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國內首次檢出XBB.1.5本土病例,會引發新一輪疫情嗎?

2023年02月18日20:24:12 健康 2613

最新!國內首次檢出XBB.1.5本土病例,會引發新一輪疫情嗎? - 天天要聞

從17日晚間開始,#國內首次檢測出xbb.1.5#、#xbb.1.5免疫逃逸能力增強#等話題相繼衝上微博熱搜。

最新!國內首次檢出XBB.1.5本土病例,會引發新一輪疫情嗎? - 天天要聞

2月15日,中國疾控中心發佈通報,2022年12月以來,全國共發現本土重點關注變異株14例,其中1例xbb.1.5,為本周期新增變異株病例。這也是國內首次檢出xbb.1.5本土病例,由此引發不小的關注度。

xbb 最早於2022年8月在印度被識別發現,在先後引起了印度、新加坡的大傳播之後,從去年底開始,xbb.1.5又成為了美國的最主流毒株。世衛組織新冠疫情應對技術主管范克爾克霍夫白表示,在美國xbb.1.5感染人數大約每兩周翻一番。

它會引發新一輪感染高峰嗎?

據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1月25日,北京佑安醫院呼吸與感染性疾病科主任醫師李侗曾接受採訪時表示,隨着我國出入境政策的放開,未來可能會有更多感染bq.1、xbb毒株的本土病例,但是總體來看,今年上半年出現這兩種毒株流行的可能性比較小。

1月18日,中國科學院院士高福在《中國新聞周刊》的訪談中提到,在美國xbb的一個分支xbb1.5已成為流行佔比不斷增大的毒株。xbb.1.5有着明顯的免疫逃逸,幾乎相當於一個全新病毒。與此同時,bq.1毒株也在很多國家流行。

「我們國內大部分人是在去年12月份和今年1月份感染的,這次感染之後產生的抗體至少能夠保護三四個月以上,大部分人可以保護半年以上,到今年的三四月份,大部分人應該都還在免疫保護期內。」李侗曾指出,目前對於bq.1和xbb的研究表明,雖然它們的免疫逃逸能力較強,但我們目前感染的ba.5等毒株對於這兩種毒株仍然是有一定保護作用的。

1月17日,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長許文波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也表示,當前bq.1和xbb尚未像ba5.2和bf7一樣在我國展現出傳播優勢,預計bq.1和xbb傳播佔比會逐漸升高,但不會單獨引起新一輪疫情升高。預防bq.1、xbb和預防其他變異株一樣,我們要加強病毒變異和疾病嚴重性等情況的監測,保護好高危人群,倡導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這個節骨眼感冒、發燒

是新冠嗎?

據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上周六就燒了,渾身疼得要死,這感覺似曾相識……但每天測抗原都是一條線。」2月18日,李潔(化名)告訴記者,最近,她本人和幾位同事、朋友先後出現了發燒或感冒的癥狀,「大家第一反應都是:『不會又感染了吧?』」

記者查詢某短視頻平台發現,像李潔一樣擔心自己二次感染新冠的還不在少數。對此,上海市肺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胡洋在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採訪時表示,發燒患者每天都有,並未感覺到近期在數量上有明顯增加。而且,發燒也不一定就和新冠或其他感染性疾病相關聯。

據不完全梳理髮現,近期,多地都報告了流感、諾如病毒感染的病例,而發熱也是這兩者的主要臨床表現之一。

合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2月16日就曾發文提示,冬春季是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時期,近期安徽省內已發生多起校園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而流感的臨床表現與新冠病毒感染的表現相似,主要為發熱、頭痛、肌痛和全身不適起病。

據華聲在線2月17日報道,長沙市中心醫院(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兒科及急診科已陸續接診並治療30餘例諾如病毒感染者。台州晚報在18日的報道中也提到,台州市立醫院最近夜間急診一半都為諾如病毒感染。此外,北京、河南、浙江等多地疾控部門也都發佈消息,提醒家長諾如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腹瀉進入發病高峰期。

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月14日發佈的《諾如病毒胃腸炎健康提示》中也提到,一般10月到次年3月是諾如病毒感染高發季節。人群普遍易感。常見癥狀主要為噁心、嘔吐、發熱、腹痛和腹瀉。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導致發熱的原因,並不能說現在發熱就一定代表『陽』了。」胡洋向記者總結。

既然目前的發熱可能是新冠、流感、諾如病毒等多種原因導致的,那麼又如何判斷自己到底屬於哪種情況呢?胡洋向記者表示,患者想要自行判斷自己屬於哪種情況還是很難的。「如果出現發熱的話,大家可以先測一下抗原,看看是否呈新冠陽性,而至於其他的還是需要及時去醫院進行專業檢查。」

「不過,就我目前所注意到的,並沒有感覺到醫院門診的發熱患者數量出現明顯增多。即使真的出現流感流行,有關部門也可以通過對醫院系統上報信息分析而取得相關數據,所以大家可以放心。」胡洋說。(來源: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央視新聞、公開信息;整理:李雲鵬)

編輯:方鳳嬌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脾虛濕重別只知道參苓白朮丸!這味中成藥才是「全能選手」! - 天天要聞

脾虛濕重別只知道參苓白朮丸!這味中成藥才是「全能選手」!

一說到脾虛濕重,十個人里八個都知道參苓白朮丸。但你有沒有發現:吃了一陣子,舌苔還是厚得像白漆,肚子依舊脹得像氣球?其實啊,調理脾虛濕重就像修下水道——光往堵了的管道里倒「補藥營養液」可不行,得一邊排水、一邊修管道,雙管齊下才有效! 為什麼參
脾虛調理誤區:別瞎補!中醫說關鍵要讓脾胃「動起來」 - 天天要聞

脾虛調理誤區:別瞎補!中醫說關鍵要讓脾胃「動起來」

很多人一聽說脾虛,第一反應就是買人蔘、山藥、黃精猛補,結果越吃越胃脹、口乾,甚至便秘——其實這是踩了調理的大雷!中醫里「脾虛」的核心不是「缺營養」,而是脾胃的「運化功能」罷工了。就像廚房下水道堵了,你還拚命倒雞湯,只會讓管道更堵一樣,補脾前
提醒父母:服用他汀時,飲食上要少吃「4物」,一定要記在心上 - 天天要聞

提醒父母:服用他汀時,飲食上要少吃「4物」,一定要記在心上

「醫生說我膽固醇高,給我開了他汀……可是我還愛吃肉,還能吃嗎?」「聽說吃他汀不能喝柚子汁,是不是真的?」類似這樣的提問,在門診上幾乎天天都能遇到。確實,他汀類藥物是目前治療高膽固醇、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主力選手」,很多中老年人長期服用。
這種飲料促炎又促癌,還讓你更焦慮!很多人卻把它當作健康水 - 天天要聞

這種飲料促炎又促癌,還讓你更焦慮!很多人卻把它當作健康水

說到「健康水」,你腦子裡會浮現什麼?是清晨一杯溫開水,還是晚飯後一杯淡茶?可如果我告訴你,有一種飲料,它看似健康,其實卻是「偽裝者」,不僅會促炎、促癌,還會悄悄加劇你的焦慮——你還會相信它嗎?這不是危言聳聽。我們今天要揭開的,就是:「果汁飲
「AI老中醫」望聞問切,折射廣東醫療賽道「新布局」 - 天天要聞

「AI老中醫」望聞問切,折射廣東醫療賽道「新布局」

清晨,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的數智門診里,患者鄧先生坐在四診儀前,這台設備搶先一步完成了「望聞問切」——它既可捕捉舌苔的毫釐變化,亦可描摹脈搏的陰陽浮沉。根據之前的智能預診,短短數分鐘,一份融合中醫辨證思維與西醫循證邏輯的診療方案已然傳輸到醫生的電腦屏幕。這不是科幻電影的場景,而是全國首個全流程中醫數...
全科服務進濠江,南科大醫學院用青春護航健康路 - 天天要聞

全科服務進濠江,南科大醫學院用青春護航健康路

為應對汕頭市濠江區達濠街道留守老人慢性病高發、兒童醫療資源匱乏及環衛工人健康保護意識薄弱等問題,南方科技大學醫學院團委聯合龍華區人民醫院,於6月23日至25日開展了為期三天的「百千萬工程」下鄉義診服務行動。本次活動由醫學院團委書記李琳童帶隊,醫學院研究生張瑩和本科生汪心迪同學為隊長與龍華區人民醫院全科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