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物的關係凝鍊着時間

2022年06月30日23:50:02 科學 1560

人這一生,總是在尋求獨立,而又不得不和其他人建立各種關係。這似乎是人自一出生時就註定的宿命。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是最原初且無法徹底斷絕的多維關係。這像是生命的讚歌,神明的恩賜,也像是命運的詛咒,世界的束縛。

一個人,無法獨立在天地間生存。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這樣的情況越來越現實。科技給人類帶來大量便利的同時,也馴養了人類。如今,斷網,斷電,斷水將給人類帶來巨大的難以適應。每個人,都會因為「物」的存在,而間接與其他人發生關係。人類的造物,本質是人類將時間進程壓縮之後凝聚而來的物質。從一件科技造物上,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這件造物的高深精細,還有着一代又一代先祖披肝瀝血的經歷。


物質的關係凝鍊着時間

如果我們把地上的一顆沙子作為最初的單位1,那麼一棟高樓,便是1在人類歷史長河中不斷被改造的歷程,這個1穿越了上千年,從茹毛飲血的原始時代,一直到如今的信息時代。假如讓一個什麼都不懂的人用一粒沙子去發展聯繫,去蓋出一棟大樓,這完全無法做到。因為無論是土木工程學,還是幾何學,還是材料學,還是力學,還是裝修理論,還是物理學,等等這所有的學問都濃縮在一棟樓裏面。一棟看似隨處可見的居民樓,之所以隨處可見,之所以平平無奇,不過是人類已經習慣了把這些過往的時間壓縮在一起。人類學會了認識物,也學會了和物建立關係,更學會了把這些關係保存起來,而使得後人無需再去走自己走過的路。

人和物的關係凝鍊着時間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網絡:藝術作品中的「煉成陣」



最開始有一塊石頭,然後發現裏面有鐵礦石,無數人研究如何提煉的技術,終於提煉出了鐵這種物質。隨後,許多人研究鐵的功能和價值,發現了可以對它進行冶煉,打造出鐵器鐵具。當我們看到一台流光溢彩的高科技電腦時,我們是否看得到在其結構上的那些「鐵具」?我們又是否注意到,這些精細的鐵具曾經只是一塊又一塊的石頭?浩浩湯湯,是人類的史詩。電腦不是一下子就造出來的,而是歷經了無數代人的無數次嘗試,才有了今天的模樣。而今天之所以能夠批量生產電腦,只不過是因為前人已經幫我們淌過了那些坑,我們無需再淌一次。


人和人造物的關係

每一個人,只要使用了人類所創造的器具,就等於和人類社會發生了聯繫。這種聯繫雖然隱匿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幾乎很少去覺察到。畢竟我們玩手機的時候,我們無需去考慮手機是怎麼發電的,我們只要會用手機就行。但是一旦斷電的時候,我們就會無比想要一台「永不斷電」的手機。而這樣的動力則逼迫着人類去研究新能源技術,以試圖擺脫電的限制。

既然如此,我們即刻就明白了。那些所謂的「與世獨立」,所謂的「御宅一族」,甚至自稱「不想要和任何人有關係」的想法終歸只是幻想。人既然是在社會中,便是社會中的一部分。而人所使用的一切器具,都是社會產物。現如今的世界已經被一種力量徹底聯繫在了一起。甚至於,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很難找到兩個毫不相干的人造物。最起碼,它必然存在着一組聯繫:人和物。

我們常說「人造物」,那麼人是不是一種「人造物」?先別急着否定。我們不妨以一種超越感性的思維來觀察人類的生長發育。人,同時也是一種物質。而人和一般「人造物」最大的不同在於,人是有生命的。柜子,桌子,椅子,都是沒有生命的,但是孩子,是有生命的。

人和物的關係凝鍊着時間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網絡:《鋼煉》真人版截圖


人是不是物?

人是不是物?人為什麼不能是物?人為什麼會是物?人對自己是否享有人對物那樣的權利?如果說,人是物,那麼必須要區分人和自然而來的事物。也就是,人不能脫離人。最起碼沒有父母,就沒有生下來的這個人。同理,沒有人所支撐起來的這個社會,這個人也很難生存。我們目前所考慮的,是人的時代,而非原始猿猴時代。

人只能算是一種特殊的「人造物」。為什麼是特殊的?因為人要和靜物區分開來。人不可能是一般的動物,植物,微生物。因為這三者離開了人,能夠存活,甚至有可能會活得更好。而人不行。一個純粹的沒有任何教育背景的,不識字,不懂任何人類常識的人,在一處沒有任何人類活動的荒山野地中,幾乎不可能活下去。強如魯濱孫,尼爾布坎南之流的野外生存專家,也是具備了「人所開創的野外求生知識以及一系列人類技術通識」之後,才得以荒野求生。

人本身攜帶有物的屬性。這是作為一個三維立體的,擁有長寬高的具體事物而言的。任何一個人,都是位於這個更大的物質空間之中的物質。從形體存在這一點來說,人和其他的動物,植物,靜物(人造物)都是一樣的。而人和「愛」「理性」「未來」這一系列抽象的概念是不一樣的,因為後者沒有一個具體的形體。

如果把一個人視為「物」,把另一個人視為「人」,那麼人和人的關係,是否就成為了「人和物」的關係?如果是這樣,誰在規定誰當「人」,誰在規定誰當「物」?為什麼是同樣的兩個人,且同樣具備有「物」的屬性的兩個人,為何卻有這麼大的差別?「物化」本身是一種正常不過的存在理念。即,唯有「物質化」的事物可以在「物質世界」中存在。但是此時的「物化」卻像是在將被物化的人視為純粹的物。但是,問題在於,人本身就是一種物質,且本身也服務於物質世界,「物化」是自然不過的現實。

問題並不在「物化」這一存在上,而在於「物化」的動機和源頭上。人如何對待「物」?人應當如何對待「物」?對於本屬於我們自己的東西,我們可以肆意妄為。那麼人會不會屬於某個人?如若人是「被物化了」的之時,ta又要屬於誰?誰規定了ta屬於誰?除了血緣關係存在着明明白白的生物學基礎之外,這一系列「物化」之後的關係,又有什麼具體的物質上的證據?既然沒有,「物化」為何可以同時驅策着物化者和被物化者?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嫦娥月背「挖寶」,含金量有多高? - 天天要聞

嫦娥月背「挖寶」,含金量有多高?

2024年6月2日,嫦娥六號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中的預選着陸點着陸,順利完成月壤與月岩採樣任務。4日7時38分,嫦娥六號上升器攜帶月球樣品自月球背面起飛,並成功進入預定環月軌道,踏上回家的路。嫦娥六號首次月背「挖寶」的壯舉令世界矚目,
錦州本周天氣多變「高溫蒸煮」模式開啟 - 天天要聞

錦州本周天氣多變「高溫蒸煮」模式開啟

記者從市氣象部門了解到本周我市天氣多變前期晴間多云為主氣溫居高不下後期冷空氣帶來降雨氣溫小幅下調  根據最新氣象資料分析,本周我市晴間多雲天氣為主,氣溫持續高位運行,周五到周日將有一次冷空氣活動,降水會讓高溫得以緩解,最高氣溫在25 ℃—31 ℃,最低氣溫在19 ℃—20 ℃,南風為主,風力3—5級。氣象部門提醒...
科普日曆 | 端午安康,心有所憶 - 天天要聞

科普日曆 | 端午安康,心有所憶

五月五,過端午。端午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和民俗風情等,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每一個節日都凝聚着群體共同的情感與想像,也保留着群體的記憶。
冷空氣要來了!北方極端高溫即將消退,南方接力近40度高溫! - 天天要聞

冷空氣要來了!北方極端高溫即將消退,南方接力近40度高溫!

引言今年的夏季,無疑是火熱的一年。不同於往年南方梅雨季的涼爽,今年南方氣溫明顯偏高,而北方則是高溫持續,炎熱難耐。這種南北溫差異常明顯的天氣,其實背後有着許多複雜的原因。本文將就今年夏季南北溫差大的原因,以及後期氣溫分佈情況進行分析。
嫦娥六號秀大腳,再次打臉阿波羅?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秀大腳,再次打臉阿波羅?

嫦娥六號成功完成了月球背面鑽探取樣工作,啟程返回地球。似乎故事到這兒就已經告一段落,可沒成想,嫦娥傳回來的一張「大腳丫子」照片再次引發熱烈討論,有許多朋友據此質疑阿波羅登月涉嫌造假。嫦娥六號發回月球背面挖土照片在嫦娥六號全景相機拍攝的影像中,我們明顯看到着陸器支撐腿把月球表面砸出了一個坑,嫦娥的「腳...
瑞士清潔科技公司Enerdrape開發預製地熱板,回收城市地下空間的淺層地熱能和廢熱用於建築物制熱或製冷 | 瑞士創新100強 - 天天要聞

瑞士清潔科技公司Enerdrape開發預製地熱板,回收城市地下空間的淺層地熱能和廢熱用於建築物制熱或製冷 | 瑞士創新100強

圖源EPFL官網鈦媒體APP註:瑞士連續12年全球創新指數競爭力排名第一,是全球重要的創新策源地,也是中國首個創新戰略夥伴關係國,在創新發展和科技金融領域與中國具有極佳互補性。由Venturelab主辦的「瑞士創新100強」,匯聚了最佳「瑞士製造」的初創及成長期科技創新企業,是瑞士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創新生態標杆。自2011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