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接待了一位35歲的客戶林女士,她每天早晨啃兩口麵包就趕地鐵,晚上回家總想「犒勞自己」,紅燒肉配兩碗米飯吃到撐。
白天忙得沒空吃夠,晚上卻總控制不住量,半年下來褲腰越來越緊。
我讓她試着把早餐和晚餐的吃法倒過來,兩周後她告訴我:「現在早上能吃熱乎飯菜,晚上反而輕鬆,身體輕鬆多了。」
英國巴斯大學曾追蹤過160名成年人的飲食記錄,發現習慣在晚上攝入全天50%以上熱量的人群,腰圍數值比正常飲食組平均高出3厘米。
早餐吃紮實,晚上吃清爽
多數人早餐隨便對付,其實早上才是最適合吃「硬菜」的時刻。
煎三文魚、青椒炒牛肉、豆腐燉白菜這類家常菜,配小半碗雜糧飯,比啃冷麵包實用得多。
有位客戶嘗試早餐吃清蒸鱸魚配燙菠菜,到中午都不覺得餓。別怕早晨吃葷腥,身體完全有時間處理。
晚餐別讓主食佔C位
晚上那頓重點調整主食比例。
把白米飯換成半塊蒸南瓜,或者用老豆腐代替麵條當主食。有位大姐以前每晚必吃湯麵,現在改吃香菇青菜湯配兩塊鹵豆乾。
實在饞主食,試試把米飯捏成乒乓球大小的飯糰,配海苔當零食吃。
調味料跟着太陽走
早晨的菜可以正常放油鹽,晚上則要收着點。
有位客戶發現,晚餐如果用檸檬汁代替醬油拌菜,吃完整晚都不會口渴。
燉湯時把浮油撇掉,撒點白鬍椒粉提味,比濃油赤醬更開胃。
記住:太陽下山後,味蕾靈敏度會下降20%,重口味容易吃過量。
別讓水果打亂節奏
很多人喜歡晚餐後吃水果,其實這是最糟的時機。
有位阿姨把火龍果和香蕉移到早餐吃,晚上改喝溫熱的銀耳湯。
水果里的天然糖分在夜間更容易被囤積,不如早晨配着雞蛋吃,既能補充水分又扛餓。
喝水的時間比水量重要
晨起先喝200毫升溫水,隔15分鐘再吃早餐。
晚餐前喝半杯水,飯後兩小時內盡量不大量飲水。、
記住:水喝對時間能幫助食物更好分解,喝錯時間反而加重負擔。
體重管理其實一點兒都不難,其實是方法沒用對。把早晚兩頓飯的內容調換,本質上是在順應身體的工作規律。
那些總說「喝涼水都胖」的人,多半是沒抓住白天八小時的消耗窗口。明早試試用晚餐的菜量當早餐,用早餐的搭配當晚餐,你的身體會告訴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