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也有最佳「黃金時間」,不是11點,也不是12點……

2025年03月29日19:42:06 健康 1421

來源: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

睡夠10小時還是覺得累?同樣都是睡覺,有人睡醒精力充沛,有人卻感覺疲憊無比,可能差在了這裡——沒選對入睡時間。

選對時間睡,確實能休息得更好。睡眠「黃金時段」,到底是幾點呢?

01

為什麼醫生總建議晚上10點入睡?

這是睡眠黃金時間

1、中醫:晚上10點多是最適合入睡的時間

湖北省武漢市中心醫院中醫科主任全毅紅2022年在該院公眾號發文表示,中醫認為,子時(晚上11點~凌晨1點)和午時(中午11點~下午1點)是一天中最適合睡覺的時間,能快速幫助人體修復損傷、養精蓄銳,達到最佳狀態。

比如,從晚上10點半開始準備入睡,11點左右可以進入睡眠狀態,一直到早上6-7點,也就是卯時或辰時,效果最佳。

2、西醫:晚上10點褪黑素分泌「黃金時間」

北京航天總醫院健康管理中心醫師董文輝2021年在該院公眾號刊文介紹,通常晚上9點或10點大腦開始分泌褪黑素。隨着褪黑素分泌的增加,身體會出現睡意,提醒你就寢時間到了。

褪黑素可以縮短睡前覺醒時間和入睡潛伏時間,改善睡眠質量,減少睡眠中的覺醒次數,縮短淺睡時間,延長深睡眠階段,使次日喚醒閾值下降。

我們在晚10點到凌晨2點處於睡眠狀態,可以獲得最佳的激素分泌和恢復效果。這段時間可稱為「黃金時間」。

02

超10萬人研究:

10點前入睡有好處

2021年《美國醫學會雜誌·網絡公開》發佈的一項涵蓋26個國家、13.6萬餘名中老年人的研究發現:晚上10點以後上床睡覺和每天睡眠不足的人,更容易出現肥胖和腰圍過大,而且白天補覺並不能抵消這種風險。

睡覺也有最佳「黃金時間」,不是11點,也不是12點…… - 天天要聞

研究截圖

具體來看,與晚上8點~10點之間就寢的人相比,晚上10點以後就寢的人,肥胖和腹型肥胖風險均增加了約20%。其中,凌晨2點以後入睡的人,其肥胖風險增加35%,腹型肥胖風險增加38%。

另外,研究也證實每晚睡眠小於5小時屬於嚴重睡眠不足,肥胖風險增加27%。即便是睡個午覺也不能彌補夜間睡眠不足的損傷。

換句話說,晚上10點之前入睡可以大幅降低肥胖風險。而晚上10點以後睡覺,就可以算為晚睡了!

03

改善入睡時間

試試這3點

1、睡前90分鐘不看電子產品

董文輝醫生提醒,褪黑素的分泌和光線關係密切,睡眠期間卧室光照越暗,越有利於褪黑素的正常分泌。睡前遠離電子屏幕。如電腦、手機等會發出藍光,影響睡眠。因此,睡前90分鐘內不接觸這些電子產品,能讓身體安穩地調節內部激素。

如果還是想看手機,不妨試試用「聽代看」,選擇一些睡前可以聽的節目或者影視劇。

2、最好睡前30分鐘再上床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葉京英2018年在接受健康時報採訪時介紹,對於睡覺這件事,也不要太焦慮。有些人一到晚上早早洗漱完就躺在床上醞釀睡覺,效果反而不好。

最好睡前半小時上床,或者有困意的時候再上床。而且,要規律睡眠,不要今天晚上9點睡,明天晚上12點睡。

3、調整從早睡15分鐘開始

如果你正處在調整睡眠的階段,又覺得一下子晚上10點睡覺很難,不如試着先從比原來早睡15-30分鐘開始。

深圳市康寧醫院睡眠醫學科主管護師姚新平2022年在該院公眾號刊文介紹,臨床上叫作重置生物鐘節律,是一種時間療法。通常需要人們調整上床和起床時間,每2-5天做一次調整,直至獲得期望的作息時間。

比如,一個人原本凌晨3點睡,8點起床,現在則先需固定凌晨3點睡,8點起床,白天正常工作,不補覺。2-5天後可提前至凌晨2點30分-2點45分睡,仍然是固定早上8點起床,再過2-5天後再提前15-30分鐘睡,以此類推,至此則恢復到失眠之前的睡眠節律時間。

此外,白天可以多晒晒太陽,定時適當運動,都能幫助我們慢慢擁有好睡眠。

來源:人民日報微信、健康時報微信聯合出品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腸道是否癌變,吃飯就知?結腸癌患者,飯後或會出現這幾種現象 - 天天要聞

腸道是否癌變,吃飯就知?結腸癌患者,飯後或會出現這幾種現象

如果你每次吃完飯就感覺肚子悶痛、腹脹明顯,甚至排便異常,小心你的腸道可能正悄悄「亮起紅燈」——結腸癌往往在早期就會通過「飯後徵兆」向你示警。莫以為那僅僅是尋常的胃腸不適,中老年朋友尤需留意,以下這幾種飯後的異常表現切不可忽視。一、飯後腹脹、
這種蔬菜是「腸道清道夫」 七大功效助你養生 - 天天要聞

這種蔬菜是「腸道清道夫」 七大功效助你養生

空心菜被稱為「夏季滅火器」「腸道清道夫」有涼血清熱、利濕解毒的功效不僅鈣、鉀、膳食纖維含量高還富含維生素C等多種營養成分夏天吃它,好處太多了 空心菜的七大功效 空心菜,是我國南方栽培最為廣泛的蔬菜之一。據現代中藥學記載,空心菜味甘,歸大腸經和胃經,主要功效為涼血清熱、利濕解毒,不僅可以食用,還可以外...
紅星觀察丨當孤獨症、阿爾茨海默病、腦膠質瘤遇上腦機接口,成都科研改變醫學圖景 - 天天要聞

紅星觀察丨當孤獨症、阿爾茨海默病、腦膠質瘤遇上腦機接口,成都科研改變醫學圖景

在電影《黑客帝國》中,高度發達的人工智能和機器,利用腦機接口將人類囚禁於虛擬世界,未被囚禁的人類也利用腦機接口技術,潛入虛擬世界奮起反抗。這部電影留下的不只是銀幕上的震撼,更在現實世界激起深遠的哲學思考和對科技的無限遐想。如今,科幻正照進現實。大洋彼岸,埃隆·馬斯克的Neuralink公司正加速推進人腦與機...
全省首家!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血管斑塊多學科診療門診開診 - 天天要聞

全省首家!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血管斑塊多學科診療門診開診

極目新聞記者 王晨曦通訊員 貝蘭 周憲當前,我國心腦血管疾病防治形勢依然嚴峻,隨着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和生活方式改變,心腦血管疾病仍然是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頭號殺手」,而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則是引發腦卒中、心肌梗死的「隱形炸彈」。為提高血管斑塊的精準管理和高效治療,滿足患者就醫需求,5月23日,全省首家血管斑塊...
水果代餐,多多益善……是真是假?|謠言終結站 - 天天要聞

水果代餐,多多益善……是真是假?|謠言終結站

來源:健康中國微信公眾號多學一個知識點這些吃水果習慣不可取!《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健康成年人每日攝入200~350克新鮮水果,但以下食用水果的方式,並不科學:×將水果榨成果汁:榨取一杯果汁,通常需要使用三四個水果,這會使人在
癌症轉移後還有救嗎?醫生提醒:這4處轉移仍有治癒的可能 - 天天要聞

癌症轉移後還有救嗎?醫生提醒:這4處轉移仍有治癒的可能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如有身體不適請諮詢專業醫生。癌症一旦「轉移」,很多人腦海里就只剩下一個詞:絕望。但真的是無藥可救了嗎?其實未必,尤其是當癌細胞轉移到了某些特定部位時,仍存
三伏天必喝!一杯炒姜米茶,逼出十年寒濕 - 天天要聞

三伏天必喝!一杯炒姜米茶,逼出十年寒濕

濕氣困住的現代人,需要一碗「暖身茶」清晨的辦公室,咖啡的香氣掩蓋不住鍵盤聲里的疲憊。鏡子里蠟黃的臉、黏膩的頭髮、總也沖不幹凈的馬桶……這不僅是你的日常寫照,更是千千萬萬打工人的「濕氣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