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醫院黨政領導深入調研科技創新進展 加速創建國家醫學中心

2025年05月05日22:20:24 健康 1696

極目新聞通訊員 童萱

攝影 陶繼東

5月5日,同濟醫院黨委書記唐洲平、院長鬍俊波率隊深入光谷生物園科創公司開展專題調研,實地考察同濟醫院在此推進的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情況。同濟醫院科創成果、科創產業的積極推進,不僅是同濟醫院在綜合類國家醫學中心創建征程中的關鍵一環,更是醫院肩負科技創新自立自強使命,積極融入國家發展戰略格局,助力湖北省加速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的生動實踐。

同濟醫院黨政領導深入調研科技創新進展 加速創建國家醫學中心 - 天天要聞同濟醫院黨政領導考察會議現場

細胞治療被譽為「第三次醫學革命」,它能夠突破傳統藥物治療的局限,通過調節免疫系統或修復受損組織來發揮治療作用。在調研同濟醫院以知識產權入股的武漢泓宸創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時,調研團隊詳細了解了公司首席科學家、同濟醫院康復醫學科陳紅教授帶領的團隊在幹細胞領域的創新成果。

該團隊利用自主研發的人多能幹細胞分化平台開發了多款神經細胞,為脊髓損傷、漸凍症以及免疫衰退提供了全新幹細胞治療方案。

隨着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飛速進步,腦機接口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不斷突破和拓展。武漢百英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同濟醫院首家孵化的成果轉化標杆企業,正全力進軍腦機接口領域,加速創新成果產業化進程。

公司首席科學家、同濟醫院胃腸外科王桂華教授介紹了團隊原研的基於聚焦超聲無創腦機接口在神經調控障礙外周性疾病、胃腸動力性疾病治療方面取得的進展。唐洲平教授牽頭開發的基於遷移學習的新型混合「腦電——近紅外」腦機接口,已成功應用於腦出血患者上肢運動功能康復的臨床轉化測試。今年3月底,湖北省醫療保險管理局發佈了全國首個腦機接口服務的價格標準,同濟醫院積極介入並推動將該技術納入醫療體系,為腦機接口技術的臨床應用和普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王桂華團隊還原創性發現了胃腸間質瘤的全新治療靶點,並研發出相應的小分子靶向藥物。該藥物能夠有效促進kit蛋白降解,從而發揮顯著的抗腫瘤作用。

同濟醫院黨政領導深入調研科技創新進展 加速創建國家醫學中心 - 天天要聞書記唐洲平與中心工作人員交談

隨後,調研團隊一行前往武漢奧綠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參觀調研,湖北省創新轉化醫學研究院院長孫雲詳細介紹了同濟醫院在此轉化的多項創新成果,其應用範圍和影響力令人矚目。其中,同濟醫院心臟大血管科魏翔教授團隊自主研發全球首創的心臟不停跳心肌旋切系統的成功應用,將原本需要四五個小時的開胸手術時間大幅縮短至僅需一小時的微創手術,心臟無需停跳、無需體外循環,堪稱醫工交叉合作的典範。

該技術成果自2022年4月轉化投入臨床以來,已惠及1104名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覆蓋從8歲兒童到78歲老人的全年齡段群體,獲得國內外專家的高度認可,全球10多個國家20多名心外科頂級專家到漢學習,有力地推動了湖北省建設全球肥厚型心肌病醫學中心,為全球肥心病患者帶來福祉。去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到武漢考察,對魏翔教授團隊的創新成果給予了高度讚揚。

在武漢凱德維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同濟醫院婦產科的馬丁院士團隊在腫瘤分子機制與基因治療領域取得了國際領先的突破,填補了多項技術空白。

團隊獨立研發的全球首款hpv整合檢測體外診斷試劑盒,能夠實現對宮頸癌的早期精確篩查。這一成就標誌着湖北省生物產業在國家葯監局創新三類醫療器械ivd領域實現了歷史性的「零」的突破。目前,該試劑盒已成功應用於全國14個省市的近70家三甲醫院,並被國家納入2025年版《宮頸癌篩查指南》。針對子宮內膜癌,團隊開發子宮內膜癌甲基化檢測試劑盒,具有高敏感性與特異性,可實現早期診斷與精準篩查。這兩款試劑盒均為國家三類創新ivd認定的突破性成果,獲多項全國顛覆性技術創新大獎。

在基因治療和腫瘤治療性疫苗領域,馬丁團隊也屢獲突破。作為武漢市「揭榜挂帥」重大項目之一,團隊牽頭研發的全球首款藥物溶瘤腺病毒注射液kd01,臨床前數據顯示對肺癌、肝癌、結腸癌、卵巢癌、宮頸癌等十餘種實體腫瘤抑制率超90%。團隊研發的全球首款三價宮頸癌治療疫苗填補了行業空白。

學習參觀結束,胡俊波院長主持調研座談會,陳剛副院長彙報了同濟醫院科創工作的最新進展。院領導與在場的專家們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傾聽了他們在科研技術轉化過程中遇到的痛點和難點。

常務副院長廖家智期望科創團隊能夠儘可能地將科研成果與醫院的各個平台相結合,以提高科研成果的轉化效率,推動更多產品實現自主研發和生產。

胡俊波表示,要進一步強化與國內外頂尖科研機構和企業的合作,共同搭建高水平的科研平台,促進學科交叉融合,拓寬科研視野。同時,加大對青年科研人才的扶持力度,不斷提升醫院的科研實力和創新能力。

唐洲平代表醫院黨委、行政向奮戰在醫院科研一線和臨床轉化前沿的全體同仁表達感謝。他總結,以馬丁院士團隊為代表的同濟醫院前沿科研成果令人振奮,是醫院在科技創新領域的重大突破,更是踐行總書記指示精神的具體體現。五一節前,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強調,要加快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對加強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和高端產業引領功能提出了更加明確的指示。此次調研,既是對同濟醫院加速推進國家醫學中心建設的階段性總結,也是吹響下一階段科技攻關的衝鋒號角。

同濟醫院黨政領導深入調研科技創新進展 加速創建國家醫學中心 - 天天要聞同濟醫院黨政領導開展專題調研

唐洲平勉勵大家要努力建設世界級的醫學中心,一線醫療科研創新工作者應積極承擔起科技自立自強的重任,奮發有為,為湖北省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貢獻力量,助力湖北加速成為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他提出,應以創建綜合類國家醫學中心為契機,集中力量突破更多關鍵性「卡脖子」技術難題。同時,要總結醫院孵化重點企業及項目的成功經驗,形成示範效應。圍繞國家醫學中心的科研項目清單,針對臨床需求和國家重大需求,加快推動藥物、醫療器械、試劑盒等關鍵領域的技術創新,以促進科研成果的高效轉化。此外,還要堅定樹立紀律和規矩意識,確保科技創新與臨床轉化活動的合法合規進行。

近年來,同濟醫院在科研成果轉化方面成效顯著,多項創新技術在短期內實現臨床應用,如汪道文教授團隊研發的暴發性心肌炎快速檢測試劑盒,病理科王國平教授團隊研發的激光片3d顯微鏡,以及泌尿外科凌青副主任醫師研發的「人工膀胱」「人工腎」等,均在臨床實踐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未來,同濟醫院將持續深化「臨床需求牽引——基礎研究突破——產業轉化落地」的全鏈條創新模式,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推動醫療技術的自立自強,聚焦「卡脖子」技術難題,集中力量攻關,努力實現更多關鍵核心技術的國產化突破,持續加快創建綜合類國家醫學中心,為推動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大便是腸胃的鏡子,出現這3種大便,趕緊調調脾胃 - 天天要聞

大便是腸胃的鏡子,出現這3種大便,趕緊調調脾胃

在繁忙的工作和多變的生活節奏中,許多人或多或少都會遇到一些腸胃不適的困擾。或是經常腹瀉,影響了工作效率;或是便秘纏身,讓人焦躁不安;又或是不明原因的腹脹、消化不良,嚴重時甚至影響生活質量。有時候,我們會去醫院做個檢查,醫生說「注意飲食,調整
讓呼吸更自由!2025世界哮喘日科普活動在廣州舉辦 - 天天要聞

讓呼吸更自由!2025世界哮喘日科普活動在廣州舉辦

2025年5月6日是第27個世界哮喘日,今年主題為「讓吸入治療惠及所有哮喘患者」。為提升公眾對哮喘防治的認知水平,由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生物島實驗室指導,廣東省呼吸與健康學會主辦,廣州市廣播電視台協辦的「護肺健康 暢享呼吸」世界哮喘日科普活動,在廣州國際媒體港舉行。院士、專...
【有醫說醫】第27個世界哮喘日:我國患者超4500萬人,有病還能運動嗎? - 天天要聞

【有醫說醫】第27個世界哮喘日:我國患者超4500萬人,有病還能運動嗎?

「每次發作時,感覺我就像是一條被撈出水的魚,又像被吸進外太空,空氣稀薄,控制不了一點。」這是哮喘患者在網絡分享的自嘲留言,詼諧中透着無奈,也讓更多人直觀感受到,哮喘並非小病,而是一種隨時可能打亂生活節奏的慢性疾病。每年春季,全國各地樹木植物陸續進入飛絮期,加之氣候溫差頻繁變化,通常被視為哮喘急性發作...
《黃帝內經》空腹睡覺的智慧:不吃夜宵反而更健康? - 天天要聞

《黃帝內經》空腹睡覺的智慧:不吃夜宵反而更健康?

現代人睡前刷手機、吃夜宵已成習慣,但2300年前的《黃帝內經》卻提出"胃不和則卧不安",主張"空腹而眠"。古人這種反常識的養生法,如今被科學證實:適當飢餓感能讓睡眠質量翻倍!今天我們就來破解這個"餓着睡更香"的千古謎題。 一、《黃帝內經》到
剛睡醒還累?身體在給你發「信號」啦! - 天天要聞

剛睡醒還累?身體在給你發「信號」啦!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晚上早早爬上床,一覺睡到自然醒,可起床後還是感覺渾身疲憊,就像沒睡過一樣。這是咋回事呢?今天咱就來嘮嘮,為啥剛睡醒身體卻還是很累。 在古代,人們就很重視睡眠,中醫經典《黃帝內經》里就提到「起居有常」,強調了合理作息對
帶狀皰疹引發「世界第一痛」,甘肅老人坐飛機來漢接受微創除痛 - 天天要聞

帶狀皰疹引發「世界第一痛」,甘肅老人坐飛機來漢接受微創除痛

極目新聞通訊員 張夢石 譙玲玲 鍾亞春76歲的吳奶奶近日從甘肅蘭州坐飛機來到湖北武漢,接受「世界第一痛」即三叉神經痛的治療。5月6日,在武漢市第一醫院疼痛科病房內,老人術後疼痛大為緩解,即將出院的她拉着醫護的手道別。老人拉着醫護的手表示感謝 通訊員 代雨朦 攝吳奶奶家住甘肅省蘭州市,育有一兒三女。20多天前,其...
手腳一旦出現這4種異常,很可能是血管堵了,儘早檢查 - 天天要聞

手腳一旦出現這4種異常,很可能是血管堵了,儘早檢查

日常生活中,許多人忽視了生活習慣對血管的毀滅性傷害,不知不覺中,血管就悄悄「報廢」了。那麼,哪些習慣會加速血管的「報廢」?出現哪些異常,意味着血管堵了?一起來看 年輕人常做的3件事正加速血管報廢 ■高糖飲食每天奶茶甜點不離口,熬夜還要吃夜宵,這些習慣會不斷腐蝕血管內皮,讓血管壁「坑坑窪窪」。■高...
《中國醫藥指南》:深表歉意,辭退涉事編輯 - 天天要聞

《中國醫藥指南》:深表歉意,辭退涉事編輯

【來源:新聞晨報】此前被媒體報道的 多篇婦科論文及文獻中出現「男性病例」一事中 ,其中兩篇涉及文獻均發表在《中國醫藥指南》期刊,如宮頸癌、高危產婦等論文中出現多個男性病例。
立夏後,每天中午做一件事就能「養心」 - 天天要聞

立夏後,每天中午做一件事就能「養心」

立夏後氣溫逐漸升高,人體代謝變快,負擔加重的心臟更需要保護。中醫五行學說里,夏季對應「火」,而人體五髒的心也屬「火」,因此,傳統醫學提倡夏季「養心」,方法之一就是每天午睡。《生命時報》邀請專家,告訴你立夏要「養心」的原因,並推薦幾個日常方法。受訪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 姚斌彬立夏起,為什麼要「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