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護理·名師之路①|擇一事堅守,終一生熱愛

2025年05月12日22:32:06 健康 2000

編者按:2025年5月12日是第114個國際護士節,新湖南客戶端聯合湖南省衛生健康委、湖南省護理學會聯合推出《湘江護理·名師之路》專欄,以護士的角度講述他們眼裡的「提燈女神」,展示護理精神綿延百年的星火。敬請關注!

講述人:祝旺,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全科醫學科護士長

講述對象:鄧茲年,原名鄧一琬,女,湖南郴州人,1904年9月生,於1998年8月7日逝世,享年94歲,曾任湘雅二醫院首屆護理部主任。

湘江護理·名師之路①|擇一事堅守,終一生熱愛 - 天天要聞

生逢亂世 傳奇征途

鄧茲年出生於湖南郴州一個普通的自由職業者家庭,父親是正直博學的私塾先生,母親是勤勞善良的家庭婦女。她在兄妹五人中,排行第三。13歲那年,她才踏入學堂的大門,開啟了自己的求學之路。為了能繼續學業,她一邊刻苦學習,一邊利用課餘時間做零工補貼家用。在鞭炮廠做鞭炮、扯爆竹桶、打掃學校衛生……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工作,為她換來了微薄的收入,也讓她得以在知識的海洋中繼續遨遊。她自幼聰明伶俐,學習勤奮刻苦,深受老師們的喜愛和好評。

1924年秋,憑藉優異成績,她考入長沙福湘女子學校(現第十中學)學習,後又順利升入高中

1928年3月,還在讀高中的她毅然投身革命,參加朱德、陳毅組織的湘南起義,在戰火紛飛中,承擔起了救護紅軍傷員的重任。

在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每一次救助傷員,都是在與死神賽跑。她不顧個人安危,用自己的雙手,為傷員們帶去生的希望。由於強敵圍剿,湘南起義失敗了,她也不幸被國民黨反動派監禁。在獄中,她遭受了非人的折磨,但始終沒有屈服。後來,在親友的幫助下才得以逃脫,隨後步行至衡陽。為了躲避國民黨的追捕,她改名為「鄧茲年」,從此開始了一段新的人生旅程。同年秋,她考入蕪湖高等護士學校,接受正規的護校訓練。在這裡,她努力學習專業知識,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獲得大學學歷證書,畢業後被分配至南京中央醫院從事護理工作。在該院工作期間,她基礎理論知識紮實,業務能力強,工作上兢兢業業、任勞任怨,贏得領導及同行們的好評。

在一次死亡病例審查案件中,她作為曾經親自護理過病人的護士,受命出庭高等法院。針對法庭上法官提出的種種問題,她對答如流。基於她對病情變化以及治療過程的清晰記憶和合理的事實陳述,使得醫院得以勝訴。她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風也因此受到了中國醫學泰斗沈克非院長的賞識。在任職期間,她相繼被提拔為護士長、總護士長、護士長督導及護理部主任等職務。

1938年秋,日寇進攻南京,戰火紛飛,硝煙瀰漫。鄧茲年負責組織、參與轉移傷病員和醫院財產的工作,堅持最後撤離醫院。在善後工作處理完後,才跟隨醫院撤退至貴陽,任貴陽中央醫院高幹病房護士長。其間曾擔任張學良將軍的保健護士,張學良將軍對她倍感親切,並在其日記本上贈言「勤於事,慎於言」作為紀念。在那段艱難的歲月里,她始終堅守在護理一線,用自己的行動,詮釋着對生命的尊重和對職業的忠誠。1943年,她志願參加中國遠征軍赴緬甸戰地救護隊,並任滇緬鐵路醫院護士長。在戰火紛飛的戰場上,她不顧生命危險,搶救了無數愛國將士的生命。每一次手術,每一次護理,都傾注了她全部的心血和關愛。

抗日戰爭勝利後,鄧茲年先後在天津上海青島等地繼續從事護理工作,並一直擔任護士長職務。1949年7月,應湘雅醫學院院長凌敏猷的邀請,她毅然回到湖南長沙湘雅醫院工作,並任命為眼科護士長。在這裡,她繼續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為患者的健康保駕護航。

桑榆非晚 為霞滿天

1956年,湖南醫學院委派她參加湖南醫學院附二院籌建工作,當時她已年滿52歲。但使命在肩,她毫不猶豫地服從了組織安排。面對一片荒蕪的黃泥坑,她和同志們一起,克服重重困難,經過兩年的艱苦努力,一所大型綜合性醫院拔地而起。這所醫院在他們的努力下,不斷發展壯大,如今已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於一體的現代化綜合醫院。

1958年8月1日,湖南醫學院附二院開院後,鄧茲年又馬不停蹄地投入到護理管理的各項工作中。她着手探索和建立護理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籌備手術室,採購醫療器械等。

1962年3月,醫院成立護理部,她被任命為護理部第一任主任。在擔任護理部主任期間,作為護理學專家,充分發揮其卓越的管理才能,帶領護理團隊使醫院護理工作逐步走上正規化進程。她創立了各級護理人員崗位責任制,建立了由護理部主任到護士長的垂直管理體系,制定了全院護士業務學習計劃,還首次大膽起用年輕有為的護理骨幹作為護士長。她堅持每天下病房、夜查房,及時掌握全院護理動態,使護理質量和護士業務素質大大提高,基礎護理質量得到保證,醫院護理工作任務順利完成。她也曾多次被評為醫院先進工作者勞動模範,受到各級領導和同事們的高度讚揚。1963年,張俊傑院長在她的工作鑒定書中寫道:「該同志工作認真負責,業務純熟,學習認真,服從組織,遵守各項紀律及醫院制度,忠厚老實,關心群眾生活,愛護公物,可稱謂優秀護理部主任。」

退而不休 發光發熱

1964年11月,鄧茲年年滿六旬,組織上為她辦理了退休手續。然而,她的心卻始終牽掛着醫院的發展,惦記着她奉獻了一生的護理事業。退休後的她,經常義務到病房查看、護理病人,指導年輕護士長工作,從來不索要任何報酬,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位護理部老主任的拳拳之心和崇高品質。

她生活儉樸,從不奢侈浪費,但對支援災區、救助貧困和捐助福利事業,卻從不吝嗇,並多次慷慨解囊。小行大愛,靜水深流,她用自己的熱情和善舉為國家、為社會散發著無盡的微光。

仁者多壽。鄧老師於1998年8月7日在長沙逝世,享年94歲。

「郴州護理紅軍,南京抗擊日寇,貴陽救治張帥,轉戰滇緬,志願援朝,畢生奉獻,救死扶傷知多少;

晚來服務桑梓,辛勞籌建醫院,造福三湘父老,言傳身教,育德育人,鞠躬盡瘁,高風亮節乃斯人。」

這幅醫院贈送給她的長聯,是對鄧茲年老師一生的高度概括和讚美。鄧老的一生,始終與民族興衰、國家興亡緊密聯繫在一起。她工作嚴謹,作風正派,是我們大家學習的楷模。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體重從133減到98,發現一個掉秤更快的方法:早晚餐倒置 - 天天要聞

體重從133減到98,發現一個掉秤更快的方法:早晚餐倒置

上周一位客戶發來消息:「以前每天下午餓,下班回家總想狠狠吃一頓,結果第二天早上一稱數字又漲了。現在按你說的把早晚餐倒過來吃,整個人反而輕鬆了。」她沒提具體減了多少,但字裡行間透着一股子爽快勁兒。這讓我想起自己常說的那句話:「體重管理其實一點
體重下百,發現一個掉秤更快的方法:晚上吃2根香蕉 - 天天要聞

體重下百,發現一個掉秤更快的方法:晚上吃2根香蕉

上周一位客戶李姐找到我,說最近每天晚餐後總覺得身體沉甸甸的,早上起床也沒精神。她試過不吃主食,但半夜餓得睡不着,第二天反而更想吃高油食物。我讓她把晚餐的主食換成兩根香蕉,搭配一小把堅果。三天後她告訴我,晚上不再有撐撐的感覺,白天反而更有活力
你瘦不下來的原因之一:不吃晚餐 - 天天要聞

你瘦不下來的原因之一:不吃晚餐

上周有位客戶給我發消息:"老師,我連續一個月沒吃晚飯,體重怎麼反而漲了?"她叫王姐,43歲,每天下午五點後只喝水,但白天會不自覺地多吃兩片吐司、多夾兩筷子紅燒肉。我讓她把晚餐的涼拌黃瓜換成半碗米飯配清蒸魚,三天後她告訴我:"半夜也沒再翻冰箱
仁心護佑暖人心,百人共赴健康約 - 天天要聞

仁心護佑暖人心,百人共赴健康約

——簡陽市禾豐中心衛生院5·12護士節義診活動圓滿落幕!5月9日上午8:00,簡陽市禾豐中心衛生院門診外廣場熱鬧非凡,一場以"仁心護佑健康路,天使情暖義診行"為主題的大型公益義診活動在此暖心開啟!
主食吃太少易患糖尿病,還會引發這些健康問題! - 天天要聞

主食吃太少易患糖尿病,還會引發這些健康問題!

關於主食,經常存在一些誤區,「多吃點肉沒關係,只要不吃主食就不會長胖」,還有人將碳水化合物視為「洪水猛獸」,認為不吃或少吃主食能減輕代謝負擔、防範糖尿病等健康問題,但事實可能恰恰相反。
睡覺老打鼾怎麼辦?這些方法簡單又實用 - 天天要聞

睡覺老打鼾怎麼辦?這些方法簡單又實用

日常生活中,許多人被打鼾問題困擾。除了影響睡眠質量,打鼾還可能誘發高血壓、心臟缺血缺氧等多種疾病,嚴重的甚至會造成猝死。肥胖是打鼾的常見誘因,因此,減重是減輕打鼾癥狀的重要手段。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小方法,也能幫助改善打鼾情況。01看似尋常的
因迷信偏方 29歲男子誤吞魚刺後不幸身亡 - 天天要聞

因迷信偏方 29歲男子誤吞魚刺後不幸身亡

近日,一則令人扼腕嘆息的新聞刷爆了網絡:29歲的王先生在就餐時不慎被魚刺卡住。這本是一件可以通過及時就醫輕易解決的小事,卻因王先生選擇了錯誤的處理方式——喝醋、吞米飯等土方法,最終導致魚刺刺穿食管和胸主動脈,雖經醫院全力搶救,仍不幸離世。王先生的悲劇並非個例。近年來,因誤吞魚刺而引發的悲劇頻發,每一次...
湘江護理·名師之路①|擇一事堅守,終一生熱愛 - 天天要聞

湘江護理·名師之路①|擇一事堅守,終一生熱愛

編者按:2025年5月12日是第114個國際護士節,新湖南客戶端聯合湖南省衛生健康委、湖南省護理學會聯合推出《湘江護理·名師之路》專欄,以護士的角度講述他們眼裡的「提燈女神」,展示護理精神綿延百年的星火。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