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患癌後不治療,身體會怎麼樣呢?醫生道出實情

導語:相信一說起癌症,人們第一反應可能就是絕症、不治之症、死亡等。

的確對於一些癌症尤其是晚期的癌症,醫生終究還是無能為力,而且現在癌症的發生率逐年增長,因此人們對於癌症是恐慌的。

那麼,人若是得了癌症以後不治療,身體會怎麼樣呢?下面不妨一同來了解一下。

關於癌症

【癌症的發病機理】

癌症是臨床上常見的惡性腫瘤,這種疾病進展快、死亡率高,成為危害人類生命安全的最危險的因素。

這種疾病的發病機理主要是有基因突變導致的細胞增生,之後相關的促進癌症因素,導致癌細胞進一步擴大,甚至突破基地膜出現遠處轉移,導致患者多個臟器功能衰竭,最終導致患者死亡。

【癌症的發病因素有哪些?】

1、遺傳因素。雖然這一點挺讓人難接受的,但是卻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若自己的家裡有人有癌症的情況,那麼這個人得癌的幾率就會比正常的、同年齡的、沒有家族遺傳病史的人群高很多。

2、理化因素,包括物理因素與化學因素。物理因素中電離輻射被認為是導致癌症的重要原因。就拿廣島原子彈爆炸以後20年之內,各種癌症的發生率明顯增加這一現象就能充分證明這一點。

化學因素中有毒化學物質,例如甲醛氡氣甲苯二甲苯等,跟腫瘤發生的關係十分密切。

3、生物因素。與癌症關係比較密切的生物因素就是病毒感染,臨床上幾個經典的例子有: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宮頸癌的關係;EB病毒感染與鼻咽癌的關係;乙肝病毒感染與肝癌的關係,這些例子都支持該理論。

4、心理因素。導致癌症發生的原因還有人的心理因素,人若長時間心理壓力大,心情鬱悶的人患癌的風險就比較高。

5、其它一些因素,例如有不良的生活習慣,大量吸煙,喝酒,高能量高脂肪飲食,飲用水的污染,吃發霉的食物等,都與癌症的發生有關係。

人患癌後不治療,身體會怎麼樣呢?醫生道出實情

身體漸漸消瘦

不管身體哪個部位有癌細胞,病人都會出現食欲不振的情況。

其原因是癌細胞的出現會產生一種讓食慾下降的物質,這樣就會影響到身體對於營養的正常吸收,長期下去就會讓肌肉發生萎縮。

帶來難以忍受的疼痛

一開始得患上癌症的時候,身體是沒有任何感覺的,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癌細胞就會逐漸擴散到其他的周圍組織當中。

癌症患者在化療或放療過程當中都會感到疼痛,也會伴隨着身體的一些不適,對癌症患者而言,疼痛將會成為家常便飯。

而且癌症患者進入晚期癌症最明顯的表現就是癌痛,而且這種疼痛來說十分的難以承受,直接比女人生孩子還要通過10倍8倍。

出現極難糾正的感染

在日常生活中之所以有部分人會出現癌症問題,也與個人體質有關,抵抗力免疫力差的人更容易受到癌細胞的侵襲。

不過對於那些身體當中有非常強的免疫能力,當有細胞發生癌變情況時,免疫系統就可以及時察覺,通過免疫細胞將隱患清除,但受到某些因素的影響,體內免疫能力衰退就會為癌細胞的增殖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因此,那些患有癌症的人群通常免疫能力都是比較差的,由於抵抗力下降甚至在治療的過程當中也會因此出現感染問題。

延伸:如何做到正確預防癌症?

隨着癌症的發病率逐年升高,大家對癌症如何預防愈加關注,怎樣預防癌症的發生,給大家總結了幾點:

保持良好心態

上海精神衛生中心應穎教授在一次關愛活動中曾公開表示:悲傷、焦慮、恐懼和抑鬱等消極的情緒可能加速腫瘤的發展,降低患者的免疫力,甚至阻礙癌症治療的進度和效果。

常言道:「狹路相逢勇者勝」,負面情緒會降低患者抗癌的信心,因此在抗癌過程中,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態。

注意膳食平衡

對於很多疾病來說都是吃出來的,因此若想拒絕癌症,就要講究飲食平衡,不僅要多吃新鮮的蔬菜和瓜果,同時也要適當攝取一些肉類,只有這樣才可以做到營養均衡,這樣自身抵抗力才會迅速增強。

積極進行鍛煉

若想遠離癌症,提高身體素質、增強免疫力與抵抗力是至關重要的一點,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一定要注意多運動。

不過運動雖好,但是也要注意,特別是對身體素質較差、長期不愛運動的人來說,在鍛煉初期應當選擇較為輕緩的運動項目,並且運動強度不宜過大,否則可能會導致過度疲勞,引發身體不適。

溫馨提醒:在平時一定要注意多觀察身體,一旦出現異常應及早就醫,不可麻痹大意。然而對於癌症高危人群,如有癌症家族史、患有慢性疾病以及長時間吸煙酗酒的人,需定期去醫院做防癌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