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命長短與喝酒有很大關係?調查分析978萬人,得出重要結論

2024年05月17日18:25:10 健康 1198


很多男人有長期喝酒的習慣,高興了、鬱悶了、疲累了都喜歡來幾杯。雖說每個人酒量有高低,但都喜歡酒水入喉那種甘醇的感覺。很多人認為,長期酗酒肯定不好,但經常喝2兩,應該沒啥事。

要知道,隨着年齡增大,總感覺嘴淡了,喝酒之後味覺回來了;心煩了喝幾口酒,煩惱隨着酒氣飄走了;喝了幾杯小酒,渾身通透,血管彷彿都舒張了,人變得年輕起來。

換句話說,「喝大酒」當然是不好的,能避則避,但經常喝「小酒」,只要不超標,對身體是有益的。有的中老年人振振有詞:你看中醫都拿酒當藥物和藥引,喝一點肯定不會有啥事。由此衍生一個著名論斷:小酌怡情,大醉傷身。

壽命長短與喝酒有很大關係?調查分析978萬人,得出重要結論 - 天天要聞


喝酒是不醉酒沒事嗎?常喝小酒對健康有多大影響?

我們先搞清「喝大酒」、「喝小酒」之間的區別,喝大酒與小酒的說法,最先起源於宋朝,《宋史》記載,大酒就是現在的蒸餾酒,經歷酒麴—蒸釀—發酵的過程,酒精濃度高;小酒就是一種米酒,釀製和發酵周期很短,度數很低。

隨着時代發展,現在大酒和小酒的區別主要有兩條:

1、酒精度大小,超過35度以上的酒,屬於「大酒」,還有55度以上的「烈酒」;小於35度的多是「小酒」。

2、飲酒量多少,以2小杯、或2兩為限,不超過就是喝小酒,否則就是喝多了,至於拼酒更是要不得。

隨着酒文化盛行,很多地方把2小杯、不超過2兩作為心照不宣、約定俗成的「安全範圍」,叫:適度飲酒有益健康,真的是這樣嗎?

壽命長短與喝酒有很大關係?調查分析978萬人,得出重要結論 - 天天要聞


《歐洲心臟病雜誌》刊發研究論文,探討「喝酒與心臟健康」的關係。該研究從2009年至2016年,歷時8年,共978萬名志願者參與,志願者在參與前均無心臟房顫問題。8年後,確診房顫的人群里,長期喝酒的人房顫風險明顯提升,每周飲酒量每增加1毫升,房顫風險提高2%。

換句話說,如果每天喝「2兩」,幾年下來心臟不知不覺就受損了。健康的心臟每分鐘跳動60—100下是正常的,但喝酒會打亂這些規律,不僅脈搏亂了,而且血壓高了,結果就是心律失常,慢慢出現房顫。如果患者原本心臟有問題,喝酒無疑雪上加霜。

房顫使心臟不堪其擾,作為人體核心「零部件」,心臟出現問題,對壽命影響是巨大的,臨床上極少見心臟不健康的人能長壽。

經常喝小酒,除了增加房顫危險,還有4個直接隱患:

壽命長短與喝酒有很大關係?調查分析978萬人,得出重要結論 - 天天要聞


1、容易成癮。酒精尼古丁一樣,是一種神經成癮因素,在酒精的長期刺激下,大腦會產生多巴胺,出現輕飄飄和暈乎乎的感覺,久而久之就形成依賴。一旦沒有及時用酒精刺激,會渾身不自在,焦慮煩躁,情緒低落。

2、誘發癌症。酒精在2012年被世衛組織重申為「一類致癌物」,臨床研究證實,酒精可誘發肝癌胃癌、腸癌、口腔癌胰腺癌腎癌等多種惡性腫瘤,而且可以把健康的肝臟,不經過肝硬化階段,越級發展為肝癌。

3、消化系統受損。消化系統是酒精入體的通道,對酒精的危害「最先接觸」、「大量接收」,會出現消化道炎症、潰瘍,甚至胃出血等問題,臨床上,常年喝2杯的人,通常胃也是不健康的。

4、大腦提前老化。酒精對大腦的影響不可忽視,最直觀感受就是記憶力下降、胡言亂語、思維遲鈍等,這是大腦被酒精侵襲的直接證據。其實,酒精是大腦灰質和白質的「剋星」,喝酒越多,時間越長,頻率越高,大腦受損越明顯。

壽命長短與喝酒有很大關係?調查分析978萬人,得出重要結論 - 天天要聞


酒精對健康的影響是慢慢滲透、循序漸進的,在978萬人參加的長期跟蹤研究中也得到了驗證。除了證實喝酒是誘發房顫、減壽的直接元兇外,還有4個喝酒等級:

1、「喝大酒」的界定——超過60克,如果每月至少1次大酒,癌症發病的風險約比正常人群高14%。

2、「喝小酒」的界定——20克以內,如果每天都喝小酒,癌症發病率比健康人群高86%左右。

壽命長短與喝酒有很大關係?調查分析978萬人,得出重要結論 - 天天要聞


3、喝酒量在20—60克之間,屬於有風險的喝酒,次數越多,癌症發病率越高,基本會出現房顫,縮短壽命。

4、安全的飲酒量——滴酒不沾,換句話說,喝酒的安全劑量是「0」。

所以,「小酌怡情、大醉傷身」只說對了一半,大量喝酒肯定不好,但小酒同樣會傷身。每天只喝2量,或偶爾來一頓大酒,都會減少壽命,帶來各種健康風險。真正安全和科學的是:飲酒有害,滴酒不沾最安全。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突發!王妃凱特宣布「回歸」!公布最新照片! - 天天要聞

突發!王妃凱特宣布「回歸」!公布最新照片!

剛剛,威爾士王妃發表了一封感人至深的公開信,感謝公眾對她癌症診斷的支持,並透露她將出席明天的 "彩旗遊行"。42 歲的凱特在今年 3 月透露,她正在接受 "預防性化療",治療一種未公開的癌症疾病。凱特表示,她的治療目前仍在進行中,並將持續數
高溫天的幾種食物? - 天天要聞

高溫天的幾種食物?

最近北方持續高溫,夏天的腳步越來越近,隨着溫度的不斷攀升,人體也似乎進入了消化系統的休眠期,食欲不振,沒有胃口,還有人食物的腐敗變質也加快了速度,我們夏季飲食需要注意什麼? 1. 吃含有糯....
Innovation Webinar | 徐慧玉:OvaRePred——開啟女性健康管理之旅 - 天天要聞

Innovation Webinar | 徐慧玉:OvaRePred——開啟女性健康管理之旅

編者按: The Innovation編輯部推出品牌學術活動 「Innovation Webinar」線上講座:北京時間每周六21-22點,小編邀請The Innovation的作者/編委,科普化講述他們在各自「科學·技術·工程」等領域的研究工作和背後故事……2024年6月15日,小編邀請到了來自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的徐慧玉老師!Fig.1 Poster | 講
這些傷害身體的姿勢,你中了幾個?來看避雷指南 - 天天要聞

這些傷害身體的姿勢,你中了幾個?來看避雷指南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離不開骨骼、肌肉、關節。靈巧的雙手,強健的四肢,挺直的脊樑,支撐着活力十足、閃閃發光的生命。《全民健康大會》第二期,帶來「強肢健體」的健康指南!小動作也能幫大忙!本期節目邀請了北京積水潭醫院副院長劉亞軍、北京體育大學教授矯瑋、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關節外科主任醫師趙旻暐、北京中醫藥大學...
59歲女子突發中風去世,醫生規勸:連日高溫,身體虛要少做4件事 - 天天要聞

59歲女子突發中風去世,醫生規勸:連日高溫,身體虛要少做4件事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分享更多的專業健康知識,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感謝您的支持。「老張,你怎麼穿得這麼單薄?這天氣可不穩定。」醫生李醫生一邊打着傘,一邊對着剛進藥店的老張說道。老張,今年五十九歲
這幾種食物與南瓜相剋,再饞也別一起食用,早了解早受益! - 天天要聞

這幾種食物與南瓜相剋,再饞也別一起食用,早了解早受益!

王先生這一晚邀請了幾位好友來家中品嘗他最新研發的南瓜菜肴。桌上擺放着香氣撲鼻的南瓜燉牛肉、南瓜餅和南瓜粥,每道菜都散發著誘人的香味。「哎呀,老張,你做的這個南瓜燉牛肉真是太好吃了!」李明夾起一塊牛肉,讚不絕口地對着老張說道。
茵陳是「養肝第一草」!搭配好了,還能祛濕、護血管 - 天天要聞

茵陳是「養肝第一草」!搭配好了,還能祛濕、護血管

在醫院的等候區,張先生坐在椅子上,他的朋友李女士經過,停下腳步,輕聲問道:「張先生,你看起來不太好,怎麼了?」張先生苦笑了一下,「嗯,最近身體一直不太舒服,特別是這幾天。」他的聲音帶着些許疲憊和困惑,「我感覺到渾身乏力,手腳沉重,有時候還會
即將進入高峰期!這種病,沒有特效藥! - 天天要聞

即將進入高峰期!這種病,沒有特效藥!

盛夏將至伴隨着高溫潮濕的天氣蚊蟲大量孳生登革熱的流行也逐步進入高峰期目前登革熱沒有特效的抗病毒治療藥物因此早期識別、早防蚊隔離是防止出現重症和防止進一步傳播的重要措施01 登革熱主要由「花蚊子」傳播登革熱主要由「患者→伊蚊→其他人」的途徑傳
午睡,是充電還是「放電」?4個午睡誤區,讓你越睡越累! - 天天要聞

午睡,是充電還是「放電」?4個午睡誤區,讓你越睡越累!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每天給您分享專業的醫學科普知識,幫助您及其家人提高健康生活品質,感謝您的支持!午睡,這個看似簡單的日常行為,其實蘊含著不少學問。對於很多人來說,午睡是下午充電的一個好辦法,但如果方法不對,不僅不能恢復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