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於食物鏈頂端就沒有天敵嗎?就算是人類,仍然有兩個天敵

2021年02月28日17:15:03 科學 1793

能夠成為食物鏈頂端的生物,這對於我們人類而言,是值得驕傲的,但如果你認為在食物鏈頂端就可以安枕無憂,那就大錯特錯了,無論是人類也好,其它動物也罷,處在食物鏈頂端往往意味着更艱難的生存境遇和潛在的危險,即使是人類,仍然存在着至少兩個「天敵」。

處於食物鏈頂端不是應該作威作福嗎?怎麼會意味着更艱難的生存境遇呢?其實這個並不難理解。因為如果一種動物在食物鏈中的層級越高,那麼大自然的規則就對它越不友好。對於角馬、羚羊這樣的食草動物而言,生存本身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它們以植物為食,而植物隨處可見,除非自然環境變得極其惡劣,否則想要獲得生存所需的能量供給是非常容易的,它們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食肉動物的獵殺,而從整個種群的角度來看,被食肉動物獵殺的個體只是一小部分。

處於食物鏈頂端就沒有天敵嗎?就算是人類,仍然有兩個天敵 - 天天要聞


位於食物鏈頂端的獅子和老虎等大型捕食者,它們看起來威風凜凜,實際上卻要面對更多的生存挑戰。對於這些食肉動物而言,獲取食物本身就是一個挑戰。

捕獵很困難嗎?的確是很困難。眾所周知,獵豹是動物界著名的「短跑冠軍」,作為速度最快的貓科動物,獵豹可以說是一個出色的獵手,而根據現有的統計,一隻身體狀態絕佳的獵豹,平均每6次捕食,才可能成功1次,所以因失手而餓肚子,對於這些處於食物鏈頂端的肉食動物而言是家常便飯,一旦年老體衰,則可能活活餓死。除此之外,位於食物鏈頂端還要經受另一個自然規則的挑戰,那就是生物富集作用。在自然界之中是存在着很多污染物的,比如化學污染物和放射性污染物等等。

處於食物鏈頂端就沒有天敵嗎?就算是人類,仍然有兩個天敵 - 天天要聞


當植物被污染物污染之後,食草動物在吃掉植物的同時,也將這些污染物攝入體內,並在身體之內堆積。

當一隻食肉動物吃掉一隻食草動物之後,這隻食草動物數年累積的污染物又會進入到食肉動物體內,也就是說在食物鏈之中,隨着層級的提高,污染物也會隨之濃集增大,位於食物鏈中越高的層級,攝入的污染物也就越多,這就是生物富集作用。

可見在食物鏈中所處的位置越高,則要面對越多自然規則的挑戰。在地球食物鏈中,人類位於食物鏈的最頂端,沒有任何動植物可以對人類的生存造成威脅,如果人類願意,甚至可以以獅虎為食,那麼像人類這樣強大的生物也存在着天敵嗎?是的,存在。人類作為一種智慧生物,在科學的加持之下,的確有能力應對自然規則所帶來的挑戰,比如我們通過種植和養殖來獲得充足的食物,通過有機培育來獲得沒有污染的食物,但仍然有兩個「天敵」是我們無法應付的。

處於食物鏈頂端就沒有天敵嗎?就算是人類,仍然有兩個天敵 - 天天要聞


人類的第一個天敵就是「病毒」。

病毒是一種低級生命形式,甚至很多生物學家認為病毒根本就算不上生命,但就是這種東西卻屢次給人類帶來了重大的災難。病毒何德何能,可以威脅到食物鏈頂端的人類呢?病毒別無長處,唯一的優勢就在於生得快。生物通過進化來使自己變得更好更強,從而獲得更強大的生存能力,而進化的本質是一種隨機突變,所以生育周期越短的生物,它們的進化速度就越快,而病毒每天就可以繁育數十代,所以也就擁有更高的突變幾率,所以在我們發現一種病毒不久後,它就可能會產生多種不同的變異後代。

自從科學誕生以來,人類與病毒對抗的能力逐漸提高,那麼未來有沒有可能徹底戰勝病毒呢?也許有可能,但即便如此也不等於可以安枕無憂,因為人類還有另一個更強大的「天敵」。

處於食物鏈頂端就沒有天敵嗎?就算是人類,仍然有兩個天敵 - 天天要聞


人類最強大的「天敵」就是人類自己,其實不僅是人類,任何一種強大到使自然規則失效的生物,最終都要面對來自自身的挑戰。

自然規則是強大生物的枷鎖,當一種生物強大到可以衝破枷鎖的時候,他便獲得了無限發展的能力。無限發展是非常可怕的,這意味着生存資源的消耗將會呈現指數級遞增,最終使資源耗竭,導致種族的覆滅。

在遠古時期,厭氧的藻類生物就曾經稱霸地球,由於它們太適應環境了,沒有自然規則可以限制它們,於是它們飛速發展,它們消耗二氧化碳並釋放氧氣,最終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消耗殆盡,從此地球生命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而這些厭氧藻類卻退出了歷史的舞台。如果人類也如這些藻類一般衝破了一切自然規則的枷鎖,獲得了無限發展的能力,結局是否也會如它們一樣呢?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最新研究:寶馬司機在美國大城市中擁有最高的酒駕率 - 天天要聞

最新研究:寶馬司機在美國大城市中擁有最高的酒駕率

【智車派新聞】據智車派了解,LendingTree的最新研究分析了美國50個大城市的酒後駕駛(DUI)數據,揭示出令人矚目的趨勢:寶馬車主和Z世代(Gen Z)司機的DUI率位居榜首。這項研究深入探討了汽車品牌、年齡組和城市間的差異,為交通安全提供了關鍵見解。寶馬汽車據悉,這項研究基於每1000名司機的DUI事件率進行統計。在汽車...
日本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中暑風險更高 - 天天要聞

日本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中暑風險更高

新華社東京7月10日電 北半球近日持續的高溫天氣或許對糖尿病患者更加危險。日本一項大規模調查顯示,糖尿病患者中暑的風險是非糖尿病人群的約1.4倍。名古屋工業大學近日發佈新聞公報說,該校研究團隊利用日本全國規模的保險數據庫,分析了糖尿病與中暑
「美企繞過禁令,偷拿中國關鍵礦物」 - 天天要聞

「美企繞過禁令,偷拿中國關鍵礦物」

【文/觀察者網 柳白】面對中國依國際慣例執行的關鍵礦物管制,一些美西方買家叫苦不迭,甚至動起歪腦筋。路透社7月9日報道披露,為繞過中方管制,有美國買家通過第三國轉運拿到了礦物。比如根據海關和航運記錄,自中國去年禁止向美國出口銻以來,仍有大量銻從泰國和墨西哥湧入美國。中國在銻、鎵和鍺等關鍵礦物的供應方面處...
成都又添一個全國總部! - 天天要聞

成都又添一個全國總部!

海創葯業的總部基地項目在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正式投入使用GE醫療中國精準醫療產業化基地一期項目通過竣工並聯驗收青羊區金融科技產業園項目將正式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近日一批項目又傳來新進展海創葯業近日,成都高新區企業海創葯業的總部基地項目在成
嫦娥六號月球樣品首次揭開月背演化歷史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月球樣品首次揭開月背演化歷史

7月9日,中國科學院召開新聞發佈會,發佈了嫦娥六號月球樣品研究的最新進展,並系統梳理了自接收嫦娥六號月球樣品一年來取得的系列成果,分別揭示了月背岩漿活動、月球古磁場、月幔水含量及月幔演化特徵,首次為人類揭開了月球背面的演化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