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關鍵時刻可以救命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發明者

「海姆立克」急救法

美國的Heimlich教授於1974年發明,

美國醫學會於1975年正式用其名字命名,

至今在全世界範圍內已經至少成功搶救了上萬條生命。


美國胸外科醫生Heimlich教授,在他的臨床工作中曾發現,急救急診醫生常常採用拍打病人背部,或將手指伸進口腔咽喉取出的辦法排除異物,其結果不僅無效反而使得異物更深入呼吸道造成不可逆後果。

窒息的概念

窒息在急救醫學上的解釋是:人體的呼吸過程由於某種原因受阻或異常,所產生的全身各器官組織缺氧。這種呼吸過程的受阻的原因和部位如圖。


我們的口腔、口咽部、聲門以及氣管和各級支氣管內出現了異物或者痰液堵塞,就會導致窒息的發生醫學上我們稱之為外窒息。


海姆立克急救原理

「海姆立克」急救法原理是利用突發衝擊腹部的壓力,使膈肌抬高,使肺內殘留氣體形成一股向上的氣流,這股氣流具有衝擊性、方向性,迅速沖入氣管,從而將異物排出。當異物衝出後,可小心用手指將異物勾出,但注意不要將其推入氣道深處,操作同時,防止被患者咬傷手指。

簡單來說就是將整個肺和氣道當作一個氣球。氣道異物就相當於堵在氣球出入口上的塞子,氣球就相當於滿是氣體的肺部。當塞子堵住時,氣體無法進出,造成窒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擠壓氣球,讓內部的氣體壓力將塞子排出。「海姆立克」急救法適用於清醒的氣道異物梗阻者。

窒息的表現

1、首先就是呼吸困難,常伴有劇烈咳嗽或者喘鳴

2、然後是呼吸困難所致的極度恐懼,有瀕死感,同時會去摳咽喉部以期拿出異物、解除梗阻。口唇可表現出烏紫的顏色,醫學上成為紫紺,是機體嚴重缺氧的表現。

3、伴隨着呼吸困難,吸氣極度費力,有些患者會出現典型的「三凹征」,即胸骨上窩、鎖骨上窩和肋間隙伴隨着吸氣會出現明顯的凹陷。


典型表現:三不能+V型手

三不能是:異物阻塞氣管後,患者不能說話、不能呼吸、不能咳嗽。

V型手就是當患者出現「三不能」時。雙手不由自主呈現V型緊緊抓住自己的喉嚨。識別出海姆立克徵象,請立即使用「海姆立克」手法進行急救。

如果窒息的情況持續存在無法解除,患者進一步會出現神志喪失、昏迷,最終由於嚴重的缺氧導致心跳呼吸停止、死亡。

這一過程一般是在6到8分鐘以內,因此,窒息的現場快速識別與急救就顯得非常重要。


1歲以下及1歲以上急救

◆1歲以下娃:採用背部拍擊和胸部按壓法


①右手張開(八字形),固定住娃的下頜和頭部。

②讓娃趴在施救者前臂上,施救者對應下肢向前伸出,前臂放在大腿上。娃雙下肢分開,便於固定。

這個過程,要保持娃氣道的平直和頭低臀高。要注意保護嬰兒的頸部。


③用手掌根部快速有節奏的叩擊娃的雙側肩胛骨之間位置5次。

④結束之後,左手張開固定住娃頭部,小心翻轉過來。


如果異物沒有排出,繼續以下壓胸法操作步驟:


⑤讓娃躺在前臂上,同時對應下肢向前伸出,手臂放在大腿上。娃的下肢固定在施救者上臂和軀幹之間。

這個過程中,保持氣道的平直和頭低臀高。


⑥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有節奏的按壓娃的胸部,快速有節奏的按壓5次。

⑦如果沒有異物排出,重複剛才的動作,如果心跳呼吸停止,馬上進行心臟肺復蘇。


◆1歲以上娃:採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①孩子兩腿岔開,施救者成弓步站立或跪在孩子身後,頂住被救者屁股。

②站在孩子背後,雙手放於孩子肚臍上方兩指位置,一手握拳,拳心朝內,另一手抱住拳頭。

③雙臂用力收緊,瞬間按壓腹部。

④持續幾次擠壓,直到異物排出,不堵塞氣管。

其他情況的急救

No.1 立位腹部衝擊法

適用:清醒的成人或兒童患者。

手法:搶救者站在患者背後,用手臂環繞患者的腰部,一手握空心拳,將拇指側頂住患者腹部正中線肚臍上方兩橫指、劍突下方,用另一手抓住拳頭,快速向內、向上衝擊病人的腹部,約每秒一次,直至異物排出或患者失去反應。

No.2 仰卧位腹部衝擊法

適用:昏迷的成人或兒童患者。

手法:將患者平卧,搶救者面對病人,然後騎跨在患者的髖部,一手置於另一手上,將下面的手掌放在劍突下、肚臍上的腹部,用身體的重量快速衝擊病人的腹部,直至異物排出。

No.3 自救腹部衝擊法

適用:清醒的成人。

手法:一手握拳,另一隻手抓住該手,快速衝擊腹部;或用圓角或椅背快速擠壓腹部。在這種情況下,任何鈍角物件都可以用來擠壓腹部,使異物排出。

No.4 立位胸部衝擊法

適用:孕婦或過度肥胖患者

手法:搶救者站在患者背後,用手臂從患者腋下穿過環繞其胸部,一手握拳,將拳眼至於傷員胸骨中部,另一隻手抓住拳頭向內、向上衝擊胸部,直至異物排出。

常見併發症

海姆立克急救法手法雖卓有成效,但也可產生合併症,如:肋骨骨折、腹部或胸腔內髒的破裂或撕裂。

如何預防異物卡喉

  • 將食物切成細快;充分咀嚼。
  • 口中含有食物時,避免大笑、講話、行走和跑步。
  • 不允許兒童將小玩具放在口中,太小的零件不給幼兒玩耍。


以下這些容易使老人和小孩發生氣管堵塞的食物,應謹慎食用!

1、果凍:建議家長給老人和小孩吃果凍的時候,不要一整顆給,可以先弄碎後再給老人和小孩食用。

2、麻花、糖果:不好咬的食物,容易噎住喉嚨,不適合老人和小孩食用;如果要給老人和小孩食用,建議先切成丁狀。

3、魷魚絲:纖維過長,咬感過硬的零食,包括魷魚絲、牛肉乾,都不適合老人和小孩吃。

4、花生醬:黏稠度過高,不適合老人和小孩吞食。

5、堅果類:體積太小,有時老人和小孩可能來不及咀嚼就吞食下肚,容易噎到。

6、部分水果:小巧圓形但裏面帶核的水果,不適合給老人和小孩食用,如龍眼、葡萄、櫻桃等,可剝開去核後,再給老人和小孩食用。

7、多纖維蔬菜:維纖多且不易咬爛的蔬菜,不適合老人和小孩,如芹菜、豆芽。

8、大肉塊:大塊的肉塊,老人和小孩無法咬爛,若強吞下容易噎到,應該切成薄肉片或肉丁。

9、長面:太長的麵條,老人和小孩不易吞食,若以吸食的方式食用,也容易噎到,烹調時可先切成小段再烹煮。

10、多刺的魚:建議選擇魚刺較少的魚類烹煮,多刺的魚類容易噎到,並刺傷老人和小孩的食管及口腔。

一張圖掌握海姆立克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