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在古代也叫「消渴症」「三消症」。上消,即口渴多飲,中消,多食容易餓,下消,尿頻量多,且大多都伴有手腳心發熱,心煩失眠,反覆口腔潰瘍等陰虛火旺,脾胃積熱的癥狀!為什麼這樣說呢?該如何調理呢?仲景僅需2味中藥,澆滅糖尿病人一身虛火!
糖尿病人需長期服藥,這本就損傷脾胃功能,若是再大吃大喝,就容易引起脾胃積熱,若經常熬夜,焦慮抑鬱等,這就是給陰虛火旺又加了一把火,脾胃就會更難運轉,脾又是氣血生化之源,五臟六腑得不到滋養,於是各種併發症就來了!
所以糖尿病人若是想讓血糖平穩,防止併發症,一定要滋陰清熱,尤其是要消除胃火,那我在調理糖尿病上,常用張仲景的一個名方,叫「百合地黃湯」堪稱「控糖第一方」,那這個方子,組成很簡單,只有2味葯,就是百合和生地黃。
其中百合不但能清心安神,還能清肺養陰,清除內熱,從而調理情志不暢所致的脾失健運,還有飲食失常,生地黃黑色入腎,腎陰為一身陰液之根,那它就能直接把陰液補到根,從而起到陰復熱退的作用。加減使用,對於可幫助糖尿病人清除體內的熱毒。
之前有一位50歲的糖尿病人,口乾口渴,多飲多食多尿,確診糖尿病不到3年多,過節回家和親朋好友相聚,餐餐高油鹽糖,於是導致病情加重,空腹血糖一直在11.4左右徘徊,用了二甲雙胍也沒有效果,平時總感覺四肢乏力,口乾舌燥,每天喝2,3升的水也不解渴,臉色蒼白,消瘦。
看舌苔薄黃,脈沉細無力,診斷為肺胃津虧,燥火內盛。需清熱生津,止渴降糖,
開方以百合地黃湯為基礎,然後又加入了白朮,山藥,党參,黃芪,西洋參來健脾益氣,玄參和生地增強清熱涼血,滋陰降火之效,百合,玉竹養陰潤燥,除煩止渴,石斛養胃陰,五味子養陰生津。最後甘草調和諸葯。
又囑咐他注意飲食,一個療程後,口乾口渴,身體乏力的癥狀得到緩解,血糖也得到控制,後又鞏固半個月,血糖穩定。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如有以上癥狀一定要在醫生辨證指導下使用,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