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讀
基於HEPATORCH研究的顯著獲益,特瑞普利單抗聯合貝伐珠單抗(TB方案)於2025年03月19日,正式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於不可切除或轉移性肝細胞癌的一線治療。這一適應證的獲批改變了晚期肝癌一線治療格局,為臨床醫生提供了全新的治療選擇,更為廣大患者帶來了重大福音。值此重要時刻,醫脈通特邀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陳敏山教授、北京大學國際醫院梁軍教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文天夫教授就特瑞普利單抗新適應證獲批的臨床意義,臨床試驗亮點及臨床未來發展等話題展開精彩闡述。
專家簡介
- 陳敏山 教授 -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肝臟外科主任導師
中山大學肝癌研究所所長
中國抗癌協會肝癌專業委員會前任主任委員
中國老年保健協會肝癌綜合治療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肝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肝癌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廣東省醫學會肝癌分會首任主任委員
廣東省抗癌協會肝癌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
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肝臟外科學組委員
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肝癌學組委員
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肝癌學組委員
香港中文大學求佳外科客座教授
2013~2018年中國名醫百強榜
2014年首屆「中山大學名醫」
2017年首屆「廣東好醫生」獎
2024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
- 梁軍 教授 -
教授,博士生導師
北京大學國際醫院院長、腫瘤中心主任,北京腫瘤醫院大內科副主任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副理事長
CSCO胃癌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CSCO肝癌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國家衛生健康委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腫瘤學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腫瘤內科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結直腸腫瘤內科治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姑息和康復專業委員會(CRPC)副主任委員
國家抗癌藥物臨床應用監測管理與協調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中藥協會腫瘤藥物研究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
國家衛健委肝癌專家治療組專家組成員
- 文天夫 教授 -
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肝臟外科學科主任
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
中國醫促會常務理事
中國醫促會肝膽病學分會主任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肝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抗癌協會肝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常委
四川省腫瘤學會肝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四川省醫促會肝膽外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四川省醫師協會器官移植分會前會長
四川省抗癌協會肝癌專業委員會前主委
醫脈通:HEPATORCH研究證實了特瑞普利單抗聯合貝伐珠單抗(TB方案)一線治療晚期肝癌的療效和安全性,能否請您簡要介紹該研究的結果?該研究結果有哪些亮點值得我們關注?
陳敏山 教授
HEPATORCH研究數據顯示,TB方案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為5.8個月,對比安慰劑組(4.0個月)顯著延長了1.8個月(HR=0.69,p=0.0086),降低了31%的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TB方案的中位總生存期(OS)為20.0個月,對比安慰劑組(14.5個月)顯著延長了5.5個月(HR=0.76,p=0.0394),降低了24%的死亡風險1。值得關注的是,根據改良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mRECIST),TB方案一線治療肝癌的客觀緩解率(ORR)高達32.1%,是索拉非尼組(7.9%)的4倍,這一結果充分揭示了特瑞普利單抗的強效應答性。該研究數據的公布,為臨床帶來了新的治療模式。
梁軍 教授
HEPATORCH研究旨在評估特瑞普利單抗聯合貝伐珠單抗一線治療不可切除或轉移性肝癌的療效和安全性。研究結果振奮人心,同索拉非尼組相比,TB方案顯著延長了患者的PFS(中位PFS:5.8個月vs. 4.0個月,HR=0.69,p=0.0086)和OS(中位OS:20.0個月vs. 14.5個月,HR=0.76,p=0.0394)1。值得一提的是,根據mRECIST標準評價的ORR高達32.1%,這一數據高於其他PD-1單抗聯合貝伐珠單抗方案,充分展現了特瑞普利單抗的強效應答。另外,TB方案在晚期肝癌患者中顯示出良好的安全性。這一研究結果為肝癌治療領域帶來了新的選擇,也彰顯了TB方案的強效應答和全面獲益的優勢。
文天夫 教授
TB方案顯著延長患者的中位PFS(5.8個月)、提高患者ORR(32.1%),並改善中位OS(20.0個月)1。這一數據的公布,充分展現了特瑞普利單抗在晚期肝癌一線治療中「全面獲益」和「強效應答」的獨特優勢,同時安全性可控。憑藉著以上優勢,特瑞普利單抗有望成為晚期肝癌患者一線治療的優選方案。並且基於HEPATORCH研究的出色數據,2024版《CSCO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將TB方案作為一線治療的II級推薦,1A類證據。這不僅是對TB方案臨床價值的高度認可,更是為肝癌治療領域注入了一股強勁的力量,為更多患者打開希望之門。
醫脈通:HEPATORCH研究取得成功後,特瑞普利單抗已獲批晚期肝癌一線適應證,對於中國肝癌患者有怎樣的意義?未來肝癌免疫治療還有哪些探索方向?
陳敏山 教授
特瑞普利單抗聯合貝伐珠單抗獲批用於晚期肝癌一線治療,具有重大臨床意義。當前,我國肝癌治療藥物種類繁多,然而進口藥物價格昂貴,患者可及性較低。特瑞普利單抗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創新藥物,於2023年10月獲得美國FDA上市批准,至今已在全球超過35個國家和地區獲批上市,具有國際品質。另外,特瑞普利單抗的單療程治療費用僅為美國的1/26,使中國患者在享有國際品質藥物的同時,還提高了藥物可及性,大幅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目前,系統治療(分子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和局部治療[肝動脈栓塞術、肝動脈灌注化療(HAIC)]是中晚期肝癌主要的治療選擇2。以HAIC為代表的局部介入治療,可提高肝臟局部治療效果並減輕不良反應3。研究發現,HAIC聯合分子靶向藥物以及免疫檢查點抑製劑(特瑞普利單抗+HAIC+靶向)展現了出色的療效和安全性。未來,我們將持續開展相關的前瞻性臨床研究,以進一步驗證其有效性。對於肝癌的免疫治療,還需要繼續探索,我們將不斷研發新的免疫治療藥物,尋找新靶點,並開發腫瘤疫苗和細胞治療等創新療法。
梁軍 教授
憑藉著HEPATORCH研究的顯著成果,特瑞普利單抗聯合貝伐珠單抗成功獲批用於晚期肝癌一線治療,為肝癌患者增添了新的藥物選擇。更為關鍵的是,特瑞普利單抗兼顧「強效應答,全面獲益,國際品質,高性價比」等多重優勢,未來有望惠及更多肝癌患者,助力患者生命之路。
當前,以免疫檢查點抑製劑為基礎的聯合治療方案顯著提高了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療效。然而,隨着聯合治療的廣泛應用,如何篩選免疫治療的優勢人群,採用何種聯合方式以及聯合的時機等問題仍亟待解決。此外,除了免疫檢查點抑製劑之外,其他新型免疫治療方案也在持續探索中,包括針對新型靶點(如TIM-3、LAG-3等)的研究、腫瘤疫苗開發、過繼性細胞療法和溶瘤免疫治療等。相信通過這些創新療法的不斷深入研究和應用,將為肝癌患者帶來更多治療選擇。
文天夫 教授
近年來,晚期肝癌一線治療策略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免疫治療以及免疫聯合方案的出現改變了傳統治療格局,為肝癌患者帶來了全新的治療契機。HEPATORCH研究結果令人欣喜,TB方案全面提升了肝癌患者的療效和生存獲益,以國際品質賦能晚期肝癌一線治療,且性價比高,為臨床實踐提供了強有力的治療選擇,重塑了晚期肝癌一線治療新格局。
在肝癌治療領域,未來的研究方嚮應聚焦於開發新型靶向藥物,以進一步提升治療的精準性和有效性。通過深入解析腫瘤微環境及分子機制,探索更具特異性的治療靶點,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精準治療方案。同時,深化局部治療與系統治療的協同應用,如介入治療聯合免疫治療或靶向治療,有望優化整體療效,改善患者預後。此外,積極推進真實世界研究至關重要,通過積累更多的臨床實踐數據,為肝癌診療提供更多循證醫學依據,推動治療方案的規範化與科學化。
醫脈通:我國肝癌領域研究不斷取得新進展,作為肝癌領域的知名專家,您對中青年醫師未來開展研究有何建議?資深醫師如何幫助年輕醫師在科學研究和臨床治療方面做出新的突破,共同推動肝癌研究的發展?
陳敏山 教授
中青年醫師思想活躍,易於接受新事物。我期望肝臟外科等領域的年輕醫生,在努力提升臨床治療水平、提高手術治癒率的基礎上,重視學術研究。與此同時,年輕醫生應不斷鑽研肝癌的新療法,緊跟國內外前沿動態,開展高質量的臨床研究。此外,年輕醫生應積极參与學術會議與交流,研讀臨床研究論文,掌握科學研究方法。主動參加臨床研究規範培訓,投身於藥物臨床研究及研究者發起的各類研究,探索更多創新治療模式,造福廣大患者。
作為科室主任,肩負着引領團隊前行的重任,應主動發力,助力年輕醫師在科學研究和臨床治療方面實現突破。以本科室為例,明確要求年輕醫師取得博士學位,積累海外交流經驗,積极參与藥物臨床研究,並發表高質量學術文章,通過這些要求督促他們穩健成長。同時,在科室開展的項目中,給予年輕醫師充分參與項目申請與研究實施的機會,讓他們在實踐磨礪中不斷積累寶貴經驗,以此推動醫學科學穩步向前發展。
梁軍 教授
在肝癌治療領域,吳孟超院士、孫燕院士等老一輩科學家奠定了深厚根基,樊嘉院士、秦叔逵教授等中年專家進一步推動了中國肝癌研究達國際前沿水平。如今,中青年醫師承載未來希望,肩負腫瘤治療再攀高峰重任。在開展臨床研究時,中青年醫師首先應立足國情,探索中國特色肝癌治療路徑。另外,重視臨床轉化研究,做好臨床工作的同時,深入開展臨床試驗。最後,需與時俱進,勇於開拓創新,為肝癌治療領域注入新的活力。
資深醫師助力青年醫師的核心在於「傳幫帶」:(一)傳承敬業精神與理想抱負,引導青年醫師將工作與「健康中國2030」目標緊密結合,提升政治高度與覺悟。(二)資深醫師應以身作則,與年輕人打成一片,實現教學相長,發揮老中青的互補優勢。(三)資深醫師應在工作中發揮指導作用,放手讓年輕人大膽實踐,做到守正創新。
文天夫 教授
中青年醫師是推動肝癌研究未來發展的中堅力量,為進一步在臨床研究中取得進展,建議年輕醫師在選題時注重以下三點:首先,選題應具備新穎性,確保立項具有獨特的視角和創新性。其次,研究應以臨床實際問題為出發點,確保其科學性和實用價值。最後,合理的研究設計是實現研究目標的關鍵,為選題的成功實施提供了有力支持。資深醫師在這一過程中應積極指導年輕醫師的研究設計,分享寶貴的科研經驗,並引導其進行深入的文獻閱讀。通過這樣的帶教和協作,年輕醫師能夠在科學研究和臨床治療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共同推動肝癌研究邁向更高水平。
參考文獻:
1. 周儉,史穎弘,韓國宏,等. 特瑞普利單抗聯合貝伐珠單抗對比索拉非尼一線治療晚期肝細胞癌:一項隨機、對照、開放標籤的亞太區國際多中心註冊 III 期研究報告. 2024 CSCO學術年會.
2. 徐永康, 付舒敏, 李丹, 等. 肝動脈灌注化療聯合系統治療在原發性肝癌中的研究進展[J]. 介入放射學雜誌, 2023, 32(01): 94-97.
3. 趙東旭,張磊,姜小慶,等. HAIC是老技術還是新方法——理性看待肝動脈灌注化療[J]. 介入放射學雜誌, 2022, 31: 2-8.
撰寫:Capps
審校:Robert
排版:Uni
執行:Atai
本平台旨在為醫療衛生專業人士傳遞更多醫學信息。本平台發佈的內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專業的醫療指導,也不應被視為診療建議。如該等信息被用於了解醫學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擔相關責任。本平台對發佈的內容,並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觀點。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權利人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儘快處理。
-THE END-
醫脈通是專業的在線醫生平台,「感知世界醫學脈搏,助力中國臨床決策」是平台的使命。醫脈通旗下擁有「臨床指南」「用藥參考」「醫學文獻王」「醫知源」「e研通」「e脈播」等系列產品,全面滿足醫學工作者臨床決策、獲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