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就想上廁所,每個「直腸子」都要警惕這種病

2022年11月03日18:27:03 健康 1141

吃完飯就想上廁所,每個「直腸子」都要警惕這種病 - 天天要聞

生活中有這麼一群人,吃完飯沒幾分鐘就想上廁所,俗稱「直腸子」,廣大便秘人士都十分羨慕這項「技能」,但也有人說,「直腸子」的人食物營養還沒吸收就排出去了。

吃完飯就想上廁所,每個「直腸子」都要警惕這種病 - 天天要聞

吃完就想上廁所是腸道通暢還是疾病表現?《生命時報》採訪專家,告訴你「直腸子」到底需不需要治。

受訪專家

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營養科副主任營養師 關 陽

「直腸子」是病嗎?

進食中或者進食後不久就要去廁所,是一種生理現象,這種進食後胃充盈反射性引起結腸運動增加的現象稱為「胃結腸反射」。

胃結腸反射是一種生理調節胃腸道運動的功能。胃內接收食物後通過神經反射作用,結腸出現運動,促進大便排出。

如果這種「吃完就拉」的現象已經持續很久甚至持續多年,但是胃口好,吃飯沒問題,排便後也沒有任何不舒服,不影響正常生活工作,體重無突然下降,甚至穩步上升,大便無血或黃鼻涕一樣的濃稠黏液,那就不用過分擔心。這種情況下,腸道患有器質性疾病的可能性很小。

有一些情況很可能是病理性的,比如大便性狀改變(如變稀不成形、有血液或者粘液)、有腹痛、消瘦的情況,那麼需要進行相關檢查,最直觀和準確的就是腸鏡檢查

有種「直腸子」是腸易激綜合征

確實有少數人胃結腸反射過於強大,飯後便意很強很急,還可能因為高敏感,出現腸道蠕動腹痛叫做腸易激綜合征。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劉殿剛表示,腸易激綜合征,顧名思義,就是腸子很容易激動的綜合征。

簡單來說,就是腸道蠕動過快或者發生痙攣,最常見的兩種癥狀就是腹痛和腹瀉,蠕動過快會導致腹瀉,而痙攣則會導致疼痛。腸易激綜合征又被稱為一種文明病,因為壓力越大的人越容易犯病。

吃完飯就想上廁所,每個「直腸子」都要警惕這種病 - 天天要聞

他建議,首先要減少對腸道的刺激,飲食方面要避免辛辣刺激及冷食;第二,學會調節情緒,容易緊張、焦慮的人要進行自我情緒調節,積極就醫;第三要保持優質睡眠,可以有效緩解腸易激綜合征。

這樣吃,穩住易激的腸道

根據大便狀態,腸易激綜合征又分為四種類型,每種類型在飲食方面的要點有所不同:

腹瀉型

糊狀便或水樣便>25%,硬便或干球便<25%

這類患者的腸道非常敏感,要盡量避免吃以下幾種食物:

1. 生冷的,比如蔬菜沙拉、壽司等,以免刺激腸道,加劇腹瀉;

2. 堅果,這類食物富含大量膳食纖維和油脂,有較強的「滑腸」作用;

3. 辛辣刺激的食物,會加速腸道蠕動,可能加劇腹瀉,也易引起一些腹脹以及燒灼的感覺,再加上腹瀉本來就會使人比較衰弱,非常強的刺激也可能引起不適;

4. 產氣食物,如奶製品,大豆等;

5. 咖啡因的食物,如奶茶、咖啡等,可能加劇脫水癥狀;

6. 酒精,不但對胃黏膜產生刺激,還會影響肝臟的代謝,酗酒還會加劇消化道癥狀。

便秘型

硬便或干球便>25%,糊狀便或水樣便<25%

這類患者要補足水,每天保證1500~3000毫升水的攝入,有助軟化糞便,增加排便頻次。

同時還要適當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有助刺激腸道蠕動,比如全穀物、綠葉蔬菜、菌類蔬菜、堅果等。

吃完飯就想上廁所,每個「直腸子」都要警惕這種病 - 天天要聞

混合型:糊狀便或水樣便>25%,且硬便或干球便>25%。不定型:糞便性狀異常,但不符合上述各型中的任一標準。這兩種類型的患者應關注腹瀉型和便秘型的注意事項,根據排便情況及時調整。▲

本期編輯:鄧玉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疼!女子切菜切斷手指,醫生爭分奪秒成功再植 - 天天要聞

疼!女子切菜切斷手指,醫生爭分奪秒成功再植

熊女士是一名勤勞的家庭主婦,2025年6月2日,熊女士像往常一樣為家人準備晚餐,在切菜時不慎切傷左手食指,致左手食指遠端部分指體不全切斷,傷指腫痛、局部活動性出血。熊女士被嚇壞了,趕緊用創口貼簡單包紮手指後,和家人一起趕到南昌市洪都中醫院北
什麼樣的糖尿病最危險?醫生提醒:這6種血糖情況要留意 - 天天要聞

什麼樣的糖尿病最危險?醫生提醒:這6種血糖情況要留意

深夜,醫院病房燈光柔和卻不失緊張。陳阿姨坐在病床邊,手裡緊緊攥着家人的手,面色凝重。幾天前,她因突然視力模糊、胸悶被緊急送入醫院。醫生告訴她,糖尿病已經嚴重波動,心腦血管面臨巨大風險,這一切源於她多年忽視的「血糖過山車」。
女性為何比男性長壽?研究揭秘身體的隱藏力量 - 天天要聞

女性為何比男性長壽?研究揭秘身體的隱藏力量

無論是愛爾蘭馬鈴薯饑荒、特立尼達奴隸制,還是冰島麻疹流行,女性在極端環境下總比男性活得更久。 儘管女性擁有更複雜的生殖系統,承受月經、懷孕、分娩和哺乳等重負,甚至在許多地區女孩獲得的食物和....
中暑就喝藿香正氣?這些解暑葯的用法與禁忌要知道 - 天天要聞

中暑就喝藿香正氣?這些解暑葯的用法與禁忌要知道

7月20日入伏後,一年中最潮濕悶熱的「烤驗期」即將上線。購置祛暑藥品成了當下熱門的健康防護選擇。​數據顯示,某外賣平台的防暑藥品訂單量月環比增長超120%。不過,熱銷的背後也藏着疑問,不少人把藿香正氣類藥物當成「萬能解暑葯」,這樣科學嗎?面對五花八門的防暑葯,又該怎麼選怎麼用? 藿香正氣類藥品更適用治療暑濕...
年過70歲的老年人打乒乓球需要注意些什麼,這6點千萬要做到 - 天天要聞

年過70歲的老年人打乒乓球需要注意些什麼,這6點千萬要做到

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條件的改善,人類的壽命不斷延長。人們常說的:「人生七十古來稀」已經越來越不符合現代人的生存標準了。現在中國14億人口,超過70歲以上的人有1億3139萬之多,未來20年還有不斷增加的趨勢。雖然這些高齡老人想通過體育鍛煉保持身體健康,但是絕大多數體育運動已經不適合他們了。基本上各類體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