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歲錢準備了嗎?」外孫喚醒92歲外婆!

2023年01月19日18:06:03 健康 1797

上海醫院裏,醫護堅守崗位

與死神賽跑重症監護室一位位病人轉危為安

近日,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急診重症監護室里,18張床位上都躺着病人。他們大多很安靜,但屋裡卻是一派忙碌的景象:呼吸機等儀器始終發出「滴滴」的聲音,醫護人員經常在小跑,輕聲地說:「快點!」「快點!」

隨着上海度過本輪疫情感染高峰,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的急診量和120的出車數量已大幅下降。不過,重症救治仍在堅持不懈,通過醫護人員的不懈努力,已有多位重症病人轉危為安,轉入了普通病房。

「壓歲錢準備了嗎?」外孫喚醒92歲外婆! - 天天要聞

聽到外孫的聲音

92歲阿婆睜開了眼睛流淚

「姥姥,我們要一起回家過年哦,你的壓歲錢準備好了嗎?」通過急診監護室舒勤琴護士長的手機視頻,92歲王阿婆的外孫張先生正在對她說話。

聽到外孫的聲音,阿婆睜開了眼睛,雖然沒能說話,但顯然聽懂了,臉上的表情很舒緩。舒勤琴一邊撫摸着阿婆的頭髮,一邊安撫着張先生:「你看,姥姥明白了呢……」

王阿婆是1月2日入院的。當時,高齡的她被診斷為新冠重症肺炎,還伴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多種基礎疾病,治療難度很大。但經過兩周多的積極治療和精心護理,老人不僅脫離了呼吸機,全身的壓瘡也長好了,出院已是指日可待。

這些天來,王阿婆的外孫始終守候在重症監護室外,每天晚上進來對老人進行20分鐘喚醒。開始老人沒有意識,到了第四天,聽到外孫的聲音,她開始流淚了,之後便逐漸清醒過來。

「壓歲錢準備了嗎?」外孫喚醒92歲外婆! - 天天要聞

張先生告訴記者,外婆從小把他帶大,他對外婆的感情非常深。儘管妻子剛剛生產不久,他還是堅持過來陪護老人。「我們看着老人闖過了一關又一關,特別不容易。我也特別感謝急診科的李岩主任和舒勤琴護士長,沒有他們的辛勤付出,就不可能有老人的好轉。」

正因為此,守在醫院的張先生也成了義務宣傳員。他總是對剛入院的病人家屬說:「一定要信任醫生和護士,好好配合,這樣病人才有好轉的希望。」

此前新冠感染高峰期來臨時,就診人數突然「井噴」,急診的人力和空間都到達了極限。四院急診醫學科醫護輕傷不下火線,用了不到一周的時間返崗率達到了95%。2023年元旦第一天,所有醫護人員全體「陽康」返崗。彼此見面,咳嗽幾聲就是特殊的新年問候。

與熱火朝天的工作相對的,是桌上那一份份早已放涼了的飯菜。急診的工作環境是複雜且有風險的,為此醫護們往往一上崗就滴水不沾,一個班頭工作下來都是「不吃不喝」,直到交班時緊繃的身心才能些許放鬆。科主任李岩,自12月中旬起就住在醫院,感染新冠後一天沒有休息過,出現突發性耳聾後,吃了葯繼續工作。舒勤琴給自己打了針、頭上貼了冰寶貼,就繼續忙碌。

這個春節,李岩還將帶領團隊天天堅守崗位,急診醫護人員及其他科室支持的人員均不減少。記者問及家人,他沉默片刻說:「只能繼續虧欠他們了,因為春節期間門診停診,急診正常開放,病人真的離不開我們。」

與病人並肩站在生死關口

1月1日新年第一天,上海第十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一下子收入9名新冠肺炎危重患者,全科22張病床自此之後幾乎再也沒有空出來過。面對新冠疫情的重症高峰,這支曾經在上半年首批進入金山公衛支援重症救治的醫療隊伍,也開啟了全員無休的工作節奏。

病人中,有從太倉轉院來的年輕患者,入院時糖尿病酮症昏迷,肺部嚴重滲透且呼吸衰竭,經過6天治療後終於脫離呼吸機。為了節省開銷,病人家屬在病房外支了一張摺疊床,每晚在電梯間過夜。

但病房裡更多的還是老人。據十院重症醫學科主任王勝觀察,50歲以下的患者康復較快,70歲以上的患者則需要更多時間,「因為年紀大了以後,原來的重要臟器功能儲備較差,因此康復起來更有難度。」

送到ICU的幾乎都是危重患者,或因基礎疾病導致臟器功能衰竭,或嚴重膿毒症後休克,或需要機械通氣。因此醫護一方面通過一系列措施改善病人的缺氧狀況,並通過藥物等手段治療原發病,一方面努力維持危重患者的重要臟器功能。

這也是病房內醫護每天奔忙的目標:「只要讓病人熬過這段最艱難的時間,他就有可能康復,轉出ICU,甚至出院回家。」

離開重症醫學科有前後兩道門,指向不同命運。與病人並肩站在生死關口,醫生有判斷但從不輕易下結論,「只要家屬不放棄,我們都會盡己所能。」

一切都在好轉

致敬醫護

加油,患者和家屬們!

早日回家過年

相關作者:周楠、葉宇、李創、趙明亮

來源: 上觀新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聚焦醫療創新美年大健康江浙省領導赴武漢民生耳鼻喉醫院交流學習 - 天天要聞

聚焦醫療創新美年大健康江浙省領導赴武漢民生耳鼻喉醫院交流學習

2025年5月7日下午,美年大健康江浙省區醫療總監陳榮武、人力總監湯劍飛、醫質副主任庄瑩、杭州公司副總經理楊芬芳、寧波公司副總經理方雯曼、南京公司醫療運營總監吳培引等領導一行,蒞臨武漢民生耳鼻喉專科醫院開展參觀交流活動。民生五官科醫療集團CEO董迷芳、集團常務副總、武漢院區院長禹爽,副院長陳前進、行政院長陳洪俊...
這段路被網友戲稱「結石患者福音」,當地回應這段路為啥設置超長密集減速帶 - 天天要聞

這段路被網友戲稱「結石患者福音」,當地回應這段路為啥設置超長密集減速帶

「不是醫院結石科去不起,而是贛州的減速帶更有性價比。」近日,多位網友發視頻稱,江西贛州一處路段設置有密集且超長的減速帶,因車輛行駛在上面時會長時間抖動,被網友戲稱為「結石患者的福音」「國內最強減速帶」。5月8日,上游新聞記者從當地相關部門了解到,該路段系下坡路且彎道較多,此前事故多發,設置那麼多減速帶...
胸悶失眠?血虛氣滯在作祟!1個古方助力,疏肝補血又溫陽。 - 天天要聞

胸悶失眠?血虛氣滯在作祟!1個古方助力,疏肝補血又溫陽。

大家好,我是中醫王大夫,前段時間接診了這麼一位女士,55歲了,主訴胸悶氣短,跟壓着塊兒石頭一樣,晚上會失眠,做很多夢,脾氣也很大;平時吃完飯容易胃脹,吃涼東西會難受,然後大便稀,有點尿頻,還怕冷。這些癥狀啊,聽起來挺複雜的,但其實啊,都是血
湖南3歲女童鉈中毒,出現異常脫髮與疼痛需注意 - 天天要聞

湖南3歲女童鉈中毒,出現異常脫髮與疼痛需注意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徐詩瑜)5月9日,「3歲女童鉈中毒」一事引發關注。該名女童一個月內出現頭髮大把脫落、走路像踩在棉花上等癥狀,在湖南省職業病防治院確診為急性鉈中毒。「急性鉈中毒患者可能會出現消化道、神經系統、皮膚毛髮、眼部等不同程度損傷癥狀,脫髮是該病最具特徵性的表現之一。」5月9日,山東第一醫科...
多家醫院實行五天半工作制,緩解周末就醫難 - 天天要聞

多家醫院實行五天半工作制,緩解周末就醫難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孔天驕 陳琳輝)根據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番禺中心醫院發佈的公告,自5月10日起,該院實行五天半工作制,緩解群眾周末及節假日就醫難題。5月9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番禺中心醫院醫務人員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從5月10日開始,周六上午醫護人員也會正常上班,患者可以正常預約挂號。除了廣州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