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結合國家口腔醫學中心開展口腔疾病防治技術研究、實施和推廣適宜技術的定位要求,今天上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與黃浦區、楊浦區、寶山區、松江區衛生健康委簽約,落實成立上海第九人民醫院—社區標準化口腔診室專科聯盟,共同推進上海市社區標準化口腔診室建設。
此次簽約並首批掛牌「上海第九人民醫院—社區標準化口腔診室」專科聯盟的共有16家單位,包括黃浦區老西門、小東門、豫園街道;楊浦區控江、四平、定海、江浦;寶山區張廟街道、泗塘、淞南鎮、羅店鎮、友誼街道;松江區佘山鎮、方松街道、岳陽街道、泗涇鎮、車墩鎮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2023年以來,上海市衛生健康委積極推進全市社區標準化口腔診室建設工作,致力提升區域內口腔醫療服務可及性。2024年上海新增51家社區標準化口腔診室,全市累計建成標準化口腔診室數量達到83家。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印發的《2025年上海市衛生工作要點》明確,要繼續推進社區口腔診室標準化建設。
市衛健委副主任陸韜宏介紹,近年來,本市通過政策制定、技術賦能等方式,持續推進社區衛生服務能力提升。此次聯盟的成立,對解決基層口腔診療資源不足問題具有積極推動意義,是以政策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社區衛生服務的成功範例,不僅能夠解決社區口腔診療資源不足問題,更能以點帶面,推動全市社區口腔醫療服務體系的優化升級,「今後希望有更多的三級醫院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能建立緊密型合作關係,推動更多專科領域的資源下沉。」
九院黨委書記、國家口腔醫學中心(上海)主任馬延斌表示,作為牽頭單位,九院將充分發揮國家口腔醫學中心的先進技術輻射作用,通過社區標準化口腔診室專科聯盟建設,推行口腔診療雙向轉診、共享號源等舉措,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口腔診療標準化服務體系。
九院副院長、上海市口腔臨床質量控制中心主任王旭東介紹,社區標準化口腔診室聯盟將以「標準先行」理念為指導,通過統一技術規範、操作流程、質控標準和管理制度,推動口腔診室從「有」向「優」的轉變,讓社區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到高水平、同質化的口腔醫療服務,助力提升口腔健康水平。
簽約儀式後,九院終身教授周曾同、牙體牙髓科主任黃正蔚、牙周病科主任宋忠臣分別為標準化口腔診室的醫生進行了「社區標準化口腔診室建設與質控」「橡皮障操作的sop」「牙周病綜合治療的sop」專題講座。本次簽約的部分社區口腔標準化診室已經在推進開展相關合作,九院專家下社區開展定期坐診諮詢,組織舉辦專科醫生沙龍培訓、健康講座等活動,聯合社區、學校、公司等單位開展義診服務。下一步,專科聯盟還將在設備配置、診療技術、院感防控、人員培訓等方面構建覆蓋全流程的標準化體系;同時,通過遠程會診、醫護進修、人才帶教、學術交流等方式,持續推動專科聯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