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怎麼吃米飯不影響血糖?醫生建議:2種吃法,放心吃!

2025年03月26日15:12:07 健康 1260

在一個陽光暖烘烘的周末午後,小區的小花園裡,綠植蔥鬱,花朵綻放,孩子們在草地上嬉笑玩耍,歡鬧聲此起彼伏。65 歲的劉大爺,身着一件洗得有些發白的襯衫,安靜地坐在長椅上,眼神卻有些落寞,望着遠處的熱鬧景象,嘴角微微扯出一絲苦笑。

劉大爺患糖尿病已經好幾個月了,自從確診後,他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往每餐必不可少、冒着熱氣、香糯可口的白米飯,如今成了奢望。回想起過去大口吃米飯的日子,那熟悉的香甜味道似乎還在舌尖縈繞,可現在,為了控制血糖,他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別人享受這份美味,自己卻碰都不能碰。劉大爺無奈地嘆了口氣,滿心疑惑:難道得了糖尿病,就真的要和米飯徹底絕緣了?


糖尿病人怎麼吃米飯不影響血糖?醫生建議:2種吃法,放心吃! - 天天要聞

正想着,一道白色身影在他身旁坐下。劉大爺側頭一看,原來是小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張醫生,平時給他看病的主治醫生。張醫生今天穿着白大褂,顯得格外精神,她敏銳地捕捉到劉大爺臉上的愁容,關切地問道:「劉大爺,怎麼啦?看着不太高興呀。」 劉大爺苦笑着,把自己對米飯的思念一股腦兒倒了出來。張醫生聽完,神秘一笑,說道:「劉大爺,您別愁,糖尿病患者也是能吃米飯的,關鍵得看怎麼吃。」

這話像一道光照進了劉大爺心裏,他瞬間來了精神,眼睛瞪得圓圓的,急切地湊近張醫生:「真的嗎?張醫生,快跟我說說,到底咋吃?」 張醫生不緊不慢地解釋起來,根據《中華糖尿病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只要合理搭配飲食結構,選對米飯的吃法,糖尿病患者完全能在控制血糖的同時,享受米飯的美味。

升糖指數大米:米飯新選擇


糖尿病人怎麼吃米飯不影響血糖?醫生建議:2種吃法,放心吃! - 天天要聞

張醫生先介紹了第一種方法:選低升糖指數(GI)的大米。她耐心地解釋,升糖指數是衡量食物對血糖影響程度的重要指標。就好比不同的車在同一條路上行駛,有的車速度快,有的車速度慢,升糖指數低的食物,就像行駛緩慢的車,能讓血糖上升的速度平穩一些。《中國糖尿病》雜誌曾刊登過文章,糙米、黑米、紫米等都屬於低 GI 的米種。這些米種就像一個個 「營養小寶庫」,富含膳食纖維,它們進入人體後,就像給糖分吸收的通道設置了 「減速帶」,能減緩糖分的吸收速度,大大降低對血糖的影響。

劉大爺聽得入了神,思緒飄回到年輕時在農村的日子,那時常吃糙米飯,糙米口感雖然沒有白米那麼細膩,略顯粗糙,但咽下之後,嘴裏總有一股悠長的香味。張醫生瞧出劉大爺似乎有印象,笑着說:「看來您對糙米不陌生呀。現在的糙米經過改良,口感比以前好多了。您還可以試試把糙米和白米按一定比例混合著煮,這樣既能照顧口感,又能穩穩控制血糖。」 劉大爺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心裏琢磨着,等會兒就去超市買點糙米回來。

烹飪方式 「小魔法」:改變米飯升糖指數

接着,張醫生說起第二種方法 —— 改變米飯的烹飪方式。她提到,《中華臨床營養雜誌》發表過一篇關於米飯烹飪方法對血糖影響的研究,裏面明確表明,把米飯煮熟後,先冷卻,再加熱食用,能顯著降低它的升糖指數。劉大爺聽着,一臉疑惑,張醫生見狀,進一步解釋:「米飯在冷卻過程中,部分澱粉會變身成抗性澱粉,這抗性澱粉就像個『調皮鬼』,不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所以能減少對血糖的影響。」 劉大爺恍然大悟,忍不住感嘆:「原來做飯還有這麼多學問!」

劉大爺聽完,眼睛裏閃爍着興奮的光芒,恨不得馬上回家試試。張醫生看着劉大爺的模樣,笑着提醒:「先別急,這裏面還有些細節要注意。」 她告訴劉大爺,雖說這兩種方法能讓糖尿病患者放心吃米飯,但攝入量還是得控制好。根據《中國糖尿病患者營養與運動指南》建議,每餐主食量最好控制在 50 - 100 克之間,具體得根據個人情況調整。而且,飲食搭配也很重要,吃米飯的時候,要多搭配蔬菜和蛋白質食物。《中華內分泌代謝雜誌》研究顯示,這樣搭配,能進一步削弱米飯對血糖的影響,還能讓身體攝入更均衡的營養。就像蓋房子,各種材料都得有,搭配好了,房子才堅固。


糖尿病人怎麼吃米飯不影響血糖?醫生建議:2種吃法,放心吃! - 天天要聞

劉大爺聽得認真,不時點頭。張醫生看劉大爺這麼上心,決定再分享些實用小技巧。她建議劉大爺在米飯里加點粗糧,像小米、燕麥之類的。這些粗糧不僅能增加膳食纖維攝入,讓營養更豐富,還能給米飯增添別樣口感。《中國食品與營養》雜誌研究顯示,這麼搭配,能有效拉低米飯整體的升糖指數。張醫生還說,劉大爺可以嘗試新的烹飪方式,比如把米飯做成飯糰或者壽司。這樣做,既能精準控制每次吃米飯的量,又給飲食增添了不少樂趣。《中華糖尿病雜誌》曾報道,這種小份量、多樣化的飲食方式,對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很有幫助。

聽完張醫生這一番話,劉大爺只覺得眼前一片敞亮,興奮地說:「哎呀,沒想到我還能吃上米飯,而且吃法這麼多!」 張醫生笑着回應:「沒錯,掌握正確方法很關鍵。不過,還有一點得注意,要定期監測血糖。《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雜誌強調了,就算用了這些方法,也得時刻關注血糖變化,及時調整飲食策略。」 劉大爺忙不迭地點頭,表示一定照做。


糖尿病人怎麼吃米飯不影響血糖?醫生建議:2種吃法,放心吃! - 天天要聞

張醫生接着又叮囑:「劉大爺,飲食只是控制血糖的一方面,運動和用藥也不能馬虎。」 她建議劉大爺飯後適度運動,像在小區里散散步,或者打打太極拳。《中國運動醫學雜誌》研究表明,飯後運動能有效降低血糖峰值。同時,她再三強調,一定要遵醫囑按時服藥。

劉大爺滿心感激,感慨道:「張醫生,太謝謝您了!您不光讓我能重新吃米飯,還讓我對糖尿病管理有了新認識。」 張醫生微笑着說:「這都是我該做的。希望您能把這些知識分享給其他糖尿病患者,讓大家都受益。」

糖尿病人怎麼吃米飯不影響血糖?醫生建議:2種吃法,放心吃! - 天天要聞

和張醫生告別後,劉大爺腳步輕快地回了家。他直奔超市,精心挑選了糙米、黑米,還買了些小米和燕麥。回到家,他迫不及待地按照張醫生說的,把糙米、白米混合,煮了一鍋飯。煮好後,特意放涼,再加熱。當劉大爺夾起一筷子米飯送入口中,熟悉的米香瞬間在嘴裏散開,他心裏滿是滿足。更讓他驚喜的是,之後監測血糖,數值穩穩噹噹,沒有出現大幅波動。

慢慢地,劉大爺把這些方法分享給小區里其他糖尿病患者。大家聚在一起,成立了一個糖尿病互助小組,定期交流飲食心得、分享血糖控制經驗。劉大爺的生活,因為這些改變,重新充滿了陽光,他也不再為糖尿病帶來的飲食限制而苦惱。


糖尿病人怎麼吃米飯不影響血糖?醫生建議:2種吃法,放心吃! - 天天要聞

【本內容為故事類醫療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內容所出現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為藝術加工,並非有意冒犯或貶低任何個人、團體或組織。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請理性閱讀。】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暫停戶外活動!我州發佈最新預警 - 天天要聞

暫停戶外活動!我州發佈最新預警

紅河州氣象台5月9日20時15分發佈雷電Ⅳ級預警預計未來12小時全州13縣市的部分地區將出現較強雷電活動出現雷擊災害事故的可能性大局地伴有1小時30毫米以上短時強降水、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相關部門做好防雷電、防大風、防冰雹工作公眾在強對流過境期間暫停戶外活動防禦指南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短時暴雨、防雷...
別拍打!「飛行硫酸」隱翅蟲進入活躍期,防範指南請查收 - 天天要聞

別拍打!「飛行硫酸」隱翅蟲進入活躍期,防範指南請查收

隨着氣溫升高,被稱為「飛行硫酸」的隱翅蟲進入活躍期。近日,醫療機構接診的隱翅蟲皮炎患者也多了起來,醫生提醒,遇到隱翅蟲千萬不要拍打。隱翅蟲體色紅黑相間,體液中含有稱為毒隱翅蟲素的酸性化合物,隱翅蟲皮炎就是由這種物質導致的。
喝對酸奶能防癌?浙一專家建議您這樣做 - 天天要聞

喝對酸奶能防癌?浙一專家建議您這樣做

我們的腸道里時時刻刻進行着「化學反應」,每天吃進的食物經過腸道微生物的分解會產生一類名為短鏈脂肪酸(SCFAs)的物質,它們在腫瘤防治方面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日前,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浙大一院)呂志民教授科研團隊深入研究後,在Trends in Cancer在線發表了題為Short-chain fatty acids and ca...
14歲少女突發腦出血竟是罕見紅斑狼瘡,同濟醫院多學科協作打贏生命保衛戰 - 天天要聞

14歲少女突發腦出血竟是罕見紅斑狼瘡,同濟醫院多學科協作打贏生命保衛戰

極目新聞通訊員 鄧國歡14歲的初中女生暢暢(化名)本應享受美好的青春年華,卻不幸患上了系統性紅斑狼瘡。幸運的是,在同濟醫院腎病內科、重症醫學科、神經外科、風濕免疫內科、放射科、臨床營養科等多學科團隊的聯合救治下,她成功擺脫了生命危險,重獲健康。同濟醫院內科學系主任、腎病內科主任徐鋼教授查房兩個月前,暢...
女子高血壓竟是腎上腺腫瘤所致!內蒙古患者來漢接受「極限微雕」手術後痊癒 - 天天要聞

女子高血壓竟是腎上腺腫瘤所致!內蒙古患者來漢接受「極限微雕」手術後痊癒

極目新聞通訊員 寧亞飛 楊瑞內蒙古赤峰市50多歲的王女士,近半年來被「高血壓」折磨得痛苦不堪,頭暈目眩如同在渾水當中浸泡行走,連辨別方向都成了奢侈,但嘗試使用多種降壓藥治療卻無效。在當地醫院檢查後發現,導致其高血壓的「幕後黑手」,竟是右側腎上腺一處直徑1.5厘米的腫瘤。出院前,王女士送上錦旗考慮到王女士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