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找我調治精索靜脈曲張的患者陡然增加,究其根本,是由於診斷技術不斷進步,確診率逐漸增加,本病受到廣泛關注。
不少人雖然存在精索靜脈曲張,但因病情較輕或沒有不適癥狀而未發覺,直到癥狀加重,甚至影響到生育和生活才後知後覺。
中醫學一直以來就把瘀血作為此病的重要病因,根據經脈循行的部位來看其病位在足厥陰,足少陰經,故此病與肝腎兩臟密切相關。
中醫認為「瘀滯」為基本病機,氣、血、虛、熱、寒等致病因素作用下氣血運行受阻,瘀血停滯,經絡阻塞致脈絡顯露發為本病。
今天講的醫案,患者是一位青年人民教師,31歲。主訴左側睾丸墜脹疼痛,1月前癥狀加重。
患者1年前出現左側陰囊睾丸墜痛,來院診為精索靜脈曲張,醫生建議手術治療,患者拒絕。恰逢高考臨近,正是緊張備考之際,其作為主班教師,放心不下學生,遂用藥物緩解。
症見:性情急躁,陰囊潮濕,小腹刺痛。舌質暗、苔黃稍膩,脈弦。
四診合參,病屬「筋瘤」,證屬瘀血阻絡,治宜活血通絡。
方擬:柴胡、當歸、白芍、丹參、紅花、陳皮、醋香附、炒枳殼、黃柏、梔子、鬼箭羽、荔枝核、川芎
服藥7劑,患者小腹及睾丸墜痛明顯減輕,陰囊潮濕改善,舌質暗,苔薄黃,脈弦。守方續服14劑,告知已無明顯不適。
患者此證是由於血瘀日久阻滯脈絡,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故可出現脈絡迂曲顯露,腎子疼痛;
過勞傷氣,氣為血之帥,氣虛加重瘀滯,所以勞累時癥狀嚴重;瘀血在舌脈之象上則表現為舌質暗,脈弦。
「治血先治肝」,肝主疏泄主藏血,在血液、水液的運行,情志的影響和生殖功能,全身氣血的調和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故治療首在疏肝。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還可以升舉脾胃清陽之氣,顧護後天之本;香附醋用,加強理氣止痛之效;川芎、丹參、紅花活血化瘀;黃柏、梔子清泄火熱;
鬼箭羽入肝經,破血通經功效極強;荔枝核、陳皮、炒枳殼疏理氣機,消除氣滯;白芍、當歸柔肝養血以適肝用,甘草調和諸葯。
諸葯並用,疏肝解郁、活血通絡,使肝鬱得解,氣血得以運行通暢,諸證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