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中醫骨科閻醫生。
今天給大家講講咱們中醫上是怎麼治骨質增生的。
中醫上骨刺、骨質增生都屬於「骨痹」的範疇,得病的原因是由於風寒濕等一些邪氣入體,淤積在關節處,致使經絡不暢,導致了相應的部位的經絡不通暢,痰濁血瘀了,久而久之就會出現炎症,疼痛。
因此,治療時要祛寒濕之氣,疏經脈瘀塞,補氣血正氣。
先給大家講一個病人治療的過程。
之前接診過一位47歲的男性,姓陳,在市場從事搬運工作已有20年之久,因為積年累月搬運重物,久而久之身上的關節不是這疼就是那疼。
初次見老陳,臉色蠟黃,左腿步履略顯僵硬。
經他講才了解,身上疼已經有七八個年頭了,之前疼的時候貼上一副膏藥就能緩解。
四個月之前,左膝蓋突然像像針扎一樣疼得厲害,伸腿、下蹲根本就不行。
以為是早晨腿部受寒,他拿毛巾熱敷了幾天,敷後痛感有所緩解,但是只要稍微活動一下,膝蓋就疼得不能行,連帶着整個左半邊身體都跟着疼。
去醫院做X光,醫生說他多處骨質增生,特別是左膝骨刺已經嚴重壓迫神經,要想徹底解決問題,需要手術治療。
這對老陳來說是難以接受的,因為傷筋動骨一百天,做手術最少得一兩個月不能幹活,因此決定找中醫調理。
首診,我看其舌,紫暗,有瘀斑,為把脈,脈澀,我診斷老陳為氣滯血瘀,這類病症的主要特徵是:頭、頸、肩、背、四肢的麻木、刺痛,疼痛部位固定,拒按(按疼痛部位可使疼痛加劇),夜間加重,關節活動困難。
因此,我就給他開了一個只有4味葯的方子,如下:
白芍、甘草、木瓜、威靈仙。用水煎服
服藥8劑後,老陳前來複診,感覺周身疼痛有明顯的減輕,但彎腰下蹲的時候膝關節還是有些僵,有輕微扯着痛。
於是,我調整了一下方子,加入牛膝,續開了25劑。
1月後又診,老陳說周身疼痛的感覺都沒有了,渾身關節不像以前那麼寒,有一種溫熱的感覺,胳膊雙腿屈伸自如。
為啥這個方子看似簡單,卻有如此神奇的效果呢?咱們一點一點說。
中醫講究辨證論治,要從具體的病因出發,在這是因為寒濕入侵,氣滯血瘀。
老陳常年干搬運等重體力活,加重了骨骼的負擔,增大了關節之間的磨損,正氣損耗,那麼外邪就極其容易入侵,這是最直接的原因。
而這個方子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兩個問題,既祛瘀除濕,又扶正陽氣。
好了,咱們一起看一下這個方子:
白芍、甘草、木瓜、威靈仙
【白芍】【甘草】這兩味葯相互配合其實也組成了一個經典的方子芍藥甘草湯,它們藥性都是很平很溫和的,能夠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在這個方子里不僅能夠降低筋骨的鬆弛度,也能減輕病痛。
用一個詞總結,就是緩急止痛。
【木瓜】有祛濕和胃、舒筋活絡的功效。對於攣急和轉筋的效果比較好,經常用來治療濕痹、拘攣、轉筋。
【威靈仙】這味葯想必大家比較熟悉了,能夠祛風通絡止痛,對於肢體麻木疼痛效果佳。
【木瓜】【威靈仙】兩味葯都能夠通經絡,祛風鎮痛,相伍效果更加顯著。
最後我又加入的【牛膝】逐瘀通經、補肝腎、強筋骨,能引葯下行,善治膝痹。
這個方子比較簡單,藥材也沒有特別珍稀的,但是相伍得當,各司其職,缺一不可。
骨刺、骨質增生應該是最常見的骨病了,一旦出現屈伸不利,關節腫脹的情況,只要祛寒濕,補陽氣,一般情況下都能藥到病除。
最後還是要說,不同人體質不同病症各異,不能私自用藥,身體不舒服還是要找醫生問診開方。我是中醫骨科閻醫生,關於骨病的問題,歡迎大家諮詢,希望我能夠為你解決問題,減輕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