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除膽囊,會有啥後遺症嗎?這3種的確存在,非這幾類人,別切

2024年01月31日14:15:18 健康 1381

在醫學領域,膽囊切除手術被視為解決某些膽道疾病的有效手段。然而,這一決策往往不容易,尤其是當患者面臨潛在的術後變化時。想像一下,一位中年女士,因為反覆的膽絞痛和膽結石的診斷,被建議進行膽囊切除手術。在手術後,她發現自己的身體出現了一些改變,比如消化不良和偶爾的腹瀉。這並非個別現象,而是在臨床實踐中相對常見的一種情況。手術後的這些變化,通常與膽囊的生理功能和消化系統的緊密聯繫有關。

切除膽囊,會有啥後遺症嗎?這3種的確存在,非這幾類人,別切 - 天天要聞

膽囊切除的常見後遺症

膽囊作為人體的一個小器官,雖不是必不可少,但其切除確實會對身體機能產生影響。膽囊的主要功能是儲存和濃縮膽汁,當食物進入小腸時釋放膽汁幫助消化。膽囊被切除後,膽汁直接從肝臟流入小腸,這種改變首先影響的是消化系統。

一個常見的問題是脂肪消化不良。由於膽汁不再在膽囊中濃縮,其在小腸中的分佈變得不均勻,導致脂肪分解和吸收不充分。這種情況可能引發脂肪瀉,表現為油膩的大便、腹瀉等癥狀。這不僅給患者的生活帶來不便,還可能導致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D、E、K)的吸收不足。

膽囊切除後,膽酸也可能在腸道內過度積聚,導致膽酸性腹瀉。這種狀況通常表現為急性或慢性腹瀉,尤其在飲食後明顯。膽酸的過度積聚還可能刺激腸道,引發炎症甚至增加結腸癌的風險。

除了消化問題,膽囊切除還可能導致膽道功能的改變。膽道的壓力可能增加,導致膽道收縮不良,進而引發上腹痛、噁心等癥狀。雖然這些癥狀通常不嚴重,但卻可能長期持續,影響生活質量。

切除膽囊,會有啥後遺症嗎?這3種的確存在,非這幾類人,別切 - 天天要聞

為什麼某些人在切除膽囊後癥狀更明顯

膽囊切除後的後遺症並不是每個人都會經歷,其發生的概率和嚴重程度受多種因素影響。首先,個體的身體構造和生理差異是一個重要因素。有些人的消化系統對膽汁的調節能力較強,可以較好地適應膽囊的缺失,而另一些人則可能對這種改變更為敏感。

此外,飲食習慣也扮演着關鍵角色。高脂肪飲食會增加膽囊切除後脂肪瀉的風險,因為膽汁是分解脂肪的關鍵。相反,低脂飲食可能有助於減輕這些癥狀。因此,飲食調整對於管理膽囊切除後的消化問題至關重要。

遺傳因素同樣不容忽視。有研究表明,某些遺傳變異可能影響膽汁的生成和運輸,從而影響個體在膽囊切除後的適應性。對這些遺傳因素的了解有助於預測和管理膽囊切除後可能出現的問題。

生活方式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例如,缺乏運動可能導致腸道蠕動減慢,加劇消化不良的癥狀。相反,適度的體育活動可以促進腸道健康,減輕某些消化問題。

切除膽囊,會有啥後遺症嗎?這3種的確存在,非這幾類人,別切 - 天天要聞

評估切除膽囊的必要性:何時考慮手術

雖然膽囊切除手術是一種常見的治療手段,但它並非總是必要或適宜的。在決定是否進行膽囊切除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

首先,膽結石的存在本身並不總是要求手術。許多患有膽結石的人可能一生中都不會出現癥狀。只有當膽結石引發併發症,如膽囊炎、膽管阻塞等,手術才成為必要。

此外,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和年齡也是重要考慮因素。年齡較大或有嚴重合併症的患者可能不適合進行手術,因為手術風險可能超過潛在益處。在這些情況下,可能需要尋求其他治療方法。

還要考慮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個人偏好。例如,一些人可能因為膽結石反覆發作的疼痛而生活質量嚴重下降,對他們而言,手術可能是釋放痛苦的最佳選擇。

切除膽囊,會有啥後遺症嗎?這3種的確存在,非這幾類人,別切 - 天天要聞

預防和管理膽囊切除後的後遺症

儘管膽囊切除可能帶來一些後遺症,但通過適當的預防和管理措施,這些問題可以得到有效控制。飲食調整是最重要的一步。推薦採用低脂、高纖維的飲食,以減輕對消化系統的負擔。避免高脂肪食物可以減少脂肪瀉的風險,而高纖維食物則有助於改善腸道功能。

此外,定期的體育活動對於維護腸道健康至關重要。適度運動能夠促進腸道蠕動,幫助預防便秘和其他消化問題。

對於那些經歷膽酸性腹瀉的人,可能需要醫生的幫助來管理這一癥狀。某些藥物,如膽酸結合劑,可以幫助減少膽酸在腸道中的積聚,從而控制腹瀉。

最後,定期的醫療檢查對於監控手術後的長期影響至關重要。定期向醫生報告任何新的或持續的癥狀,以確保及時發現並處理潛在的問題。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濕疹反覆發作?皮膚科醫生教你科學管理 - 天天要聞

濕疹反覆發作?皮膚科醫生教你科學管理

5月25日,全國護膚日。辨識濕疹的「信號」濕疹皮損的表現可隨疾病進展呈現多形性特徵,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特徵。急性期:皮損基底潮紅,出現密集粟粒大紅色丘疹,伴滲出和結痂。亞急性期:紅斑顏色轉暗,滲出減少,出現鱗屑和皸裂。慢性期:皮膚增厚呈皮
今天起,吃飯請調整一下! - 天天要聞

今天起,吃飯請調整一下!

很多人為了趕時間經常十分鐘就解決一頓飯但這種「超速」吃飯的習慣會給健康帶來負擔多項研究報告表明,在幾乎所有年齡組和人群中,進食速度與肥胖呈正相關。更可怕的是,習慣性的快速進食會影響身體的代謝功能,增加糖尿病、脂肪肝的患病風險。
「鍾南山科普工作室」成立 5位院士共同為其揭牌 - 天天要聞

「鍾南山科普工作室」成立 5位院士共同為其揭牌

2025年5月24日,「2025南山呼吸健康論壇暨廣州國家實驗室成立4周年系列學術活動」於廣州圓滿舉辦,「鍾南山科普工作室」在主論壇上正式揭牌成立,「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及中國科學院院士賀福初、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中國
茶喝不對,功夫白費:9種體質的「個性養生茶」 來了! - 天天要聞

茶喝不對,功夫白費:9種體質的「個性養生茶」 來了!

茶性分寒熱溫涼,功效各異。一杯茶能否養生,關鍵在於「對症下茶」。這種因人制宜的理念,正是中醫養生的精髓所在。中醫將人的體質分為9類,分別是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鬱質和特稟質。不同的體質,對茶的需求也大不相
省立醫院醫生走進龍奧學校開展護脊知識趣味科普活動 - 天天要聞

省立醫院醫生走進龍奧學校開展護脊知識趣味科普活動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5日訊 近日,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脊柱外科劉緒昌醫生化身「護脊小老師」,帶着可愛的動畫和真實的「脊柱模型」走進濟南市歷下區龍奧學校,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 「挺直小脊樑」 健康課。
醫生推薦的這 8 種營養補劑,真的對家人身體好! - 天天要聞

醫生推薦的這 8 種營養補劑,真的對家人身體好!

平時想選點適合孩子、適合大人的營養補劑,但又不知道應該怎麼選? 如果自己盲目選擇的話,很可能人體真正需要的營養素,都沒補到位。 今天帶來醫生推薦的 8 款營養好物,價格實惠,大家可以放心按需購買。而且現在搶在嚴選618下單,還能享受這些驚喜福利大額滿減:領1000元券包,券後滿200-30元,滿400-60元,滿600-9...
新華鮮報丨「醫學孤島」到「生命綠洲」,中國照亮罕見病患者希望 - 天天要聞

新華鮮報丨「醫學孤島」到「生命綠洲」,中國照亮罕見病患者希望

新華社海口5月25日電 題:「醫學孤島」到「生命綠洲」,中國照亮罕見病患者希望新華社記者李恆「致那黑夜中的嗚咽與怒吼,誰說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舞台上表演者歌唱《孤勇者》,引起了許多罕見病患者的共鳴。5月23日至25日,2025年罕見病國際交流會在海南海口舉行。來自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臨床醫生、科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