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y consists of seeing what everybody has seen and thinking what
nobody has thought.」
第四章-影響生育能力的其他因素之乳糜瀉
乳糜瀉(Celiac Disease)是導致不孕或流產的因素之一。乳糜瀉是一種由麩質引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乳糜瀉的典型癥狀與腸易激綜合征類似,但許多患者實際上並沒有胃腸道癥狀。除了胃腸道癥狀,乳糜瀉患者還可能存在貧血、頭痛、疲勞、關節痛、皮膚病(如牛皮癬)等表現。
乳糜瀉的表現複雜多樣,且非常不典型,因此,一些患者可能多年得不到確診。意大利政府規定,所有兒童在6歲前都要接受乳糜瀉常規篩查。在其他國家,乳糜瀉患者通常在受疾病困擾很多年後才得到明確診斷。一些報告顯示,乳糜瀉患者平均需要看至少5名醫生才能最終確診。在美國,乳糜瀉的平均確診時間為5~11年。
患有乳糜瀉時,免疫系統會對腸壁造成損害,影響人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這會導致人體缺乏維生素和礦物質,進而引起不孕。
1982年,研究人員首次發現乳糜瀉與不孕存在關聯。
之後,研究人員一直努力探究乳糜瀉是否在不孕患者中發病率更高的問題。
2011年,哥倫比亞大學和梅奧醫學中心聯合開展的一項研究,發現,乳糜瀉在病因明確的不孕女性中並不常見,但在不明原因不孕的女性中,乳糜瀉的發病率明顯偏高。有研究表明,不明原因不孕的女性,有約6%的人存在乳糜瀉抗體,這一比例是普通人的3倍。
另一種需要考慮乳糜瀉篩查的疾病是不明原因的習慣性流產。流產在未經治療的乳糜瀉女性中更為常見。研究人員發現,這類女性的流產率是乳糜瀉已得到治療的女性的10倍左右。幸運的是,無麩質飲食可以大大降低這種風險。
乳糜瀉與不明原因不孕和流產的關係
乳糜瀉之所以會引起不孕和流產,可能是因為乳糜瀉增加了炎症反應並干擾了人體對葉酸和其他維生素的吸收。葉酸水平低下會導致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進而影響卵子質量,還可能增加流產的發生風險。
從飲食中清除麩質可以促進腸道修復,增加機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這對生育能力來說至關重要。研究表明,採取嚴格的無麩質飲食能夠重新建立葉酸和同型半胱氨酸的平衡狀態。
然而,一些研究發現,高達50%的乳糜瀉患者在採取嚴格的無麩質飲食後仍然存在維生素缺乏的問題。許多乳糜瀉患者即便多年來一直堅持無麩質飲食,體內的葉酸和維生素B6水平依然較低,而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卻很高。這種狀況可以通過服用維生素類營養素補充劑而得到改善。
在一項大型臨床研究中,乳糜瀉患者在連續服用葉酸、維生素B12和維生素B6 六個月後,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恢復了正常。相對於安慰劑組,實驗組的健康狀況得到了顯著改善。但是,這並不意味着可以放棄無麩質飲食轉而服用營養素補充劑,因為維生素缺乏只是乳糜瀉導致的諸多問題之一。它的意義在於告訴我們,對於患有乳糜瀉的孕婦,補充維生素十分重要。
有相當多的乳糜瀉患者體內還存在一種高水平的抗體(抗磷脂抗體),這種抗體水平升高會導致流產。研究發現,採用嚴格的無麩質飲食,可使抗磷脂抗體水平顯著下降。這一效果在一名34歲的女性身上得到了驗證。這名女性患有抗磷脂綜合征,經歷過2次流產。在被診斷為「乳糜瀉」後,她開始實施無麩質飲食,6個月後,她的抗磷脂抗體成功降至正常水平。.
乳糜瀉和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也存在關聯。研究發現,30%~40%的乳糜瀉患者存在甲狀腺功能紊亂,且乳糜瀉會使甲狀腺病的發病率增加3倍。這意味着,如果你存在甲狀腺病或者乳糜瀉,而且你正在與不孕或流產做鬥爭,你應該接受相關檢測。無麩質飲食還有助於抑制引發甲狀腺病的免疫反應。
大多數女性可能不需要進行乳糜瀉篩查,因為乳糜瀉導致不孕和流產的情況很少見。但是,如果你有不明原因不孕、不明原因流產、抗磷脂綜合征、甲狀腺病、乳糜瀉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家族史,可能就需要進行乳糜瀉篩查了。
本文內容為筆者自行翻譯的原著《It Starts with the Egg》(2014年出版)的節選內容;圖片來源於網絡,為筆者自行添加,非原著內容;灰色字體為筆者自行添加內容,非原著內容,均幫助讀者更好理解。
本書第一版(英文版)自2014年3月面世以來,我陸續收到了數千名讀者的來信。有的讀者說,這本書讓她在漫長而痛苦的求子之路上看到了一縷曙光;還有的讀者說,在經歷了多次流產和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療失敗後,她終於找到了改變自身命運的機會
《好孕,從卵子開始》的作者,從一位患者和科學工作者的雙重視角,為我們提供了一份非常好的備孕生活及營養指南。《好孕,從卵子開始》這本書,是少有的對接受體外受精治療和其他治療的不孕女性在生活和營養方面給予系統性指導的科普書籍。作者對大量相關醫學研究成果進行了梳理,從環境毒素的去除、飲食營養的調整、營養素的使用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辦法。無論是患者還是醫生,都可以從中獲益。本書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戶,讓我們看到在生殖醫學領域,除了醫療手段,還可以從生活方式等方面入手,來改善卵子質量,提高受孕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