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醫療&克利夫蘭醫學中心:布局3D影像

來源:器械之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且24小時後方可轉載。


GE醫療聯合克利夫蘭診所布局了一家增強現實3D影像介入導航公司!


2022年6月27日Centerline Biomedical公司宣布完成由克利夫蘭診所牽頭的33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16億)的B輪融資


值得關注的是GE醫療、RIK Enterprises、JobsOhio、Jumpstart Ventures和G2 Group Ventures也參與了本輪融資。


器械之家,贊13


Centerline Biomedical公司剝離自克利夫蘭診所的一個研發項目,公司的旗艦產品IOPS是一種用於血管介入手術的非輻射3D手術導航系統。


目前,介入手術導航離不開X射線。這種導航方式,不但讓參與手術的醫生暴露於高劑量的輻射且畫面質量較低,2D的影像難以充分反映真實的解剖結構。

IOPS利用解剖映射算法和電磁跟蹤技術,將術前影像和術中矯正定位系統數據結合,無需進行標準的X成像和造影劑注入。


數字算法能夠將血管結構和術中影像以3D的形式呈現,醫生佩戴上VR眼鏡就能接受三維彩色的可視化導航,在減輕醫生輻射暴露的同時,極大的提升了導航的準確度和手術效率,相比傳統的導航方式,手術時間縮短了將近一半。

IOPS的主動脈腔內修復術(EVAR)應用已於2019年7月獲得了FDA 510(k)批准,目前公司正致力於擴大該系統的應用範圍,今年5月公司宣布已完成一項結構性心臟病手術導航的動物研究,用於手術的研究設備是在目前的IOPS基礎上,採用了4D-GNC技術,產生具有四維結構映射的心臟增強現實引導。


結合近期大熱的元宇宙概念,這是妥妥的要往元宇宙醫療影像方向繼續邁進了!尤其令人振奮的是,這項技術並非懸浮的概念,而是已經落地應用近三年的商業化產品。


01


3D影像技術獲史上最大融資


  • 50%的介入醫生具有明顯的後囊下晶狀體改變,而這種癥狀正是白內障的前兆。


  • 85%的介入醫生的腦腫瘤發生在頭部左側——醫生在介入手術時距離放射源最近的身體部位。


  • 60%的介入醫生在21年的從業後會有脊柱問題,原因是長期穿着沉重的防輻射服


  • 33%的介入醫生曾因骨科疾病導致缺勤。


Centerline Biomedical公司官網所列的這一組數字,正是當今介入醫生需要面臨的難題,長期的輻射暴露不可避免的對醫生造成了嚴重的健康損害。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Centerline Biomedical的IOPS術中定位系統摒棄了傳統的X放射引導,利用術前CT動脈造影圖像結合術中放置於患者腰部的定位校準系統,通過解剖映射算法和電磁跟蹤技術,在血管介入手術過程中實時提供三維彩色可視化導航。


3D彩色圖像相較以往的2D灰色影像,能夠更直觀的反映血管的解剖結構,在VR眼鏡的幫助下,導航效果更快更精準,手術效率得到了明顯提高,平均手術時間僅需傳統2D導航的53.4%。


技術背後的心酸故事


這一系統由克利夫蘭診所的心臟和血管研究所開發,該研究所在美國排名第一。這款系統誕生的背後也有一個令人心酸的故事。

Centerline Biomedical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Vikash Goel曾在康奈爾大學跟隨計算機圖形學領域的領先專家Don Greenberg教授學習。Greenberg教授將Vikash介紹給他的兒子,克利夫蘭診所複雜主動脈修復領域的頂級專家Roy Greenberg博士。


Roy邀請Vikash與他合作,兩人組建的團隊共同研發IOPS技術長達10年的時間。但不幸的是,Roy在幾年前因癌症去世,不少人認為術中輻射是導致Roy疾病的主要原因。


Roy博士的不幸去世,也成為了Vikash繼續為減少術中輻射努力的動力。2019年7月IOPS的主動脈腔內修復術(EVAR)應用獲得了FDA 510(k)批准。


向4D進發


此後Centerline Biomedical繼續努力開拓IOPS系統的更多應用。目前公司還有四條研發管線,分別是:外周血管疾病(PAD)、結構性心臟病(各種應用)、神經血管疾病和其他血管、非血管應用。



近期公司的結構性心臟病應用也傳來了新進展。今年5月Centerline Biomedical宣布已完成一系列結構性心臟導航動物研究中的第二項研究。


由來自克利夫蘭診所全美排名第一的心臟、血管和胸部研究所的醫生評估了該公司的增強現實圖像引導技術在跳動的心臟中導航結構的可行性。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進行試驗的研究性4D-GNC技術建立在該公司的旗艦IOPS®產品的基礎上,具有四維結構映射和通過心臟的增強現實引導,意味着公司的增強現實導航技術又邁向了一個新的台階。


此次Centerline獲得的3300萬美元的資金也是公司自2014年從克利夫蘭診所分拆以來獲得的最大一筆融資。除了擴大其術中定位系統(IOPS)的應用外,Centerline還表示將使用B輪融資來擴大其臨床證據庫。


IOPS目前正在美國部分醫院推出,預計到2023年,將擴展到歐洲和其他主要市場。


GE醫療在本輪融資中的參與也格外令人矚目。GE醫療集團全球介入總經理Arnaud Marie對此表示:


「投資像Centerline Biomedical的IOPS®解決方案這樣的創新技術的機會符合GE醫療提供更精確和高效護理的使命。隨着複雜干預措施的微創手術數量的增加,對先進技術的需求也在增加,以使臨床醫生能夠做出更快,更精確和更明智的決策,以改善患者護理。我們期待與Centerline生物醫學以及臨床醫生合作,探索這項技術的可能性,以及如何利用它補充我們的成像和引導系統。


02


GE醫療加碼介入影像領域


介入放射學是在醫學影像設備的引導下,以影像診斷學和臨床診斷學為基礎,結合臨床治療學原理,利用導管、導絲等器材對各種疾病進行診斷及治療的技術。自20世紀70年代問世後,經過50多年的發展,在臨床上已經成為繼內科、外科後的第三大學科。


其中,DSA設備一直是介入導管室的重中之重,從早期的影像增強器,到2000年GE醫療率先在業內推出平板DSA,再到全新一代的複合手術室Discovery IGS 7OR,血管機的硬件技術、影像處理等都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介入影像一直是GE醫療重點關注的領域。


一站式多設備整合


2020年GE醫療宣布推出一站式多設備整合INTERACT Angio-CT Suite。這是目前業內領先的、能夠同步整合DSA、CT和超聲三種影像設備的一站式方案。

介入手術後通常需用CT掃描來評估病情,而傳統模式下,患者在術後無法即刻開展CT掃描,只能擇期進行。如果手術效果不好,則可能需要第二次手術,增加了治療風險的同時,也給患者帶來額外的經濟壓力。


而對於使用超聲設備進行影像檢查和評估比較有優勢的疾病,往往需要藉助超聲科的設備和超聲醫生協助,需要患者轉運,流程複雜,也導致手術時間加長,導管室使用效率偏低。

INTERACT Angio-CT Suite通過將GE優勢的CT、DSA、超聲三種設備一站式整合,並實時聯動,充分發揮三種影像設備各自的優勢,實現臨床效益的最優化。


GE獨有的「ASSIST多模態融合疾病導航」技術確保多設備協同下,不同影像的優勢能夠充分發揮,通過全新的後處理工作站系統,實現不同影像引導數據的快速同步處理,確保不同影像間的多模態融合,實現 「多來源、多容積和多形態」 三大特點,對於腫瘤及大血管介入治療,最高可以節約90%的造影劑用量,減少輻射、提升安全救治的同時,大幅縮短手術時間。


GE醫療聯合強生建立綠色導管室


如同GE醫療剛剛注資的Centerline一樣,減少介入醫生的輻射暴露也是GE醫療一直以來的關注點。


公開的第三方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每年的房顫手術約10萬例,而這一數字在2035年預計達到100萬例。目前導管室、血管機支持下在進行房顫手術時,射線曝光量約2~3小時/台,醫生在做電生理介入手術時都需要背着沉重的鉛衣。據統計,中國從事介入醫生的平均年齡比美國小10歲,但是中國醫生的後背痛比例卻要高很多。



去年,由GE醫療與強生醫療共同打造的綠色導管室整體解決方案在第十九屆心房顫動國際論壇行業協會及專家的見證與支持下正式發佈。該方案通過超聲設備,心腔內超聲導管以及三維標測設備為房顫手術提供零射線解決方案,更安全、精準指導房顫手術。



隨着房顫患者人群增加,房顫中心正在快速的建立,治療端的需求所帶來的導管室越來越多。此次,GE醫療中國與強生醫療共同打造綠色導管室整體解決方案,通過超聲設備,心腔內超聲導管以及三維標測設備為房顫手術提供零射線的綠色解決方案,更安全並精準指導房顫手術,並大幅提升手術效率,保護醫患安全。


綠色導管室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綠色導管室可以讓房顫手術更安全,沒有射線,不用穿鉛衣,精準指導,安全倍增;安全做到極致,效率提升;效率提升後醫生將有更多時間投入科研提升學術。


——


在日新月異的技術進步下,介入影像導航領域也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改變。結合目前大熱的元宇宙概念,增強現實影像能既準確又快速的實現術中導航。


另一方面,長期暴露在輻射下醫生的健康問題也逐漸得到了重視。在新技術的加持下,各種極具創新的綠色解決方案層出不窮。未來這一領域還會有哪些令人興奮的發明,器械之家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