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的三個超級祖先,真的是伏羲、神農和黃帝嗎?

2021年09月08日23:34:03 科學 1784

隨着現代分子生物學運用到考古領域,為我們了解古代歷史又新增了一利器。根據相關科研人員對漢族DNA單倍群的分析結果,發現漢族43%的男性都源於歷史上的三個超級祖先,差不多近一半的漢族人口都是這三個人的後代。而且三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為7800年-4100年之間,時間上和三皇五帝傳說年代完全一致,所以不少專家都認為這三個祖先分別是伏羲、神農黃帝

漢族的三個超級祖先,真的是伏羲、神農和黃帝嗎? - 天天要聞

很多人可能覺得這三人生活的年代這麼久遠,相關記載都是一些神話,未必可信。其實所謂的神話都有事實的依據,特別是中國人祖先崇拜和西方人宗教信仰完全不同,我們先秦流傳下來的神話人物基本上都是先祖相關事迹的神話。華夏民族早期先祖神話色彩最濃重的人物是伏羲和女媧,然而最新的考古發現了伏羲和女媧相關的遺址,已經證明了伏羲和女媧的真實性。相關鏈接。漢族的三個超級祖先,真的是伏羲、神農和黃帝嗎? - 天天要聞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伏羲女媧交尾圖

紅山文化遺址集赤峰為中心的遼寧西部河北北部內蒙東部一帶,起源於6000年前,一直延續到5000年前左右。紅山遺址群出土的遺址和文物主要集中在5500年以上的年代,隨後遺迹逐漸減少,到了5000年前紅山人群全部離開了原來的居住點。凌家灘則起源於5500年前,持續到5200年前。時間上很好地銜接,且與2號超級祖先7500年-5500年95%的置信區間一致。所以從整個證據鏈條來說,漢族的2號超級祖先極大概率就是伏羲。

凌家灘遺址在5200年前廢棄,其族群部分遷徙到了長江下游的松澤文化區,部分遷徙到了長江中游的屈家嶺-石家河文化區,也有部分向北遷徙到了山東大汶口文化區。這些族群不但將伏羲、女媧的傳說的影響擴散到各地,也將凌家灘的玉文化傳播到了各地。前往山東的伏羲後裔逐漸融入了東夷,其首領太昊後來成為東夷部落的領袖,並遷都於陳(左傳》:「陳,太皞(昊)之墟)陳地即今天的淮陽,考古挖掘出了4600-4200年面積達100萬平米的古城。當地 始建於春秋時期的太昊陵至今香火鼎盛。遷往湖北屈家嶺-石家河文化區的伏羲後裔為屈家嶺石家河的玉器發展貢獻良多,從屈家嶺-石家河出土的玉器上還是形制還是工藝上都深受凌家灘文化影響。而且現存最古老的與伏羲女媧神話相關的文物,有兩件,一件是長沙戰國時期楚國墓葬出土的楚帛書,一件是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伏羲女媧交尾圖,都出至長江中游。這真的只是巧合嗎?

漢族的三個超級祖先,真的是伏羲、神農和黃帝嗎? - 天天要聞

長沙子彈庫楚國墓葬出土的楚帛書記載了伏羲女媧神話傳說體系

如果說漢族的2號超級祖先是伏羲,那麼1號超級祖先會是誰呢?我認為神農氏的某位領袖可能性最大。我們自稱炎黃子孫,對炎帝和黃帝大戰蚩尤多少都有所了解,往往會認為神農氏就是炎帝,炎帝就是神農氏。其實大多數人都搞錯了概念。氏指的是族群系統,炎帝則是神農氏這一族群領袖的稱呼。與黃帝大戰的炎帝,則是神農氏最後一代稱帝的領袖。

漢族的1號超級祖先具體是神農氏哪一位已經很難考證了,但基本上可以確定他應該和仰韶文化的迅速擴張有關。仰韶文化是指7000年前-5000年前陝西、山西、河南、內蒙南部、河北南部一帶的文化遺存,特點是旱作農業和彩陶。大致分佈如圖所示。

漢族的三個超級祖先,真的是伏羲、神農和黃帝嗎? - 天天要聞

6000年前的中國

約6000年前左右,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迅速擴張,或許和神農氏對周邊部落的征服和交流不無關係。古籍中關於神農炎帝一脈的時間一致,也與他活動的主要地域相關。而且仰韶文化從6000年進入了父系氏族社會,並開始了貧富分化的過程。這又與漢族1號超級祖先7800-5900年95%的置信區間契合。

漢族的3號超級祖先毫無疑問就是黃帝了,估計也不可能有任何人會質疑,畢竟炎黃子孫的稱號早已經深入人心了。史記上關於黃帝的記載很多,而且五帝、夏、商、周的族系都出自黃帝一脈,甚至劉邦也是黃帝後裔。開始我還覺得這不太可能,或許是後世為了體現自己出身高貴而假造族系,但Y染色體是不會說謊的。若非帝王人家,絕嗣的概率是很高的。

有些人喜歡認白人爹,認為早期的華夏文明起源於西亞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簡直愚蠢可笑。科學角度駁斥中華文明西來說,兼述中西方文明發展差異的根源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地理冷知識——尼日爾 - 天天要聞

地理冷知識——尼日爾

尼日爾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Niger,La République du Niger)位於非洲中西部,簡稱尼日爾,是撒哈拉沙漠南緣的內陸國,該國北與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接壤,南同尼日利亞和貝寧交界,西與馬里和布基納法索毗連,
磨損磨耗測試儀分類 - 天天要聞

磨損磨耗測試儀分類

磨損磨耗測試儀的分類可基於摩擦形式、測試標準及功能特性進行系統劃分,具體如下:‌一、按摩擦形式分類‌滾動摩擦測試儀‌阿克隆磨耗試驗機‌原理:試樣與砂輪以傾斜角度(0°~45°)及恆定負荷(如26.7N1)滾動摩擦,模擬輪胎等滾動工況。
生命警示:高原反應處理不當釀成不可逆後果 - 天天要聞

生命警示:高原反應處理不當釀成不可逆後果

5月10日,一名男性遊客在四川四姑娘山旅遊時,疑因高原反應送往醫院搶救無效後,遺憾離世。此事迅速引髮網絡關注。按照男子朋友的說法,來到四姑娘山鎮的第一天,他就感覺身體不適。同行人員特意為他打了一輛順風車,準備把他送往成都接受治療。接單的司機表示,頭天晚上接到單子,次日早上八點多,該男子和一位女士一同上...
【高清組圖】雲南元江河谷的「精靈舞者」——栗喉蜂虎 - 天天要聞

【高清組圖】雲南元江河谷的「精靈舞者」——栗喉蜂虎

在驕陽似火的元江河谷,生活着一群美麗的「精靈舞者」。它們在元江兩岸的沙壁上打洞築巢、繁育後代,它們有一個雅緻的名字——栗喉蜂虎。栗喉蜂虎是一種遷徙候鳥,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因其羽毛色彩絢麗、飛行姿態優美,被譽為「中國最美小鳥」。
全球首例:我國量子密碼技術實現雙重加密里程碑 - 天天要聞

全球首例:我國量子密碼技術實現雙重加密里程碑

IT之家 5 月 14 日消息,綜合科技日報、經濟參考網消息,中電信量子集團近日發佈了全球首個融合量子密鑰分發(QKD)和後量子加密算法(PQC)的分佈式密碼體系。該體系創新融合 QKD 和 PQC 技術,可提供端到端抗量子計算的密鑰分發與
2025年梅雨時間表來了,「入梅」要提前?提醒大家4件事早做準備 - 天天要聞

2025年梅雨時間表來了,「入梅」要提前?提醒大家4件事早做準備

「三秋梅雨愁楓葉,一夜篷舟宿葦花」,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我國長江中下游以及江淮流域,將迎來連綿數日的降雨,而且雨量集中且強度大,此時正值江南梅子成熟季節,因此民間把這段降雨時期稱之為「梅雨」,也叫「黃梅雨」,又因高溫高濕的特點,很容易導
新華社權威快報丨將人工智能送上太空!我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發射 - 天天要聞

新華社權威快報丨將人工智能送上太空!我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發射

記者5月14日從浙江省新型研發機構之江實驗室了解到,隨着太空計算衛星星座14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我國整軌互聯太空計算星座「三體計算星座」正式進入組網階段。中國工程院院士、之江實驗室主任王堅介紹,「三體計算星座」是由之江實驗室協同全球合作夥伴共同打造的千星規模的太空計算基礎設施。該設施將通過在軌...
@婺城人,發現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 - 天天要聞

@婺城人,發現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

金華山風光秀麗,岩溶地質景觀豐富。近日,專家經過調查,發現金華山上還有豐富的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羅店鎮鹿田村公路旁,豎立着一塊「腕足類化石點」的牌子,在這附近山體上,地質專家發現了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腕足動物是一類古老的海洋無脊椎動物,它們在古生代海洋中非常繁盛。「這套地層主要是二疊紀早期,距今2.8...
第四屆長三角國際應急博覽會5月13日隆重開幕:科技賦能應急,創新驅動未來 - 天天要聞

第四屆長三角國際應急博覽會5月13日隆重開幕:科技賦能應急,創新驅動未來

5月13日,作為「長三角地區5·12防災減災宣傳周」重量級品牌活動之一,第四屆長三角國際應急減災和救援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拉開帷幕。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偉出席並致辭。全國政協常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尚勇,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原副主席、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上海新時代城市安全與應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