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說女生痛經可能是因為缺乏維生素D,很多深受痛經折磨的姐妹頓時像找到救命稻草一樣,紛紛表示:「我悟了」、「這就試試」、「所以有什麼補充維生素D的方法嗎?」
「維生素D」,「痛經」,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
正確答案是→沒有關係。不信請看另外一位網友現身說法:
首先給大家科普一下維生素D的作用,它主要是促進腸道對鈣、磷的吸收,能維持骨骼的正常生長與發育。
如果缺乏維生素D,可能會出現多汗、睡眠障礙、牙齒髮育缺陷、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甚至是佝僂病,但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能證明缺乏維生素D會引起痛經。
而且維生素D非常容易獲得,成年人中午12點曬太陽15分鐘就能獲得10000單位的維生素D,正常的成年人一天只需要2000單位的維生素D。
如果姐妹們好奇想試一下補充維生素D能不能治痛經,直接去太陽底下多站站就行了。
女生痛經的真正原因
女生痛經的原因非常多,總的來說分為兩種:
第一種→莫名其妙但對身體沒有太大危害的原發性痛經,它可能是女性經期子宮內膜前列腺素含量增加導致的。
本身女性來月經時子宮就屬於「精神」比較緊張的狀態,前列腺素含量增加會讓子宮更加「緊張」,使得子宮平滑肌過度收縮、血管痙攣,導致子宮缺血缺氧,女性便會痛經。
原發性痛經占痛經的90%以上,女生們可以吃布洛芬來減輕疼痛,效果非常顯著。(前提是吃了布洛芬不會有不良反應)
第二種→女性盆腔內出現器質性病變引起的繼發性痛經,這種痛經一般出現在女性月經初潮數年後。比如一個女生15歲時來月經不會痛經,但是她25歲卻突然開始痛經,那麼就有可能是繼發性的。
繼發性痛經往往是某種疾病的信號,如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腺肌病、盆腔感染、子宮肌瘤或子宮內膜息肉等,這種痛經需要先治好疾病,才能跟痛經說「拜拜」。
還有一種情況,是子宮發育不良導致的痛經,比如宮頸狹窄、阻塞,一般結婚生育後會有所緩解。因為分娩後宮頸口會擴張,經血更容易流出,就不會痛經了。
該如何判斷自己屬於哪種痛經呢?
如果第一次來月經後1-2年就出現了痛經,大概率是原發性痛經;
如果第一次來月經後多年才出現痛經,大概率是繼發性痛經。
不過為了保險起見,可鄰君建議還是去醫院婦科檢查一下,萬一是繼發性痛經,也可以早發現早治療。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