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新華社烏蘭巴托3月22日電:蒙古國總統巴特圖勒嘎22日簽署命令,授予該國首位進入太空的宇航員朱格德爾德米德·古爾拉格查國家最高榮譽勳章——成吉思汗勳章。
巴特圖勒嘎在命令中說,值此紀念蒙古國公民首次太空飛行40周年之際,特向古爾拉格查頒發國家最高榮譽勳章——成吉思汗勳章,以表彰他在激發全國人民的愛國熱情等方面作出的貢獻。
圖片:古爾拉格查榮獲成吉思汗勳章。
1981年3月22日,古爾拉格查和蘇聯宇航員扎尼別科夫乘坐宇宙飛船從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升空,前往蘇聯「禮炮6」號太空站開展科學實驗。在太空逗留近8天後,古爾拉格查順利返回地球。
古爾拉格查是蒙古國首位進入太空的宇航員。他曾於2000年至2004年任蒙古國國防部長。
事實上,古爾拉格查只是一名太空旅客,經過訓練後乘坐蘇聯的太空飛船上天,對於本國來說只是具有愛國主義的象徵意義,對發展本國航天科技沒有太大的幫助!
圖片:返回後的古爾拉格查。
其實,蒙古族還真的有一名著名的航天專家,只是他不在蒙古國,而在中國,是我們內蒙的好兒子!
他叫烏可力,蒙古族,原名烏斌,1933年11月1日出生於內蒙古自治區土默特旗塔布子村(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塔布賽村)。
其父烏蘭夫是是久經考驗的共產主義戰士、黨和國家優秀的領導人、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卓越的民族工作領導人,也是我軍的傑出將領,曾經化名陳雲章等參加革命,解放後被授予上將軍銜,並曾任國家副主席。
烏可力是烏蘭夫同志的次子,也是黨和國家培養的傑出航天專家。
圖片:蒙古族航天專家烏可力。
圖片:其父是黨和國家領導人、著名的少數民族將領烏蘭夫。
1954年,烏可力考入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航空兵器專業。
4年後,他又被送往中國科技大學近代力學系深造,系主任就是著名科學家錢學森。
當時,校黨委決定:中國科技大學要為國家作貢獻,造人工降雨火箭。
烏可力出任中國科技大學火箭設計組任組長,他和同學們共同設計製造固體火箭發動機的同時,又負責研製高溫隔熱塗料。
那時候,美國和蘇聯等大國對此尚處於研究階段,日本則未起步。
圖片:1987 年第一次衛星成功發射。烏可力與榮毅仁(右二)及其子榮智健。
1959年,甘肅地區大旱,天地龜裂,莊稼乾枯,連人畜飲水都困難。
烏可力率領小分隊趕到甘肅進行人工降雨試驗。火箭騰空而起,直擊雲層,頃刻間電閃雷鳴,大雨滂沱。此後,烏可力和同事們又在寧夏、四川、遼寧等地進行了多次人工降雨試驗,均獲得成功。
1974年,烏可力異常艱苦的條件下,克服重重困難最終成功研製出高溫無機防火塗料。把這種塗料塗抹在一個普通紙箱上面之後,用火焰噴射器噴燒20分鐘,紙箱仍然完好無損。這項防火塗料的發明填補了國家空白,烏可力也因此獲得全國勞動模範稱號,並且被授予「五一」勞動獎章。
此外,烏可力還參與了多種戰鬥機的設計工作,為中國空軍的殲7、殲8、殲9戰鬥機的設計立下了汗馬功勞。
圖片:與法國代表(中)交談火箭等尖端武器的技術條件、價格及其他事項。
1985年,烏可力出任中國長城工業集團執行副總裁,參與了我國衛星發射服務進入國際市場的重大決策,為我國空間技術躋身國際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做出了極大的貢獻,被譽為中國尖端武器營銷第一人。
他的足跡遍布世界80多個國家。有人戲稱他是坐飛機時間最長、距離最遠的人。
圖片:1992年,烏可力榮獲航天部授予的「航天大獎」。
1996年,他從中國長城工業總公司離休。
「十八大」以來,為響應黨和國家號召,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烏可力全身投入到民族事業發展中。旨在助力少數民族地區的人才培養、醫療衛生條件改善、少數民族文化傳承研究以及邊疆民族地區生態環境保護。
其崇高品德和旺盛精力着實令人感嘆和欽佩!
圖片:烏可力在內蒙古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