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命長短與喝酒有很大關係?調查分析978萬人,得出重要結論

2024年05月17日18:25:10 健康 1198


很多男人有長期喝酒的習慣,高興了、鬱悶了、疲累了都喜歡來幾杯。雖說每個人酒量有高低,但都喜歡酒水入喉那種甘醇的感覺。很多人認為,長期酗酒肯定不好,但經常喝2兩,應該沒啥事。

要知道,隨着年齡增大,總感覺嘴淡了,喝酒之後味覺回來了;心煩了喝幾口酒,煩惱隨着酒氣飄走了;喝了幾杯小酒,渾身通透,血管彷彿都舒張了,人變得年輕起來。

換句話說,「喝大酒」當然是不好的,能避則避,但經常喝「小酒」,只要不超標,對身體是有益的。有的中老年人振振有詞:你看中醫都拿酒當藥物和藥引,喝一點肯定不會有啥事。由此衍生一個著名論斷:小酌怡情,大醉傷身。

壽命長短與喝酒有很大關係?調查分析978萬人,得出重要結論 - 天天要聞


喝酒是不醉酒沒事嗎?常喝小酒對健康有多大影響?

我們先搞清「喝大酒」、「喝小酒」之間的區別,喝大酒與小酒的說法,最先起源於宋朝,《宋史》記載,大酒就是現在的蒸餾酒,經歷酒麴—蒸釀—發酵的過程,酒精濃度高;小酒就是一種米酒,釀製和發酵周期很短,度數很低。

隨着時代發展,現在大酒和小酒的區別主要有兩條:

1、酒精度大小,超過35度以上的酒,屬於「大酒」,還有55度以上的「烈酒」;小於35度的多是「小酒」。

2、飲酒量多少,以2小杯、或2兩為限,不超過就是喝小酒,否則就是喝多了,至於拼酒更是要不得。

隨着酒文化盛行,很多地方把2小杯、不超過2兩作為心照不宣、約定俗成的「安全範圍」,叫:適度飲酒有益健康,真的是這樣嗎?

壽命長短與喝酒有很大關係?調查分析978萬人,得出重要結論 - 天天要聞


《歐洲心臟病雜誌》刊發研究論文,探討「喝酒與心臟健康」的關係。該研究從2009年至2016年,歷時8年,共978萬名志願者參與,志願者在參與前均無心臟房顫問題。8年後,確診房顫的人群里,長期喝酒的人房顫風險明顯提升,每周飲酒量每增加1毫升,房顫風險提高2%。

換句話說,如果每天喝「2兩」,幾年下來心臟不知不覺就受損了。健康的心臟每分鐘跳動60—100下是正常的,但喝酒會打亂這些規律,不僅脈搏亂了,而且血壓高了,結果就是心律失常,慢慢出現房顫。如果患者原本心臟有問題,喝酒無疑雪上加霜。

房顫使心臟不堪其擾,作為人體核心「零部件」,心臟出現問題,對壽命影響是巨大的,臨床上極少見心臟不健康的人能長壽。

經常喝小酒,除了增加房顫危險,還有4個直接隱患:

壽命長短與喝酒有很大關係?調查分析978萬人,得出重要結論 - 天天要聞


1、容易成癮。酒精尼古丁一樣,是一種神經成癮因素,在酒精的長期刺激下,大腦會產生多巴胺,出現輕飄飄和暈乎乎的感覺,久而久之就形成依賴。一旦沒有及時用酒精刺激,會渾身不自在,焦慮煩躁,情緒低落。

2、誘發癌症。酒精在2012年被世衛組織重申為「一類致癌物」,臨床研究證實,酒精可誘發肝癌胃癌、腸癌、口腔癌胰腺癌腎癌等多種惡性腫瘤,而且可以把健康的肝臟,不經過肝硬化階段,越級發展為肝癌。

3、消化系統受損。消化系統是酒精入體的通道,對酒精的危害「最先接觸」、「大量接收」,會出現消化道炎症、潰瘍,甚至胃出血等問題,臨床上,常年喝2杯的人,通常胃也是不健康的。

4、大腦提前老化。酒精對大腦的影響不可忽視,最直觀感受就是記憶力下降、胡言亂語、思維遲鈍等,這是大腦被酒精侵襲的直接證據。其實,酒精是大腦灰質和白質的「剋星」,喝酒越多,時間越長,頻率越高,大腦受損越明顯。

壽命長短與喝酒有很大關係?調查分析978萬人,得出重要結論 - 天天要聞


酒精對健康的影響是慢慢滲透、循序漸進的,在978萬人參加的長期跟蹤研究中也得到了驗證。除了證實喝酒是誘發房顫、減壽的直接元兇外,還有4個喝酒等級:

1、「喝大酒」的界定——超過60克,如果每月至少1次大酒,癌症發病的風險約比正常人群高14%。

2、「喝小酒」的界定——20克以內,如果每天都喝小酒,癌症發病率比健康人群高86%左右。

壽命長短與喝酒有很大關係?調查分析978萬人,得出重要結論 - 天天要聞


3、喝酒量在20—60克之間,屬於有風險的喝酒,次數越多,癌症發病率越高,基本會出現房顫,縮短壽命。

4、安全的飲酒量——滴酒不沾,換句話說,喝酒的安全劑量是「0」。

所以,「小酌怡情、大醉傷身」只說對了一半,大量喝酒肯定不好,但小酒同樣會傷身。每天只喝2量,或偶爾來一頓大酒,都會減少壽命,帶來各種健康風險。真正安全和科學的是:飲酒有害,滴酒不沾最安全。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打造「家門口」近享國家級醫療服務 - 天天要聞

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打造「家門口」近享國家級醫療服務

南寧市融媒體中心—南寧新聞網訊(記者 黃思寧 通訊員 駱秋妤 許超艷 曾春梅)「謝謝醫生,讓我重新拾起了對生活的信心。」6月12日,曾感染耐葯結核菌的外地患者陳先生向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送來一面錦旗,感謝醫生的幫助。外地患者來求診。該患者有乙肝病毒攜帶病史,2016年診斷「繼發性肺結核、結核性胸膜炎」,因為進行未...
補腎最高的境界是健脾,推薦3個中成藥,脾腎同補,脾好腎更好 - 天天要聞

補腎最高的境界是健脾,推薦3個中成藥,脾腎同補,脾好腎更好

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腎臟為先天之本。脾胃在消化吸收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腎臟負責生殖發育。當兩者功能出現異常,如脾陽虧虛或腎虛,便可能導致諸多不適,如腹瀉、手腳發冷、疲勞等。華主任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三款中成藥,可同時滋養脾腎,使脾臟健康,
大學生減重20斤猝死,拳擊賽場外的殘酷「秘密」 - 天天要聞

大學生減重20斤猝死,拳擊賽場外的殘酷「秘密」

2024年6月,全國少年(U16)拳擊錦標賽現場。圖文無關。視覺中國瀋陽師範大學體育科學學院大一學生小許(化名)的生命遺憾地停留在18歲。其門診病歷顯示,小許2024年6月9日中午倒在學校寢室,送醫搶救半小時仍無生命體征,死因初步診斷為「猝死」。在過去的4月28日至6月6日間,為了備戰拳擊賽,他由60.85公斤減到50.90公斤...
日媒:罕見「食人細菌」在日本蔓延!感染後48小時即可致命。 - 天天要聞

日媒:罕見「食人細菌」在日本蔓延!感染後48小時即可致命。

近日,日本媒體紛紛報道了一則令人震驚的消息:一種罕見的「食人細菌」正在日本國內迅速蔓延。這種細菌被稱為「食人細菌」,因其強大的破壞力和極高的致死率而備受關注。據悉,一旦被這種細菌感染,患者將在短短48小時內面臨生命危險,而且該細菌大多可通過
「熱不熱,就看五月十三」,今日五月十三,今年三伏天熱到哭? - 天天要聞

「熱不熱,就看五月十三」,今日五月十三,今年三伏天熱到哭?

時間過得真快,我們很快將迎來夏至節氣,夏至的到來標誌着盛夏正式開始,老話說「夏至不過不熱」,過了夏至節氣天氣還將越來越熱,等到了夏至後的三伏天地面積蓄的熱量達到最大,因此三伏天是我國一年中最炎熱的時間段,上蒸下煮,我國各地將進入桑拿模式。
再熬一天氣溫下降!北京6月高溫日超過常年記錄 - 天天要聞

再熬一天氣溫下降!北京6月高溫日超過常年記錄

北京市氣象台17日17時發佈:今天傍晚到夜間晴間多雲,南風三級,陣風五級左右轉北風一二級,最低氣溫24℃;明天白天晴轉多雲,北轉南風二三間四級,最高氣溫37℃。高溫橙色預警中,明天氣溫高,紫外線強,注意防暑降溫勤補水,午間盡量減少戶外活動,謹防熱射病的發生。今明兩天又在高溫橙色預警中,天氣主打一個字「熱」!...
人體有6個「無用器官」,沒有也不會死,真的嗎?身體會有變化 - 天天要聞

人體有6個「無用器官」,沒有也不會死,真的嗎?身體會有變化

在醫學領域,關於人體的一些器官是否「無用」的討論一直存在。許多人相信,人體有幾個器官,即使拿掉也不會對生命造成致命威脅。這些所謂的「無用器官」包括闌尾、扁桃體、尾骨、智齒、毛髮和男性乳頭。那麼,這些看似在生理變化中逐漸失去活力的器官,是否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