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眼底一張照 疾病早知道!
眼底檢查真的這麼神奇嗎?
又有哪些人群需要檢查呢?

近日,《荔直播·名醫問診》特別邀請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眼科主任欒潔走進直播間,和我們一起關注眼底健康。
戳圖看直播回放↓
眼底疾病更「青睞」這些人群!
眼底,顧名思義就是眼球內後部的組織,即眼球的內膜——視網膜、視乳頭、黃斑和視網膜中央動靜脈。眼底一旦發生病變對視力影響極大:視野缺失、視物不清、失明......以下這些人群尤其需要警惕眼底病變。
01 早產兒

隨着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低體重早產兒的存活率越來越高,這本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不過還是要提醒各位家長,胎齡在32周以下,出生體重低於2kg或有吸入高濃度氧病史的早產兒比較容易出現視網膜病變,需要按期進行眼底篩查。
02 老年人

隨着年齡增長,我們的眼睛也在慢慢老化,這種衰退過程中可能會引起玻璃體後脫離、老年黃斑變性、視網膜靜脈阻塞等眼底病變。老年人出現視力異常以後,很多人都會以為是老花眼,其實不然,一定要儘早就醫檢查,排除眼底病變。
03 高度近視患者

高度近視會引起眼軸變長,同時拉長視網膜,使得視網膜變得更加脆弱,更易產生病變,例如脈絡膜視網膜萎縮、黃斑部出血等。同時近視度數越高,患上眼底疾病的概率也越高。所以預防近視,應從小做起,減少近距離用眼,每天保證充足的戶外時間。
04 各類慢性疾病患者

眼底視網膜由神經和血管組織構成,而視網膜血管是活體上唯一無創可以看到的血管,全身與血管相關的疾病通常在眼底視網膜血管有病變表現,例如,糖尿病易引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高血壓易引發高血壓視網膜病變、視網膜靜脈血管阻塞等病變。對於患有慢性與血管相關疾病的病人來說,控制好病情是降低眼底病變發生的最好方法。
一張照片,讓眼底疾病無所遁形
如何儘早發現眼底疾病?一張眼底照片就能搞定。眼底鏡或者全視網膜鏡是檢查眼底的常規方法,而廣角或全景眼底照相可以清晰反映出視網膜的神經和血管有無病變,有助於各類眼科疾病的早診早治,同時還可以對一些全身疾病的發現和診斷提供幫助。
欒潔主任建議:
有視網膜病變風險的早產兒需要每兩周進行一次眼底檢查,直到眼部血管發育正常。
近視度數大於600度的、有高血壓、高血脂或高血糖等慢性疾病的人群,建議每年進行一次眼底檢查。
老年人群,如果出現視物不清等異常情況,也要及時就診,儘早排除眼底病變。

江蘇公共·新聞頻道
編輯|朱丹 噗噗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