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觀看海底世界實時直播嗎?未來在這個平台或將實現

2021年04月20日23:27:04 科學 1528

神奇的海洋生物、五彩斑斕的珊瑚礁……你想觀看海底世界的實時直播嗎?未來,在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南海所)南海海洋數據中心建設的「數字南海」平台,公眾或將有機會在線飽覽海洋風采。

想觀看海底世界實時直播嗎?未來在這個平台或將實現 - 天天要聞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數字南海-新型海洋數據管理與共享平台」頁面。

日前,「數字南海-新型海洋數據管理與共享平台」入選「2020年度中國科學院信息化應用優秀案例」。

中科院南海所海洋信息服務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唐世林介紹,海洋科學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現象、性質及其變化規律以及海洋的開發利用的學科,這決定了它以觀測為基礎的研究方法。通過觀測得出的數據,是研究這門學科的重點所在。

「但目前我國在海洋科學相關的數據共享方面還存在許多不足,不利於科學家對海洋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唐世林說,在這樣的背景下,中科院南海所2010年成立了南海海洋數據中心,並在此後開始了「數字南海」平台的建設。

「『數字南海』平台目前整合了1958年至今的南海海洋科學數據,早期的數據是紙質版的,我們需要將這些瀕臨遺失的數據進行整合、集成,轉化為電子版,再上傳到數據庫中。」「數字南海」項目負責人徐超說。

想觀看海底世界實時直播嗎?未來在這個平台或將實現 - 天天要聞

深圳大鵬半島附近海域處於東南亞近侯賽因瑚礁群區域邊緣,是比較理想的珊瑚生長水域。南方日報記者 朱洪波 攝

使用「數字南海」平台需要先進行註冊,但這並不代表它將公眾拒之門外——即使不是科研人員,普通人也可以輕易地完成註冊和數據的檢索。當然,目前「數字南海」平台主要面對的還是科研人員。開發者希望,通過這個平台,科研人員可以對所需的數據進行查詢、調用,或將研究獲得的數據發佈在平台上。

以近期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的日本決定核廢水排海事件為例,目前,該平台正在集成相關研究數據,為科學家研究排海事件可能帶來的影響提供支撐。

想觀看海底世界實時直播嗎?未來在這個平台或將實現 - 天天要聞

2016年,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實驗3」科考船航行在太平洋中。南海所供圖

此前,在科倫坡港口城的建設中,藉助「數字南海」平台,相關人員對港口周邊海洋水質及環境進行了長達6年的觀測,圍繞懸浮泥沙和葉綠素兩個指標,對科倫坡港口城附近海域的水環境進行了綜合分析,數據證明港口施工並未影響水質。

唐世林透露,未來,除了為科研人員提供服務外,「數字南海」還將針對不同層次的群眾展示相應的科普內容,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是努力推動部分海洋觀測設施接入平台,從而為公眾提供海洋直播等內容。

【記者】卞德龍 實習生 吳彥旻

【通訊員】徐曉璐

【作者】 卞德龍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重組膠原測不到膠原?巨子生物回應 - 天天要聞

重組膠原測不到膠原?巨子生物回應

央廣網北京5月25日消息 5月24日晚,巨子生物旗下品牌可復美在官方微博發佈《告消費者書:關於近期網傳「巨子生物可復美產品檢測未添加重組膠原蛋白成分」的嚴正聲明》(下面簡稱聲明)。聲明稱,針對所謂「巨子生物涉嫌嚴重造假」「重組膠原測不到」等不實指控,公司予以嚴正駁斥並堅決否認。公司所有產品研發生產全程嚴格...
沉痛悼念!顧玉東院士逝世 - 天天要聞

沉痛悼念!顧玉東院士逝世

今天16時許,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發佈訃告,沉痛悼念顧玉東院士。顧玉東因病搶救無效,於2025年5月24日18時不幸逝世,享年87歲。華山醫院官網顯示,顧玉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醫學會副會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手外科主任。顧玉東1961年畢業於原上海醫科大學醫療系。曾任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
「能給我100條鰣魚,它們就不會滅絕」,探訪「長江四鮮」能否一起重出江湖 - 天天要聞

「能給我100條鰣魚,它們就不會滅絕」,探訪「長江四鮮」能否一起重出江湖

在澱山湖畔的金澤鎮蓮洋路上,有一片上海市水產研究所青浦科研基地。走進這裡的全城最大水產養殖單體設施,在佔地1萬平方米的超級大棚內,8米直徑的大水池一個接一個,猶如巨蓮出水。從池中游弋的長江鮰魚、長江河豚等,到在外「特殊照顧」的長江刀魚,上海水產人正為傳統意義上的「長江四鮮」保種保育、繁種擴種。然而,「...
人類無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學效應 - 天天要聞

人類無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學效應

原創 楊怡 楊博士說心理 北京每一個人都應該了解一定的心理學知識,這樣不僅僅可以讓你深刻的了解自己,分析社會現象,甚至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一些應對事情的方法。今天,我介紹給你10個人類無法抗拒的心理學效應。每一個都發人深省。值得你收藏,反覆
Science | 突破性進展:深度學習+物理模擬,精準操控蛋白質「形態切換」,未來藥物設計新路徑 - 天天要聞

Science | 突破性進展:深度學習+物理模擬,精準操控蛋白質「形態切換」,未來藥物設計新路徑

引言生命,無疑是宇宙中最精密的奇蹟。而蛋白質(proteins),正是構成生命大廈的無數微觀建築師。我們通常會將蛋白質想像成一個個靜態的、結構精密的分子雕塑。然而,生命的奧秘遠不止於此——真正的蛋白質,更像是靈動萬變的「變形金剛」!它們能夠根據環境信號精確切換構象(conformational states),這種動態能力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