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戴軒)記者從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獲悉,近期,該院接診一名重症患者,因持續有肺大皰漏氣無法拔管,醫務人員對其進行了胸腔鏡下複雜左肺大皰切除的微創手術,患者隨後好轉出院。專家介紹,肺大皰是一種不可逆轉的肺部病損,手術是唯一可以根治的治療措施,患者以男性、高瘦成年人、長期吸煙者多見。

患者接受胸腔鏡手術。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供圖
近期,43歲的施女士因嚴重胸悶、喘憋就診於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北京華信醫院)急診科。
胸部CT檢查提示,施女士左側氣胸、縱隔疝、雙肺多發肺大皰且右肺功能大部分喪失,考慮已合併呼吸衰竭,急診科進行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並請胸外科留置左側胸腔閉式引流管。
患者氧飽和度恢復正常後順利脫離了呼吸機,繼續留在急診觀察胸腔閉式引流情況。但由於持續有肺大皰漏氣,無法拔管。
據介紹,肺大皰是一種呼吸系統疾病,由於患者體內肺部小支氣管在各種原因下造成空氣進入肺泡後不易排出,導致肺泡內氣壓升高並發生破裂,並相互融合,在肺組織內形成直徑﹥1 厘米的氣囊。
從氣胸發作的情況來看,患者具備強烈的手術指征,但胸外科手術需要患側肺不工作,僅由對側肺維持全身的氧供應,該患者左側氣胸合併多發複雜肺大皰,需要手術,術中需要右肺擔負起全身的氧氣供應,而恰恰右肺損毀,幾乎沒有功能。
術前,該院胸外科主任魏慎海醫療團隊為患者三維重建支氣管,並請心臟中心心外科主任醫師徐忠華、綜合ICU主任晁彥公、麻醉科副主任張艷麗、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蔡善花等多學科專家聯合會診。經討論後,擬定了詳細的手術方案:應用胸腔鏡微創手術,術中單腔插管麻醉,間斷通氣將氧飽和度維持到100%後,停止呼吸,斷開通氣,胸外科進行手術,其間以高流量氧作為補充,等氧飽和度下降至90%,再停止手術,繼續通氣,如此反覆。術中備ECMO等搶救措施。術後如果出現拔除氣管插管困難,帶管去ICU。

胸外科為患者三維重建的支氣管圖樣。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供圖
在熟練的麻醉間斷通氣配合下,胸外科團隊為患者逐個切除並縫扎肺大皰,手術耗時4小時10分鐘。術後患者順利清醒,生命體征平穩並返回病房。
據了解,作為一種微創手術,胸腔鏡下肺大皰切除手術具有創傷小、痛苦輕、恢復快的優勢。患者癥狀得到緩解,通過精心護理成功拔管,精神日漸好轉,目前已出院。
專家提醒,肺大皰是一種不可逆轉的肺部病損,故無有效的藥物治療,手術是唯一可以根治的治療措施。但並非所有的肺大皰患者均需手術治療,偶然發現的無癥狀肺大皰一般無需治療。胸悶、呼吸急促、疲乏等是肺大皰的主要臨床表現,病變主要累及肺和臟層胸膜,患者以男性、高瘦成年人、長期吸煙者多見。
編輯 唐崢
校對 劉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