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喝到消化道大出血,上海醫生兩次手術保護患者性命

「從二十幾歲開始就香煙老酒不斷,香煙一天兩三包,白酒一天一斤,這次要是沒有周主任、李醫生,你的命就沒了!」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消化內科病房中,即將出院的韓老伯面對妻子的數落,再三保證,這回是真的吃足苦頭、記住教訓了。

這是韓老伯年初因上消化道大出血在上海十院急診搶救後,第二次入院接受介入治療。兩次微創手術,終於保住了性命。

韓老伯此番「生死劫」始自元旦小長假,連續一周排黑便,1月9日又突發嘔血,家人馬上帶他來到上海十院急診,初步檢查發現其血壓低至89/53毫米汞柱,心率超過120次/分,一度意識喪失。

韓老伯的檢查結果直指「肝硬化導致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預估出血量達1000毫升,必須即刻行床邊急診內鏡介入治療,否則恐因失血性休克而性命難保。

上海十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周瑩群帶領團隊做好充分準備,在內鏡引導下實施了「三明治」(硬化劑-組織膠-硬化劑三層注射)手術,僅耗時15分鐘就將隆起於胃黏膜表面的出血靜脈徹底封閉。

術後,韓老伯轉入消化內科病房,又接受了為期一周的綜合治療與全面評估,確診大出血的根源是酒精性肝硬化。聽到這個診斷,老伯根本不願相信,他自視「海量」「天賦異稟」,幾十年來身體也從無不適,為何「一下子」就肝硬化大出血?

「沒有不舒服不等於健康,肝臟是個沉默的器官,又有很強的再生能力。這麼多年一直任勞任怨、默默付出,現在再也扛不住了,進入失代償期,以前柔軟的肝組織如今被硬的纖維組織取代,導致血管壓力變大,所以才破裂大出血。」周瑩群解釋,雖然現在情況穩定,但還是不能大意,畢竟治療才完成了一半。

急診手術只是將黏膜表面的出血靜脈封閉了,根據病理特點和經驗,黏膜下還有曲張的靜脈,再次大出血的風險很高,「所以你這次出院回家好好休養,過一段時間再回來,我們把『暗溝』也堵上。」周瑩群說。

日前,韓老伯遵醫囑再次入院,周瑩群和內鏡中心醫生李軍聯合介入血管科、放射科、肝膽外科等多學科開展綜合診療。

團隊藉助超聲內鏡精準找到黏膜下的「暗溝」,先在其中置入彈簧圈,再注入組織膠,前者彷彿鋼筋,後者則類似混凝土,通過25分鐘精準操作,兩者結合將「暗溝」徹底封堵。至此,算是給韓老伯的胃底靜脈安上了雙保險。

「千萬別以為動好手術就萬事大吉了,酒精性肝硬化的治療是持久戰。戒煙戒酒是必需的。另外每個月都要來醫院隨訪,保肝、降門靜脈壓的葯不能停。」出院時,周瑩群對韓老伯再三叮囑。

周瑩群提醒,近年來,因酗酒、飲食不節、超重肥胖、藥物使用不當等引發的酒精性/脂肪性/藥物性肝硬化患者日益多見,因此務必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要「豪飲」「胡吃」。還要定期體檢接受肝功能、肝膽超聲等檢查,以早期發現肝硬化等病變,儘早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