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登月計劃是假的?NASA再次被質疑,原因與以色列火星基地有關

2022年06月30日21:35:25 科學 1638

關於美國阿波羅 11 號稱宇宙飛船登陸月球的爭論不斷。關於美國是否真的在1969年登月,有很多陰謀論。迎風飄揚的美國國旗是什麼,看不到背景。明星等說法層出不窮,甚至有人質疑這個計劃是好萊塢拍的大片,但全球主流媒體仍然堅信美國真的完成了阿波羅登月計劃,但美國宇航局已經最近被質疑。,原因原來是關於以色列的火星基地。

美國登月計劃是假的?NASA再次被質疑,原因與以色列火星基地有關 - 天天要聞

據外媒近日報道,由奧地利和以色列航天局聯合發起的一項名為AMADEE-20的模擬火星探測任務在以色列南部沙漠進行。從公布的現場照片來看,該地區荒涼,整體略帶微紅。在一塊巨大的岩石下,有兩座相連的圓形建築。這是以色列的「火星基地」。

未來,6名任務人員將在本月底之前在該地區開展科研項目,必須穿着重達50公斤的宇航服進行戶外活動,才能更加逼真。

美國登月計劃是假的?NASA再次被質疑,原因與以色列火星基地有關 - 天天要聞

不可否認,以色列這片區域與人類所知的火星環境非常相似。這些照片足以造假。如果不是官方說這裡是以色列,相信很多人都會把這張照片當成火星。正因為如此,有人質疑NASA,認為美國的登月計劃很可能是假的。他們認為連火星環境和火星基地都可以做到如此逼真,那麼當年的阿波羅11號也可以做到。

他們指出,美國宇航局只在1961年到1972年的十一年間執行了登月計劃。在這之後的幾十年里,一個登月計劃都沒有實施,這是非常可疑的,甚至美國計劃重返月球一而再再而三地拖延,背後的原因令人深思。

美國登月計劃是假的?NASA再次被質疑,原因與以色列火星基地有關 - 天天要聞

從以色列的「火星基地」來看,美國不排除造假的可能。眾所周知,以色列和美國的關係在軍事和高科技領域具有共性。以色列這個「火星基地」的建設可能受到了美國的影響。畢竟單從視覺衝擊力來說,沒有人敢承認好萊塢第一。

總之,關於阿波羅計劃的真實性,雙方有很多理由質疑對方。然而,世界上大多數人仍然相信美國真的登上了月球。畢竟美國宇航局的實力是有的,月球上也有很多實物支持。雖然美國有時做事無恥,但不可否認他們是對的。人類對太空探索的貢獻。

美國登月計劃是假的?NASA再次被質疑,原因與以色列火星基地有關 - 天天要聞

同樣,以色列的這個「火星基地」雖然也是贗品,但也有它的作用。畢竟人類想要征服火星,是需要做一些模擬訓練的。衷心希望這次任務的發射能夠幫助人類未來登陸火星。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量子力學如此詭異,是不是意味着我們的人生毫無意義? - 天天要聞

量子力學如此詭異,是不是意味着我們的人生毫無意義?

量子力學,這門描述微觀粒子行為的物理學分支,以其獨特的理論和實驗結果,顛覆了人們對物質世界傳統認知的局限。量子力學中的疊加態和糾纏態等現象,以其超越日常經驗的詭異特性,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不僅如此,這些現象在哲學層面也引發了深遠的思考,
明天,人工增雨! - 天天要聞

明天,人工增雨!

經歷了連續幾天的高溫終於雨要來啦~就在剛剛徐州氣象發佈人工增雨作業公告將於6月21日上午到6月21日夜間擇機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具體情況跟着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來源丨徐州發佈、徐州氣象一審丨蘋果二審丨李璇三審丨仝勛監製丨劉礫總監製丨魯曉波「無線睢寧」商務合作:13815355808(微信同號)點和擴散一下...
上市公司3萬噸鈉電項目獲批 - 天天要聞

上市公司3萬噸鈉電項目獲批

上市公司3萬噸鈉電項目獲批作者:劉澤排版:點點起點鈉電關注到,6月19日,湖北虹潤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申報的「湖北虹潤鈉離子電池材料項目」獲葛店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批複。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3.
武大博士畢業生高晟俊將前往極地科考站工作:能忍受寒冷和孤獨 - 天天要聞

武大博士畢業生高晟俊將前往極地科考站工作:能忍受寒冷和孤獨

6月20日,武漢大學2024年畢業典禮在九一二操場舉行。值得注意的是,儀式前,測繪學院博士畢業生高晟俊獲得了學校專門為其定製的學位服,在校徽下綉上他的武大學號。 高晟俊。圖/武漢大學微博 同日,高晟俊告訴九派新聞,他今年35歲,即將前往極地科考站工作,延續科考生活。 他對極地測繪的興趣源於武漢大學中國南極測...
人這輩子,最頂級的認知:要有「祛魅」思維 - 天天要聞

人這輩子,最頂級的認知:要有「祛魅」思維

01近些年,網絡上出現了一個熱詞,祛魅。百度百科的解釋是,對於科學和知識的神秘性、神聖性、魅惑力的消解。說得直白一點,就是站在客觀、理性的角度思考問題。就拿學歷來說,有人提出了一個觀點,要對學歷祛魅。意思是,我們要正確看待學歷,而不能認為學
擁抱「科學的春天」 大灣區躋身全球頂尖科技集群 - 天天要聞

擁抱「科學的春天」 大灣區躋身全球頂尖科技集群

伴隨着新質生產力成為各界的熱詞,一個新的「科學春天」正在到來。在粵港澳大灣區着力邁向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過程中,創科已然成為最重要的賦能者之一。在「機遇灣區」走訪活動中,創科也成為政產學研都無法繞開的一個關鍵詞。
植物如何抵抗和適應氣候變化?科學家最新研究揭秘機制 - 天天要聞

植物如何抵抗和適應氣候變化?科學家最新研究揭秘機制

中新網北京6月19日電(記者 孫自法)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地球上的植物是如何抵抗和適應的,長期以來頗受學界關注和持續開展研究。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6月19日向媒體發佈信息說,該所科研團隊和美國高校等科研同行最新合作研究發現,儘管氣候變暖導致植物生長季節延長,但植物仍能保持葉片生長和衰老時間的穩定平...
為你喝彩|風雲歲月:張鵬與中國氣象衛星的精準探索 - 天天要聞

為你喝彩|風雲歲月:張鵬與中國氣象衛星的精準探索

自1970年國家開始上馬風雲衛星工程,至2023年風雲三號07星的輝煌升空,中國氣象衛星的發展歷程已跨越了近半個世紀的風雨兼程。50多年來,風雲氣象衛星不僅見證了中國氣象預報技術的飛躍,也從早期的粗略預測逐步邁向了今日的精準預報。這一變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