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巧克力囊腫特效方,可清熱解毒、軟堅散結,效果顯著,快收藏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巧克力囊腫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巧克力囊腫,大致分為四種症型:肝鬱氣滯型、氣滯血瘀型、寒凝血瘀型、氣血虧虛型。

巧克力囊腫患者一般會有以下癥狀:月經前或者月經期間,小肚子脹痛,經量偏多或偏少,經血顏色較深,有血塊,痛經,心煩意亂,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睡眠質量差,舌質暗紅。

痛經是巧克力囊腫最典型的癥狀,但也是我們最容易忽略的前兆。並且,子宮內膜異位會造成不孕的概率很大。

目前治療巧囊最好的辦法,就是中醫保守調理,諸葯合用,使藥效直擊病灶,進而調節氣血,活血止痛,消瘀散結,標本兼治,效果才能立竿見影。

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則比較經典的醫案,讓大家了解一下中醫的調理思路。

趙女士,31歲,去年因檢查出巧克力囊腫,進行手術,但在今年年初複發,檢查出4.8公分的巧囊。她對手術失去了信心,便經過朋友的介紹向我尋求中醫保守調理。因為距離較遠,我便採取了遠程問診的方式。

初診時,患者自述月經時間還算準確,但每次都有血塊,痛經,白帶也多,顏色發黃,平時也經常感覺到腰酸、腹部脹痛,我觀察她舌質發紅,舌苔黃膩

針對她的情況,開方如下:

萆薢、露蜂房、蒲公英、紅藤、敗醬草、莪術三棱、水蛭、土鱉、天龍

為何開這幾味葯呢?

患者經常腰酸,白帶多,腹部脹痛,屬於下焦濕熱,積結為痰瘀,所以用萆薢、露蜂房,攝帶下、清濕熱;紅藤、蒲公英、敗醬草清熱解毒;加莪術、三棱理氣消脹;加土鱉、水蛭、天龍活血化瘀、軟堅散結。

且看療效如何:

患者服用上方後,白帶明顯減少,腹部脹痛有所緩解,月經血塊也少很多,但左下腹還是有疼痛感,複查顯示巧囊縮小至2.9公分。

我便微調藥方,讓她繼續服用,一段時間後,患者反饋左腹部疼痛基本消失,複查顯示卵巢內未見異常,巧囊已經消散,但還有少量白帶,顏色偏黃,我便簡單開幾味葯,並送給患者一個食療方,輔助調理,鞏固療效。

據不完全統計,巧克力囊腫手術複發率高達90%,所以,一直以來,我一般不建議巧克力囊腫患者選擇手術消除,因為有中醫這條捷徑,為何要選擇一個傷身不除根的方式呢?

如果你有類似煩惱,可以跟我說說,我幫你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