地球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探測器即將返回到地球

嫦娥六號探測器即將返回到地球。嫦娥六號探測器成功着陸月球背面,實現月背採樣返回,即將回到地球。這是我國月球科研的一大突破,快來看看這次探索的成果。在北京時間6月2日早晨,嫦娥六號探測器在月球南極-艾特肯盆地穩穩着陸,它攜帶着月球的秘密禮物准
譜寫新篇章 勇當先行者③丨蘇州吳江:千億新材料產業積厚成勢 - 天天要聞

譜寫新篇章 勇當先行者③丨蘇州吳江:千億新材料產業積厚成勢

恆力(長三角)國際新材料產業基地一期投產國內單體最大的異質結光伏項目啟動全國第一家由民營企業牽頭組建的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落戶吳江……近幾年吳江新材料領域傳來的好消息接連不斷太浦河北,三白盪旁是恆力(長三角)國際新材料產業基地該基地是江蘇省重
祝賀!李德仁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 天天要聞

祝賀!李德仁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6月24日上午202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在京揭曉李德仁院士獲得中國科技界崇高榮譽1939年12月,李德仁出生在江蘇泰縣溱潼鎮(現泰州市姜堰區溱潼鎮)。11歲時,李德仁考入泰州中學。他辦公室的書櫃里,至今保存着一張當年的成績單,除了體育,
致敬!李德仁、薛其坤獲202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 天天要聞

致敬!李德仁、薛其坤獲202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2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今天上午揭曉。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人:分別授予武漢大學李德仁院士、清華大學薛其坤院士。李德仁是著名的攝影測量與遙感學家,一直致力於提升我國測繪遙感對地觀測水平。他攻克衛星遙感全球高精度定位及測圖核心技術,解決了遙感衛星影像高精度處理的系列難題,帶領團隊研發全自動高精度航空與...
世界周刊丨最長熱浪 - 天天要聞

世界周刊丨最長熱浪

6月21日,我們中國人迎來24節氣中的夏至。在北半球更多地方,盛夏酷暑的感覺則早已到來。從南亞次大陸到阿拉伯半島,從美國西部到墨西哥灣,「超級熱」已經成為人們的共同感受。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下屬國家環境信息中心預測,2024年有50%的幾率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年份,躋身史上5個最熱年份的幾率則高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