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康之後,還需要打疫苗嗎?

2023年01月16日20:42:06 健康 9132

最近,很多小夥伴都經歷了一輪新冠病毒的感染,隨着大家紛紛「陽康」,我們的評論區收到了不少關於新冠疫苗的疑問。

圖片來源:後台留言

一些人覺得「我體內有超強抗體了,不需要打疫苗了。」

另一部分人則覺得「感染太難受,陽過之後想儘快再次接種疫苗,獲得保護。」

陽過之後到底能不能、要不要打疫苗?

答案是,要打。

抗體和免疫記憶會消退

需要用疫苗重新喚醒

比起疫苗,「陽過」是免疫系統學會了更精準的招式,對病毒真刀真槍的防禦廝殺。

在剛剛感染康復後的一段時間內,免疫系統對病毒印象深刻,身體中有大量的抗體,整體處於戰鬥力旺盛的狀態。

但免疫系統對病毒的記憶時間是有限的,隨着時間延長,感染產生的抗體會逐漸衰減,對新冠的響應和應對能力也會減弱。

研究數據表明,在感染後的第 90 天左右,中和抗體就已經降至一個非常低的水平了。

陽康之後,還需要打疫苗嗎?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 [1]

想要免疫系統一直記得打敗病毒的招式,努力避免再經歷一次高燒不退、無麻開顱、電鑽眼珠、喉吞刀片、水泥封鼻……我們就要時常給免疫系統複習功課,延長它的激活狀態。例如:

接種疫苗

「陽過」之後再接種疫苗,能喚起免疫系統對病毒的記憶,產生新的抗體,一定程度上將感染獲得的強力免疫,維持更長時間。 

陽康之後,還需要打疫苗嗎? - 天天要聞

有人可能會問,之前打了疫苗不也感染了嗎?

新冠病毒有很強的變異性,目前的疫苗確實不能 100% 預防感染。但有了疫苗產生的中和抗體,即便出現感染,抗體也可以很快打敗病毒,降低重症風險。

nature medicine 一項疫苗有效性的研究顯示,打疫苗後,如果抗體水平達到陽康人員血清水平的 3%,就有 50% 的概率避免感染後出現重症。

理論上,疫苗能把抗體水平提升一點,就能有效預防感染後重症的出現。

真實世界的人群研究也顯示,「陽過」疊加「疫苗」,確實能降低後續的感染風險,減輕癥狀。

「陽」過之後接種疫苗

能降低感染率和重症風險

在一項研究中,美國克利夫蘭診所將自己的 5 萬多僱員作為研究對象,證實「陽」過之後接種疫苗,對於病毒確實更有效。

( 員工:我是自願的 )

陽康之後,還需要打疫苗嗎?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 [1]

克利夫蘭將員工根據「感染」和「疫苗」情況分為四類,並持續記錄他們的健康情況。

陽康之後,還需要打疫苗嗎?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自己做的

結果發現,在德爾塔、奧密克戎等幾種毒株流行的 400 多天里,這四組員工的感染和癥狀情況,呈現完全不同的趨勢:

陽康之後,還需要打疫苗嗎? - 天天要聞

陽康之後,還需要打疫苗嗎? - 天天要聞

① 未感染 + 沒打疫苗

感染率和癥狀的嚴重程度持續最高,並在奧密克戎的超強傳播力下出現了感染暴增;

② 未感染 + 打了疫苗 

感染率和癥狀程度,都明顯低於未感染且未打疫苗的人;

③ 感染過 + 沒打疫苗

二次感染的感染率和癥狀的情況都比較低,但隨着時間逐漸與 未感染+接種疫苗 接近;

④ 感染過 + 打了疫苗

面對奧密克戎也出現了上漲,但感染率和癥狀的嚴重程度,始終是四類人中最低的。

真實的人群數據表明

1. 「陽過」和「疫苗」都能激活免疫,降低後續感染和重症風險;

2. 感染後繼續接種疫苗,能提供更有效、更持久的保護,很有必要。

奧密克戎不斷有新的變異株出現,未來我們很可能要面對第二波、第三波……的疫情。無論是從生理機制還是實際數據,陽過之後繼續接種疫苗,都是更推薦的選擇。

根據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技術指南的規定,「既往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可在 6 個月後接種 1 劑。」

現在的疫苗雖然還不夠「完美」,但依然是保護我們的重要措施,讓陽過獲得的免疫力能維持得更久一些。

而隨着科學家們對新冠病毒的深入了解,未來我們或將看到更多的疫苗,逐漸補齊所有的短板。

希望大家可以平安的度過春節、2023 和未來的每一年。

本文審核專家

感謝陳夢靈的審核。

參考文獻

[1] lyke ke, atmar rl, islas cd, et al. rapid decline in vaccine-boosted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against sars-cov-2 omicron variant. cell rep med. 2022;3(7):100679. doi:10.1016/j.xcrm.2022.100679

[2] nabin k shrestha,et al.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vaccine boosting in previously infected or vaccinated individuals,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volume 75, issue 12, 15 december 2022, pages 2169–2177.

策劃製作

策劃:維克羊    |    監製:feidi、王姐

信息圖:雞丸 

內容首發:丁香醫生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它是中醫界的阿斯匹林,每天吃一點,血管通暢,血液不堵 - 天天要聞

它是中醫界的阿斯匹林,每天吃一點,血管通暢,血液不堵

它是中醫界的阿斯匹林,每天吃一點,血管通暢,血液不堵現代人很常見的一個問題就是心腦血管問題,像心腦血管狹窄、冠心病等等,中醫擅長調理這個病,為什麼這麼說,心腦血管疾病其實是一類病,簡單來講,就是血管堵了,就像一條河裡有很多泥沙沉積。
一個月接診患者20餘例!高溫來臨,這種兇險急症的高發期還沒過 - 天天要聞

一個月接診患者20餘例!高溫來臨,這種兇險急症的高發期還沒過

隨着梅雨季落幕,高溫隨之而來,接下來以晴熱高溫天氣為主,最高氣溫可達40℃。身材高大健碩的老王是浙江一名跑步愛好者,平日里一直堅持鍛煉,身體素質向來不錯。這天傍晚,雨後天晴,老王像往常一樣開啟了長跑。然而,就在距家還有1公里時,他突然感到身體不適,腳步也不由自主地放慢了。但老王並未多想,咬着牙堅持跑到...
葯食同源|高血脂的「剋星」!煮飯、熬粥時放一把好處多多 - 天天要聞

葯食同源|高血脂的「剋星」!煮飯、熬粥時放一把好處多多

【來源:湖北葯監】紅曲是由紅麴黴發酵粳米等穀物製成的傳統食品,即常見的紅曲米。具有健脾消食、活血化瘀、調節血脂、抗炎抑菌、預防骨質疏鬆等多種好處。↓↓紅曲作為天然的食品「添加劑」,可以用來釀酒、製作紅腐乳,還可以作為天然色素、調味劑和肉類保
內鏡下開「隧道」 精準摘除消化道腫瘤 - 天天要聞

內鏡下開「隧道」 精準摘除消化道腫瘤

【來源:紅網】為患者實施手術。紅網時刻新聞通訊員 鄢婷 肖會玲 婁底報道近日,婁底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團隊成功運用隧道法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TD)為一名乙狀結腸早癌患者實施微創治療。此項技術的開展,填補了婁底市該領域的空白,為提升內鏡微
血常規上的「箭頭」代表什麼?這4個指標很關鍵→ - 天天要聞

血常規上的「箭頭」代表什麼?這4個指標很關鍵→

拿到血常規報告單時許多人不知道該看哪個指標看到箭頭多先別慌抓住這幾個關鍵指標白細胞、血小板、血紅蛋白+紅細胞就能快速抓住重點↓↓↓血常規優先關注這4個核心指標紅細胞(RBC)+血紅蛋白(HGB)紅細胞是血液中數量最多的一種血細胞。
科學與健康丨第一時間掌握!首個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來了 - 天天要聞

科學與健康丨第一時間掌握!首個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來了

新華社北京7月2日電 題:第一時間掌握!首個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來了新華社記者顧天成7月2日,國家疾控局和中國氣象局聯合發佈首個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和健康提示。為何發佈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如何分級?與普通天氣預報有哪些不同?怎樣築牢高溫下的「健康防線」?——預警分5個等級,按照與高溫相關疾病風險分...
一動就出汗的人,是身體虛?可能得排查一下這4種病! - 天天要聞

一動就出汗的人,是身體虛?可能得排查一下這4種病!

悶熱的天氣出汗多,這不難理解。但同樣的環境下,有人輕汗微微,有人則汗流浹背,甚至吃個飯,稍微走一走,整個後背都濕了……愛出汗的人,是身體虛嗎?需要警惕哪些疾病風險?01比別人出汗多,或是天生的出汗是人體調節體溫的重要手段。
榮耀手錶5 Ultra發佈:首發防猝篩查研究與心腦血管風險評估 - 天天要聞

榮耀手錶5 Ultra發佈:首發防猝篩查研究與心腦血管風險評估

在 7 月 2 日的榮耀 Magic V5 暨 AI 終端生態發佈會上,榮耀正式推出了全新的旗艦智能手錶 —— 榮耀手錶 5 Ultra,並行業首發「防猝篩查研究」與「China-PAR 國人專屬心腦血管風險評估」兩大創新健康能力,以「AI 健康專家」的身份,為用戶帶來全方位的心臟健康守護與個性化健康管理體驗。據介紹,榮耀手錶 5 Ultra 行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