嚇人!這種癱瘓可能就在一瞬間,年初三11個小時緊急手術挽救了17歲的她

2021年02月18日21:06:08 科學 1326

17歲的常州女孩小穎(化名)做夢想不到,從出生那天起,她的身體內埋下了引發癱瘓的「地雷」。農曆新年到來的前幾天,她突然感到腳下「發飄」,下肢發麻。 經過當地醫院檢查後轉至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南京鼓樓醫院)神經外科。 牛年大年初三,鼓樓醫院醫護團隊為她進行了長達11個小時的緊急手術,這顆「地雷 」被安全摘除了。

嚇人!這種癱瘓可能就在一瞬間,年初三11個小時緊急手術挽救了17歲的她 - 天天要聞

影像片顯示,手術前小穎的畸形血管團成麻

「看這張片子,手術前靠近脊髓的這段血管亂成了一團麻,這個孩子患有先天的 脊髓血管嚴重畸形。」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南京鼓樓醫院)神經外科主任 杭春華和團隊每年碰到20多例稀奇古怪的血管畸形,有些長在患者的顱內,有些靠近 脊髓,不及時處理後果都非常嚴重。

小穎2月7日轉入鼓樓醫院。經過詳細檢查,醫生髮現,本該細細長長粗不過一根鐵絲的脊髓血管,在小穎體內亂成一團麻。這一團血管壓迫到了脊髓神經,不及時處理,小穎很可能要癱瘓。「我們曾經接診過一位患者,從出現癥狀到癱瘓不過24小時。發病越急,後期恢復就越困難。」杭春華主任清楚,小穎的手術越快動越好。小穎的手術聽起來容易,醫生儘快把她體內的這團畸形血管摘除掉。實則,風險巨大。一來,這團血管位置「刁准」,稍有不慎會傷到嬌嫩的脊髓。再有,整段畸形血管長約10厘米,直徑3、4毫米的血管有4根,有一根處理不當後果就是「噴涌如注」。「多年前,我們碰到這樣的病例往往束手無策,現在有了複合手術室,讓醫生有能力解決這類複雜手術。」

大年初三早上8點,杭春華主任帶領醫護團隊共10名成員進入手術室。團隊分為介入和手術兩個組,兩組成員協同「作戰」,左右開弓。介入組醫護人員首先登場,通過微創手術,醫生向畸形血管里注射了特製的膠水,將最粗的幾根血管拴掉,堵住出血口。

嚇人!這種癱瘓可能就在一瞬間,年初三11個小時緊急手術挽救了17歲的她 - 天天要聞

較粗的幾段血管被膠水栓住

緊接着,神經科醫生登場了,沿着脊髓,小心翼翼地切除畸形血管。11個小時後,經雜交手術室核磁共振檢查,畸形血管被成功一鍋端。整台手術出血量不足1000毫升。目前小穎恢復良好,已經開始接受康復訓練。

杭春華主任介紹,「地雷」被安全摘除,小穎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訓練就能恢復正常。

嚇人!這種癱瘓可能就在一瞬間,年初三11個小時緊急手術挽救了17歲的她 - 天天要聞

大年初七,小穎恢復良好,杭春華主任為她檢查

記者了解到,脊髓血管畸形是一種少見病,主要與先天發育有關,致殘率較高,給患者及其家庭和社會造成極大的危害。如能得到早期診斷、手術和綜合治療,許多病人都能獲得較好的療效。

專家提醒說,如果孩子出現走路不協調、腰背刺痛、肢體無力、發麻、大小便困難等疑似癥狀,應儘快到醫院通過磁共振檢查予以排除。

鏈接:

春節忙碌的白衣天使

在闔家團圓的春節,鼓樓醫院醫護團隊堅守崗位,為了診治患者接力努力着。

鼓樓醫院心血管內科春節期間共完成手術14台,擇期手術6台,急診手術8台。大年三十,鼓樓醫院急診收治一名50歲男性下壁心梗患者,急診手術中發生心跳呼吸驟停,徐標主任立刻帶領康莉娜、魏璇趕到導管室,十餘名醫務人員先後從家中趕往醫院參加搶救,心胸外科也幫助ECMO的安放。

心胸外科年三十到初六共收治急性主動脈夾層患者19人,急診手術患者10人。科室每天平均25名醫護人員在崗,同時學科每天均有10人組成的急診手術班,時刻備戰急診手術。

血管外科春節期間一共完成11台急診手術,主要集中在主動脈瘤、主動脈夾層、下肢深靜脈血栓、下肢動脈栓塞、腸系膜上動脈栓塞等疾病。

神經內科春節期間醫護人員近200人次在崗,急診綠道啟動15人次,溶栓5人次,年二十九、年三十連續兩天為腦梗患者急診介入取栓。

通訊員 王娟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蔡蘊琦

校對 王菲

來源:紫牛新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重組膠原測不到膠原?巨子生物回應 - 天天要聞

重組膠原測不到膠原?巨子生物回應

央廣網北京5月25日消息 5月24日晚,巨子生物旗下品牌可復美在官方微博發佈《告消費者書:關於近期網傳「巨子生物可復美產品檢測未添加重組膠原蛋白成分」的嚴正聲明》(下面簡稱聲明)。聲明稱,針對所謂「巨子生物涉嫌嚴重造假」「重組膠原測不到」等不實指控,公司予以嚴正駁斥並堅決否認。公司所有產品研發生產全程嚴格...
沉痛悼念!顧玉東院士逝世 - 天天要聞

沉痛悼念!顧玉東院士逝世

今天16時許,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發佈訃告,沉痛悼念顧玉東院士。顧玉東因病搶救無效,於2025年5月24日18時不幸逝世,享年87歲。華山醫院官網顯示,顧玉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醫學會副會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手外科主任。顧玉東1961年畢業於原上海醫科大學醫療系。曾任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
「能給我100條鰣魚,它們就不會滅絕」,探訪「長江四鮮」能否一起重出江湖 - 天天要聞

「能給我100條鰣魚,它們就不會滅絕」,探訪「長江四鮮」能否一起重出江湖

在澱山湖畔的金澤鎮蓮洋路上,有一片上海市水產研究所青浦科研基地。走進這裡的全城最大水產養殖單體設施,在佔地1萬平方米的超級大棚內,8米直徑的大水池一個接一個,猶如巨蓮出水。從池中游弋的長江鮰魚、長江河豚等,到在外「特殊照顧」的長江刀魚,上海水產人正為傳統意義上的「長江四鮮」保種保育、繁種擴種。然而,「...
人類無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學效應 - 天天要聞

人類無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學效應

原創 楊怡 楊博士說心理 北京每一個人都應該了解一定的心理學知識,這樣不僅僅可以讓你深刻的了解自己,分析社會現象,甚至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一些應對事情的方法。今天,我介紹給你10個人類無法抗拒的心理學效應。每一個都發人深省。值得你收藏,反覆
Science | 突破性進展:深度學習+物理模擬,精準操控蛋白質「形態切換」,未來藥物設計新路徑 - 天天要聞

Science | 突破性進展:深度學習+物理模擬,精準操控蛋白質「形態切換」,未來藥物設計新路徑

引言生命,無疑是宇宙中最精密的奇蹟。而蛋白質(proteins),正是構成生命大廈的無數微觀建築師。我們通常會將蛋白質想像成一個個靜態的、結構精密的分子雕塑。然而,生命的奧秘遠不止於此——真正的蛋白質,更像是靈動萬變的「變形金剛」!它們能夠根據環境信號精確切換構象(conformational states),這種動態能力正是...
為啥有些人每天只睡4小時卻精力充沛,而你睡8小時還是困? - 天天要聞

為啥有些人每天只睡4小時卻精力充沛,而你睡8小時還是困?

經典觀點認為:每晚睡足8小時,第二天才能精力充沛地學習、工作,否則就會昏昏沉沉,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也容易煩躁。然而我們有時候會遇到一些例外,有些人每天只需睡3~6小時,依然活力滿滿。這群人被稱為「自然短睡者」,科學家發現,他們的秘密就藏在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