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雲南一婦女體內竟發現26根縫衣針,醫生:1歲之前扎入的

2022年10月15日19:44:11 健康 1671

2004年,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接收了這樣一位患者。

她叫羅翠芬,是一名普通的農民,因身體不適前來醫院檢查。

醫生見狀便安排她進行一系列的身體檢查。

X光片下,羅翠芬的身體情況讓醫生感到不可思議。

她的身體里居然藏着26根鋼針!

羅翠芬看到自己的X光片後也驚恐不已,自己什麼時候被人插入這麼多針。

羅翠芬究竟經歷了什麼,這些鋼針是出自誰之手,這麼做又是什麼呢?

2004年,雲南一婦女體內竟發現26根縫衣針,醫生:1歲之前扎入的 - 天天要聞

羅翠芬的X光片

銀針始末

在去醫院檢查之前,羅翠芬過着平凡的農村生活。

她常年下地干農活,所以有時會覺得自己的腿部和胸部有些隱痛。

但羅翠芬並沒有將這些時不時發生的痛感當回事。

畢竟經常干農活,身體有些小毛病很正常。

身上的疼痛在發作時並不劇烈,因此羅翠芬也沒有跟家人說過自己身體的異常。

2004年10月18日這天,羅翠芬和往常一樣早起為家人做早飯。

在準備的過程中,羅翠芬突然感到自己腹部一陣痛意襲來。

她以為是自己受了涼,便放下手中的活計到後院上廁所。

2004年,雲南一婦女體內竟發現26根縫衣針,醫生:1歲之前扎入的 - 天天要聞

羅翠芬一臉疑惑看着自己的X光片

羅翠芬剛蹲下,疼痛更為明顯。等上完廁所,豈料紙上鮮紅的液體讓羅翠芬驚恐不已。

羅翠芬認為自己尿血了,她本能地叫出了聲。

丈夫周正榮正在屋內洗漱,聽到羅翠芬的叫喊聲以為出了什麼事連忙跑到屋外。

見到妻子蒼白的面色,周正榮忙詢問發生了什麼事。

在得知羅翠芬的情況之後,周正榮便急忙帶着妻子去往村裡的衛生所。

因為醫療資源有限,羅翠芬所在村落的衛生所只能醫治一些普通疾病。

衛生所醫生聽完羅翠芬的講述之後,便建議羅翠芬到大醫院做系統性檢查。

於是,周正榮便帶着羅翠芬來到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

2004年,雲南一婦女體內竟發現26根縫衣針,醫生:1歲之前扎入的 - 天天要聞

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

但當天,羅翠芬和周正榮到衛生所時已經很晚了,去往市內的公車已經停運。

羅翠芬只得在家中休息一晚,準備第二天再去市內就醫。

第二天一早,羅翠芬和周正榮就坐上去往市內的車,來到醫院。

經過醫生仔細的問診後,羅翠芬便去做檢查,便有了開頭的那一幕。

羅翠芬將光片交給主治醫生,醫生看着這張光片沉默良久。

「我當醫生十幾年了,沒從看到過這樣的片子。」

醫生看着光片感嘆,伸手指了指光片中細長的影像。

「這些東西我們仔細辨認過,初步確定是繡花針一類的東西,有大約26根。」

2004年,雲南一婦女體內竟發現26根縫衣針,醫生:1歲之前扎入的 - 天天要聞

醫生畫出的部分鋼針部位圖

羅翠芬看着光片中分佈在身體各處的針,嚇得差點從椅子上跌下去。

周正榮連忙扶住情緒激動的羅翠芬,怎麼都沒想到妻子身上居然有這些東西。

羅翠芬自然無法接受這個事實,不住地喃喃自語。

反覆念叨着「怎麼會這樣,怎麼會有針」

羅翠芬的主治醫生也明白,這個事情換作任何人都無法接受。

耐心地為羅翠芬解釋道:

「這些針可能已經伴隨你很久了,或許跟你的年紀差不多。」

2004年,雲南一婦女體內竟發現26根縫衣針,醫生:1歲之前扎入的 - 天天要聞

絕望的羅翠芬

羅翠芬聽完此話更是一頭霧水,醫生又詢問她這些年裡是否有身體不舒服的時候。

羅翠芬自然想到平時經常會胸腹及腿部會有疼痛。

但這種疼痛也僅僅只是隱痛,並不影響正常的生活。

醫生聽完此話倒是產生了疑惑,針刺入人身體的時候會有一些強烈的疼痛反應。

這些針本身或許存在着大量細菌,為什麼羅翠芬沒有出現感染的情況呢?

更可怕的是,羅翠芬大腦的針,簡直就是一顆定時炸彈。

眾多的原因被羅列出來後,醫生也驚異羅翠芬能夠平安無事地活到現在。

2004年,雲南一婦女體內竟發現26根縫衣針,醫生:1歲之前扎入的 - 天天要聞

羅翠芬接受採訪

羅翠芬的病情已經非常棘手,醫院領導看過羅翠芬的檢查報告後,立即成立專家小組為羅翠芬會診。

大家在一致認為想要根治羅翠芬的病情,必須接受手術將這26根針取出。

但是這個辦法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非常困難。

羅翠芬體內的針分佈在身體各個部位,並且有幾根針存在於比較特殊的部位。

如果貿然做手術的話,很可能會危及生命。

2004年,雲南一婦女體內竟發現26根縫衣針,醫生:1歲之前扎入的 - 天天要聞

專家們正在開會討論

困難重重

這26根針里,大腦的那根針距頸動脈非常近,另一根則離心臟非常近。

羅翠芬的身體想要恢復正常,必須儘快做手術取出這些針。

如此風險巨大的手術讓羅翠芬害怕,她絕望地蹲坐在地上大哭不止。

情緒激動的羅翠芬無法跟醫生進行正常的對話,周正榮便繼續聽醫生解釋。

醫生將手術的風險和取針辦法一一告訴周正榮,聽着醫生的話,他也同樣痛苦。

「這個手術……需要花多少錢?」

羅翠芬努力地平復自己的心情,開口詢問醫生。

「我們預估了一下,至少需要三十萬。」

2004年,雲南一婦女體內竟發現26根縫衣針,醫生:1歲之前扎入的 - 天天要聞

羅翠芬接受採訪

三十萬,對於羅翠芬而言是一個天文數字。

羅翠芬和周正榮都是靠着大地吃飯的農民,全家人的生活來源僅靠幾畝薄田。

田地產量並不高,每年羅翠芬一家也只能存一兩千塊錢。

這樣的經濟狀況,怎麼可能承擔三十萬的手術費呢?

面對這樣的現實問題,羅翠芬和周正榮商量決定暫時不做手術。

周正榮和羅翠芬的感情不錯,兩人婚後便生了一個孩子。

雖然兩人的生活並不算富裕,卻十分幸福。

拮据的生活並不讓羅翠芬感到艱難,她覺得孩子長大了都會好起來。

2004年,雲南一婦女體內竟發現26根縫衣針,醫生:1歲之前扎入的 - 天天要聞

羅翠芬母親蘇桂花

可是命運總是無常的,羅翠芬在得知自己身上有26根針時,一切都崩塌了。

從醫院回來之後,羅翠芬的心情變得低落,做什麼都打不起精神來。

長時間在體內的針如今似乎被喚醒,折磨得她整日不得安寧。

日益加劇的疼痛讓羅翠芬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消瘦。

不到半年的時間,年僅27歲的羅翠芬形容枯槁,就像一個已經垂暮的老人。

周正榮看着羅翠芬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着急地想各種辦法。

周正榮開始找親朋好友借錢,一點點去湊醫藥費。

可是大家的條件都差不多,所以每次都是失望而歸。

2004年,雲南一婦女體內竟發現26根縫衣針,醫生:1歲之前扎入的 - 天天要聞

身體越來越差的羅翠芬

周正榮慢慢將重心放在其他地方,看看有什麼辦法可以暫時減緩羅翠芬的痛苦。

他找了許多偏方給羅翠芬嘗試,收效甚微。

周正榮也帶着羅翠芬去其他醫院,醫生們都說除了手術之外,目前沒有很好的辦法解決這件事。

羅翠芬的身體經不起長途跋涉,四處尋醫問葯,她的狀況也越來越差。

雪上加霜的是,羅翠芬因為到處治病,之前的積蓄都用光了。

周正榮甚至去求醫院先為羅翠芬做手術,他去想辦法找錢來補手術費。

2004年,雲南一婦女體內竟發現26根縫衣針,醫生:1歲之前扎入的 - 天天要聞

滿面愁容的羅翠芬

多次的失敗讓周正榮和羅翠芬的內心漸漸失去了希望。

羅翠芬的疼痛愈演愈烈,身心雙重摺磨下,她的身體狀況衰敗得更加厲害。

羅翠芬的病很快在她村子裏傳開,村民們都十分同情羅翠芬的遭遇。

很快,便有媒體知道了這件事,並前往羅翠芬所在村子了解情況。

羅翠芬的遭遇被媒體報道後,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

這件事造成巨大的社會影響之外,也被醫學專家所注意。

很快羅翠芬便得了一個讓她為之喜悅的消息。

2007年8月,雲南省昆明市瑞奇德醫院聯繫到羅翠芬。

2004年,雲南一婦女體內竟發現26根縫衣針,醫生:1歲之前扎入的 - 天天要聞

昆明瑞奇德醫院

院方向羅翠芬表示,會給羅翠芬做手術,且一切費用全免。

得知這個消息的羅翠芬及其家人喜極而泣。

被26枚鋼針折磨多年的羅翠芬,終於有了可以擺脫它們的機會。

周正榮邊哭邊笑地告訴羅翠芬,她的病有救了。

但此時,瑞奇德醫院的醫生卻十分嚴肅。

羅翠芬的病情對於他們而言,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

瑞奇德醫院的院長徐梅特意邀請了國內多位專家,對羅翠芬的病情展開研究。

2004年,雲南一婦女體內竟發現26根縫衣針,醫生:1歲之前扎入的 - 天天要聞

羅翠芬接受手術

他們決定羅翠芬進行分次手術,先將那些在體內容易遊走的針取出。

這些部位相對比較危險,而剩下的固定部位,則可在下一次手術中取出。

手術的過程初步順序為:盆腔部位、腰腹部位、頭頸部位、右腿及胸腔部位。

2004年,雲南一婦女體內竟發現26根縫衣針,醫生:1歲之前扎入的 - 天天要聞

醫生們計劃的取針順序

艱難的手術過程

2007年9月,羅翠芬終於被送入了手術室。

此時是上午10時15分,主刀醫生李恩全按計劃為羅翠芬做手術。

他打開羅翠芬的腹部,順利取出兩根並列在一起的針。

緊接着,李恩全又在腹腔中陸續取出八根長短不一的鋼針。

直至這台手術結束,醫生共在她腹腔中取出13根針。

這些針跟內臟距離較遠,所以取出他們相對容易一些。

饒是如此,這台手術也花費了數個小時。

2004年,雲南一婦女體內竟發現26根縫衣針,醫生:1歲之前扎入的 - 天天要聞

從羅翠芬體內取出的針

直到當天13時45分這台手術才結束,羅翠芬轉入病房等待麻醉消退。

這些鋼針長短、粗細不等,已經是生鏽的狀態。

但這些東西看在羅翠芬和她家人眼裡,卻有一種如釋重負的輕鬆感。

醫生告訴羅翠芬,剩餘的針分佈在相對比較危險的地方,需要下次手術再取。

醫生希望在這段時間裏羅翠芬能夠調整好自己的心情,不要再給身體太多壓力。

聽完醫生的話,羅翠芬感覺世界都明亮許多。

她和周正榮忙不迭地應下醫生的話,努力地調整自己的心情。

沒過多久,她的身體狀況便好了很多,人也愛笑了。

可是羅翠芬體內殘留的鋼針隨時隨地都可以要了她的命。

2004年,雲南一婦女體內竟發現26根縫衣針,醫生:1歲之前扎入的 - 天天要聞

手術完成的羅翠芬

之所以中斷手術,是因為羅翠芬因為這些鋼針和心理的折磨,身體十分糟糕。

羅翠芬現在的狀況得先讓她的身體有一個比較好的恢復,接下來的手術才能順利。

為了儘快將剩餘的鋼針取出,羅翠芬和周正榮積極配合醫生的囑咐好好調理身體。

這段時間裏,羅翠芬家人為她製作合理搭配的飲食,常常帶她出去走動散心。

2008年2月,羅翠芬再次來到醫院檢查,報告中顯示她的身體各項指標正常。

可是,這第二次的手術更加危險,為此,院方將羅翠芬轉移至成都軍區總醫院

主刀醫生在看了羅翠芬的X光片後,決定採取分期治療。

首期需要將羅翠芬頭頸部位的鋼針全部取出,次期則將其他部位的剩餘鋼針取出。

2004年,雲南一婦女體內竟發現26根縫衣針,醫生:1歲之前扎入的 - 天天要聞

羅翠芬頭部的針

頭部和頸部是人身體最精密也是最脆弱的部位。

在手術時,主刀醫生的每一個動作都格外小心。

在醫生們不懈的努力之下,四小時後,醫生終於將羅翠芬頭頸部的針全部取出。

分佈在羅翠芬頭頸部的針有三根,平均長約四厘米。

醫生們紛紛感嘆羅翠芬生命力頑強的同時,更大的壓力襲來。

在這台手術中,有着比頭頸部更加危險的部位。

通過光片得知,羅翠芬身體所有的鋼針中,有一根位處於肺部,離心臟很近。

這就意味着手術過程中,醫生需要更加謹慎、小心。

2004年,雲南一婦女體內竟發現26根縫衣針,醫生:1歲之前扎入的 - 天天要聞

第二次手術取出的針

取這根針時,主刀醫生足足花費了半個小時之久。

這根鋼針生鏽最為嚴重,且這些生鏽的地方粘連着器官組織。

這些組織肉眼可見產生了炎症,如果未及早處理,未來很可能發生癌變。

羅翠芬的病情發現的還算不晚,所以在術後可以針對性地對此進行治療。

其他部位的鋼針陸續在取出,每一根針都是羅翠芬身上的鎖鏈。

醫生們看着這些取出來的鋼針,重重地鬆了一口氣。

手術非常順利,羅翠芬漸漸蘇醒,在看到從自己體內取出的鋼針時失聲痛哭。

從發現體內存在這麼多根針到全部取出,這幾年裡羅翠芬可謂是度日如年。

這26根鋼針的取出,對羅翠芬一家人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好消息。

可是在歡喜之餘,幾乎所有人心裏都有一個疑問,這些針究竟是怎麼來的呢?

2004年,雲南一婦女體內竟發現26根縫衣針,醫生:1歲之前扎入的 - 天天要聞

羅翠芬在自己家中

悲劇的元兇

在羅翠芬第一次做檢查時,醫生就給出一個結論:

她體內的鋼針很可能是在她很小的時候扎進去的。

能夠在羅翠芬很小的年紀就接觸的人,只有她的至親。

羅翠芬思索良久,首先想到的便是自己的父親,楊民孔。

雖然楊民孔和羅翠芬的姓氏不同,兩人卻是如假包換的親生父女。

但羅翠芬對這個父親並沒有什麼感情,甚至是漠然的。

楊民孔作為父親,沒有做到絲毫父親應該承擔的責任。

羅翠芬有記憶以來,對這個父親的印象便是暴虐。

2004年,雲南一婦女體內竟發現26根縫衣針,醫生:1歲之前扎入的 - 天天要聞

已經生鏽的鋼針

楊民孔酒後毆打母親蘇桂花是家常便飯,且家裡的開銷都是母親在承擔。

楊民孔身上有一點錢便跑出去花天酒地,更過分的是還會將外面的女人帶回來。

這個女人十分惡毒,住在羅翠芬家裡時經常毆打她,對待母親蘇桂花更加殘忍,動輒就對她拳打腳踢。

某次因為蘇桂花做家務動作慢了點,兩人便將蘇桂花按在豬圈內暴打。

等兩人打累了停手後,蘇桂花早已被打得不成人形。

面對這些,年幼的羅翠芬根本沒有任何辦法。

只能躲在角落裡驚恐地看着一切猝不及防的發生。

2004年,雲南一婦女體內竟發現26根縫衣針,醫生:1歲之前扎入的 - 天天要聞

羅翠芬的父親楊民孔

後來,蘇桂花終於無法忍受楊民孔的暴虐,提出了離婚。

面對提出離婚的蘇桂花,楊民孔感受到自己的權威被侵犯,又將蘇桂花打了一頓。

蘇桂花並沒有因此妥協,在艱難的離婚之後,便帶着羅翠芬離開了那個地獄。

蘇桂花帶着羅翠芬改嫁,對方是個善良本分的男人。

他不介意蘇桂花帶着一個女兒,對蘇桂花和羅翠芬非常好。

羅翠芬在母親和繼父的疼愛之下,健康平安地長大。

但這麼多年過去了,羅翠芬對楊民孔的恨意只增不減。

2004年,雲南一婦女體內竟發現26根縫衣針,醫生:1歲之前扎入的 - 天天要聞

羅翠芬的家人

母親突然想到一件事,在羅翠芬大約一歲的時候,腰部突然化膿。

她心疼地為羅翠芬處理傷口,在化膿的部位取出一根針來。

當時她並沒有多想,卻沒想到如今讓女兒遭這麼大的罪。

但在媒體找到楊民孔時,他卻矢口否認。

他說,羅翠芬畢竟是自己的親生女兒,他再暴虐也不會做如此惡毒的事。

其實在羅翠芬第一次做手術的時候,楊民孔就出現過。

當時的他滿臉愧疚地告訴羅翠芬,自己不是一個稱職的父親。

當時羅翠芬忙着術後康復,迎接接下來的第二次手術,並沒有在意。

事後想想,是不是楊民孔做賊心虛?

2004年,雲南一婦女體內竟發現26根縫衣針,醫生:1歲之前扎入的 - 天天要聞

醫生在對這場手術進行討論

但一切都只是大家的猜測,並沒有實際的證據證明。

除了楊民孔之外,又想到另一個人,他就是羅翠芬的爺爺。

羅翠芬剛出現異常的時候,她爺爺還會時常過來看她。

在羅翠芬有具體癥狀後,便一次都沒來過。

羅翠芬的家人曾回憶,爺爺有一些奇怪,時常心不在焉。

並在羅翠芬身體狀況愈發不好的時候,爺爺的身體狀況也跟着每況愈下。

在爺爺臨終前,他一直念叨着有件事放不下。具體什麼事,家人也沒有問出來。

如今,爺爺早已作古,當年有關於這些針的舊事也隨着一起埋入黃土。

這件事大家都不知道是誰做的,空有懷疑也沒有辦法證實。

羅翠芬康復後也沒有繼續追查這些針的由來。

她認為這些前塵往事都已隨着這些針一起離開了她的生活。

如今一切苦難都已過去,日子還是要往前看的。

2004年,雲南一婦女體內竟發現26根縫衣針,醫生:1歲之前扎入的 - 天天要聞

康復後的羅翠芬

羅翠芬的遭遇雖然令大家感到可怕,從前的一切或許有關於人性的陰暗。

但也不乏好心人幫助羅翠芬擺脫這些暗面。

許多人都對下毒手的始作俑者憤恨不已,卻不再因此再去打擾羅翠芬的生活。

正因為有善良的人存在,羅翠芬才能夠免費做手術。

羅翠芬的前半生是不幸的,但她後來的遭遇又是一種幸運。

希望她後之後的生活能夠幸福、平安。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下自己的觀點,您的支持是我們持續更新的動力,非常感謝!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國家衛健委:全國已建設20餘家省級罕見病質控中心 - 天天要聞

國家衛健委:全國已建設20餘家省級罕見病質控中心

5月24日-25日,由中國罕見病聯盟、全國罕見病診療協作網辦公室等主辦的「2025年罕見病國際交流會(IRDCC)」舉辦。本屆大會以「共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為主題,匯聚1000餘位海內外罕見病基礎研究、臨床診療、政策保障、醫藥產業、患者服務等領域的專家、研究人員深入研討。近年來,隨着全國罕見病診療協作網不斷擴大、罕...
這種飲料對血管很好,真的建議你常喝! - 天天要聞

這種飲料對血管很好,真的建議你常喝!

茶,深受廣大網友的喜愛,不少人還有飯後喝茶解膩的習慣。每天喝茶,對身體有哪些影響?一起來看↓↓↓01喝茶對身體有哪些好處?■ 降低2型糖尿病風險研究表明,糖尿病高風險人群喝茶,有利於控制血糖,改善胰島素敏感性;糖尿病患者喝茶則有利於降低空腹
一天中有2個「發胖時刻」,再餓也要管住嘴 - 天天要聞

一天中有2個「發胖時刻」,再餓也要管住嘴

想要管理體重的人,常常會糾結於這個不能吃,那個要忌口,這一餐熱量是否超標?事實上,一天24小時內,有2個「發胖時刻」。若能把握好這兩個時段,控制體重就非常容易出效果!這兩個時間段,熬過去就能瘦?
漳台中醫藥產業市域產教聯合體在福建漳州成立 - 天天要聞

漳台中醫藥產業市域產教聯合體在福建漳州成立

中新網漳州5月25日電 (鍾明鋒 李陸紅)25日,漳台中醫藥產業市域產教聯合體成立大會在福建省漳州市召開。來自政府、高校、企業、科研機構的近300名嘉賓共同見證聯合體成立。大會現場為4家理事長單位、12家副理事長單位授牌。
市場熱議:2025蛋白粉哪個品牌好?專家深度解析 - 天天要聞

市場熱議:2025蛋白粉哪個品牌好?專家深度解析

在2025年的健康與健身市場中,蛋白粉作為補充蛋白質、促進肌肉恢復與增長的重要營養品,正持續引發消費者的廣泛關注。隨着全民健身意識的提升和運動營養知識的普及,蛋白粉已成為眾多健身愛好者、運動員及日常健康追求者的必備選擇。
幽門螺桿菌感染根除治療可降46%胃癌風險,醫生:別錯失腫瘤干預時機 - 天天要聞

幽門螺桿菌感染根除治療可降46%胃癌風險,醫生:別錯失腫瘤干預時機

為響應全國「科學防癌 健康生活」號召,提升市民早篩意識,近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專家團隊走進靜安區江寧路長者照護之家,舉辦「胃腸道精查,早癌早發現」專題健康講座。活動中,中山醫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醫師周敬結合臨床案例為居民講解胃癌及結直腸癌的高危因素、早期癥狀及防治策略。周敬特彆強調,幽門螺桿菌感...
馬德興:丁旋腰椎四根骨頭骨折,代陳穎半月板受傷 - 天天要聞

馬德興:丁旋腰椎四根骨頭骨折,代陳穎半月板受傷

5月25日,足球記者馬德興介紹了武漢江大女足在今年的一些困難情況,並認為,這個女足亞冠冠軍對目前正處於低谷之中的中國足球、中國女足而言,這無疑是輸入了一針強心劑,更顯得彌足珍貴。馬德興:從2024年開始,武漢江大女足的整體實力就因為足協推出的女足俱樂部「投入帽(即年度總投入不得超過3000萬元)」「工資帽(含獎...